眼鏡叔叔對著一本書沉思著,連孩子們走進來也沒有聽到。
“眼鏡叔叔,你在干什么呀?”
“唔,我在思考一道數學題。”
“數學多沒意思呀!我最討厭數學了。”
眼鏡叔叔從書本上抬起頭來,鄭重地說:
“你的這個想法是錯誤的。數學非常重要,它對訓練人的思維能力很有好處。它還是很多學問的基礎。所以,不管你們將來想做什么,但在學校里一定要學好數學。”
他像想起了什么,停了下來,說:“對了,又到講故事的時候了。我就講一個天才數學家的故事吧。”
他叫高斯,生在18世紀的德國。
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他的老爸叫恰爾德·迪德里赫(hè),是個園丁。老爸自己沒有上過學,因此很重視對兒子的教育。老爸嚴格要求兒子,要求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認真、誠實。
有一次,老爸領著一些工人干活,干完活,他嘴里念著數字,算著該付工人們多少錢。他算了又算,最后總算得出一個數字。他正要寫下來,在一邊玩的高斯說:“爸爸,你算錯了。”
“怎么錯了?”
“應該是……”
高斯隨口說出一個數字。爸爸重新再算,果然是這樣。當時高斯只有三歲。
還有一個故事,高斯在上小學時,老師把一道難題寫在黑板上,要考考大家。這道題是81297+81495+81693+…+100899。這是一個等差數列的求和問題(公差為198,項數為100),老師在黑板上剛一寫完,十歲的高斯就在小石板上寫下了答案,交給了老師。
老師叫布特納,他的數學很好,在這里教學,他總是感到有些大材小用,但高斯的出現卻使他喜出望外。他特地從漢堡買了一套當時最好的數學書送給高斯,對他說:“你已經超過我了,我沒什么可教的了,你從書中學吧。”
高斯的母親對他的成長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她支持兒子的興趣和愛好。丈夫覺得數學沒有用處,不能賺(zhuàn)錢,她就盡力說服丈夫,讓他同意讓兒子自由地選擇自己的事業。
有一次,高斯一邊走路,一邊讀書,竟然闖進了公爵的花園。公爵(jué)夫人對這個愛讀書的孩子很好奇,就和他交談。她對他的學問很吃驚,就對公爵講了。公爵也早就聽說了這位神童,就召見了高斯。高斯給他的印象很靦腆,卻有過人的天賦。公爵喜出望外,就資助他進了一所很好的學校,學完后,公爵又讓他進了德國著名的哥廷根大學,負責他的生活費用,還出錢讓高斯出版了他的數學論文。
高斯在語言學和數學上都有天賦(fù),他曾經為自己將來的發展方向猶豫不決。因為學習數學,將來找工作很難。但不到十八歲那年,他解決了一個兩千多年一直沒有解決的難題,使他下定了決心從事數學研究。我們知道,正n邊形是指那些每一邊都相等,內角也一樣的n邊多邊形。希臘的數學家早知道用圓規和沒有刻度的直尺畫出3、4、5、15邊形。但是在這之后的兩千多年,一直沒有人知道怎樣用直尺和圓規構造正11 邊、13邊、14邊、17邊的多邊形。高斯用代數方法解決了兩千多年來的幾何難題,而且找到正17邊形的直尺與圓規的做法。這在數學發展史上是極為重要的一筆。
不幸的是,1806年,公爵在同拿破侖的軍隊作戰時陣亡了,高斯失去了資助人,生活沒有了著落。他必須找一份工作來謀生。這時俄國向他發出了邀請,高斯開始考慮是否要離開德國。
“不,不能讓最偉大的天才離開!”德國著名的學者們開始為高斯的事情奔走。事情很快有了結果,他們為高斯爭取到了哥廷根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的職位,還兼任哥廷根的天文臺長。高斯從此有了固定的工作,他可以全力地發揮自己的天才了。
高斯有著驚人的計算能力,在沒有計算機的幫助,他有時需要算到小數點后二十多位數,但他的計算很少出錯。
高斯為人非常質樸,看上去就像個農民。他的工作室很小,只有一張帶有綠色桌布的小桌子,一張漆成白色的直立書架,一張窄沙發,在他的晚年時才添了一張扶椅。他把一生都獻給了數學。
1855年,高斯在睡夢中去世。他的天才得到了最廣泛的贊譽,有人說他是一位最偉大的天才,有人稱他為數學王子。但高斯就是高斯,他永遠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