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全日本中學生的機器人障礙賽,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此次機器人大賽,主辦方有著明確的規定,機器人的重量不能超過十六公斤。身高統一定在三十公分。身體各部位可以隨設計者的愛好,彎曲折疊不限。
比賽有爬坡,過河,穿越樹林……一共三十七道障礙,總長九公里,看誰第一個到達終點。全程大約需要兩個小時。
比賽開始,十九名機器人帶著創造者的激情昂首挺胸,大步向前。
此次比賽雖然是中學生的比賽,但科技含量卻是相當高的,有的機器人上安裝了激光電子眼雷達系統,有的安裝了最佳目標路線鎖定器,還有清除路障等功能,許多尖端技術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誰想,激烈的比賽過后,獲得第一名的并不是人們以為的科技含量最高的機器人,而是貌不驚人、特點不突出的一個機器人,設計者叫野森,只有十四歲。野森設計的機器人,其科技含量是所有參賽選手中最低的,然而在穿越障礙中,它卻跑出了最好的成績。
記者們當場將野森圍住,他們奇怪野森的機器人怎么可以跑出如此好的成績。經過野森本人的介紹,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他設計的機器人是能彎腰低頭的。在兩小時的障礙賽中,有些障礙物會將機器人的頭部擋住,機器人不得不繞行,而野森的機器人卻能彎下腰,低下頭,鉆過去。這樣算起來,在兩小時的路途中,彎腰低頭的機器人就給野森省下了六分鐘的繞道時間,就是這短短的六分鐘,讓野森拿到了本次大賽的冠軍。
野森的設計,給人以啟迪,讓人明白,除了奮勇向前的精神,這一路,也是需要彎腰低頭,做出種種犧牲的,這同樣是人生旅途中必然要有的付出。
(選自《阜陽日報》)
點燃思維
人生在世如行路,常有山水阻身前。人生并不都是一帆風順的,在遇到障礙時怎么做?這是人們常常思索的問題,“除了奮勇向前的精神,這一路,也是需要彎腰低頭、做出種種犧牲的。”以前奮勇向前的精神強調多了,而彎腰低頭卻被人忽視了。其實,彎腰低頭不但是一種策略,有時還是一種捷徑。
【星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