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題設計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有個翻譯曾經(jīng)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他在泰國的一個度假村里擔任翻譯時,有一天在大廳里,他看見一位滿臉歉意的工作人員正在安慰一個約四歲的小孩,小孩已哭得筋疲力盡。問明原因之后,他才知道,原來那天孩子較多,這位工作人員一時疏忽,在兒童網(wǎng)球課結束后,少算了一位,將這個小孩留在了網(wǎng)球場。等她發(fā)現(xiàn)人數(shù)不對時,才趕快跑到網(wǎng)球場,將這個小孩帶回來。小孩因為一人在偏遠的網(wǎng)球場,飽受驚嚇,哭得很傷心。如果你是那個小孩的媽媽,你會怎么做?是痛罵那位工作人員一頓,還是直接向主管抗議,或是很生氣地將小孩帶走?都不是!他親眼看到這位媽媽蹲下來安慰小孩,并告訴他:“已經(jīng)沒事了。那位姐姐因為找不到你而非常緊張難過。她不是故意的,現(xiàn)在你必須親親那位姐姐的臉頰,安慰她一下!”只見孩子踮起腳尖,親了親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員的臉頰,輕輕地告訴她:“不要害怕,已經(jīng)沒事了。”
請以“寬容”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題目自擬;②文體自選;③字數(shù)500字左右。
寫作指導
寬容,是指對持不同觀點和不同意見的人的自制和忍讓,也是沖突雙方彼此間的理解、溝通與合作。對于生活在現(xiàn)代文明中的每一個人來說,具有寬容的境界本身就是具有現(xiàn)代文明素質的一種體現(xiàn)。要做到“寬容”,必須有開闊的胸襟與全局的眼光。當然,“寬容”不等于縱容,應掌握適度的原則,在許可的范圍內主動地“寬容”別人。
這一話題如果寫成議論文,可著重指出寬容是一種修養(yǎng),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氣度,是一種愛,是協(xié)調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如果寫成記敘文,可以在敘述親身經(jīng)歷的基礎上,適當?shù)丶右宰h論,辯證地點明“寬容”的深刻意義和人生價值。本題還可以寫成小說、寓言、神話、散文詩等。
佳作展示一
小議寬容
一考生
有這樣一則寓言,說的是兩匹馬同行,一匹是國馬,一匹是駿馬。駿馬將國馬的脖頸咬傷了,結果被咬的國馬反而主動去安慰因咬傷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駿馬。故事雖小,卻揭示了天地間最珍貴的品德——寬容。
寓言中動物的寬容是以德報怨,佛教中彌勒的寬容是“肚里能容天下事”,那么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怎樣來理解寬容呢?其實,寬容是一種境界。
寬容如水。
我們通常所說的“寬容”,即原諒他人一時的過錯,不錙銖必較,不耿耿于懷,和和氣氣地做個大方的人。寬容如水的溫柔,在遇到矛盾時往往能輕柔地化解。它似一捧清泉,涓涓地滌去彼此一時的敵視,使人們能夠冷靜下來,從而看清事情的本來緣由。寓言中那匹被咬的馬就是理智地選擇了寬容,最終兩馬和好如初。試想一下,倘若它不依不饒,以同樣的方法還擊對方,那么除了兩敗俱傷、頭破血流之外,還能帶來什么呢?因此可以說,寓言中國馬的做法其實是很明智的,它的明智就在于“以德報怨”。
寬容似火。
更進一層次的寬容意味著不僅不計較個人的得失,更能用自己的愛與真誠去溫暖別人的心靈。心平如水的寬容,已屬難得。然而雪中送炭的寬容,則更可貴,更令人動容。從寓言中我們可以看到,犯下過錯的駿馬因已認識到自身行為的荒謬而羞愧難當,這時被咬的國馬表現(xiàn)出的寬容與安慰,便恰似一團火焰,明亮而溫暖。寬容,不僅包容了對方的過失,更將愛的熱力輻射進對方的心窩。在當今“物欲橫流”的時代里,人們所缺少的不正是國馬那樣的寬容嗎?選擇寬容,也就選擇了理解和溫情,同時也選擇了海闊天空的人生。
寬容是詩。
寬容是一首人生的詩。至高境界的寬容,不是僅僅表現(xiàn)在對日常生活中某一事件的處理上,而是升華為一種宇宙般的胸襟,如詩般的氣度。寬容的含義也不僅限于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關愛,而且是人內心對天地間一切生命所產(chǎn)生的曠達與博愛。寓言中的馬無法達到這種境界,但這種境界對于人類卻是如此的真實和深刻。
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發(fā)生的決不是兩匹馬這樣簡單的事。生活,往往紛繁,又常常平淡。正因為寬容如水,使紛繁經(jīng)過過濾變得純凈;正因為寬容似火,使平淡通過鍛燒日趨鮮明;更因為有這詩般的寬容,才賦予人生以藝術,賦予生命以永恒。
簡評
本文巧用比喻,從三個層面逐層論證了“寬容是一種境界”。思路開闊,聯(lián)想豐富,見解比較深刻,能透過現(xiàn)象揭示本質。全文的分析,不僅富有生活的哲理,還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讀后讓人回味無窮。
佳作展示二
對“夸父”的寬容
一考生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古老的部落。部落里有一個年輕人名叫夸父,長得十分高大。
有一天,他肩負起族人的希望去追趕太陽。
夸父追啊追,他太希望追到太陽了。一路上他飲盡了沿路所有的水源。但是,很可惜,夸父還沒有追到太陽就因太渴太累而倒下了,化作了一片桃林。人類挑戰(zhàn)自然極限的一次行動就這樣失敗了。
他的族人們知道夸父追日失敗后都很悲傷。有的族人說:“夸父是英雄,他為了追趕太陽而犧牲了性命,咱們應該為他立碑,把他的故事講給后人聽。”有的族人說:“夸父并沒有追到太陽,他最后失敗了,咱們不該為失敗者立碑。”
于是,族長讓全族人集合來商討這件事。夸父應該是英雄,可夸父又真的沒有成功,商討陷入了僵局。會場一片安靜,大家都等待著族長的最后決定。
一個小孩的聲音打破了這寂靜,他先是“哇”地大哭起來,然后一邊哭一邊說:“我,我覺得夸父叔叔很了不起,他把太陽都趕到山那邊去了。”眾族人一片驚奇,是啊,他們怎么沒這樣想過?!
族長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他知道這個小孩用寬容的心靈包容了一個英雄的失敗。
于是,世上有了一座叫夸父的山和一個流傳千年的傳說。
于是,一個很美的傳說經(jīng)過千百年的滄桑傳到了我們耳邊。
我一直想在“夸父追日”的故事后面加上一句話:“每個人一生都在追趕自己心中的太陽,對于追到的人,我們應該給他勝利的喝彩;對于追不到的人,我們應該給他寬容的掌聲,因為他也努力過。”
簡評
“寬容”這個話題,容易引起人們的某種情感、某種思緒,所以多數(shù)人寫寬容都會從身邊的事入手,寫自私、寫包容、寫自責、寫徹悟……而作者推陳出新,采用夸父的神話故事:高大的夸父肩負起族人的希望去追趕太陽,但是,他沒有追到。假使我們不給他以寬容,他還是英雄嗎?作者以此來構成文章的主體,有條不紊地講述故事。文末作者將寬容的意義概括化,明朗化,警戒后人,使主題得到升華。
佳作展示三
寬容使快樂常在
一考生
生命中來來往往的人遠了、近了、親了、疏了。每個人如大海行舟,不免磕磕碰碰。但是一個寬容的笑容足以改變一切。
——題記
每個人都曾犯錯,都曾誤會過別人……與其為一點點小事爭得面紅耳赤,還不如去寬容對方,向他投以寬容的微笑。
公共場合常會發(fā)生這樣的事:別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腳,但你本來憤怒的怨氣卻被對方歉意的微笑平息了;擁擠的公路上,你的自行車與別人的自行車來了一個“大接吻”,雙方都急呼“對不起”,兩聲“對不起”換來了雙方的相視而笑,也換來了一個完美的結局。這樣的事情太多了……你寬容的同時既體現(xiàn)了你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又使本來很尷尬、很躁動的局面變得平靜下來。如此看來,寬容又何嘗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呢?
然而,對于小過失、小錯誤,你可以快樂地寬容對方,向他投以寬容的微笑。但對于大過失、大錯誤,寬容就應該換一張“面孔”去對待,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否則會鑄成更大的過失、更大的錯誤。比如,有人搶了你的錢包,你若對他寬容,他的膽子就會在你的寬容之下變壯,他會去搶更多人的錢包,從而危害社會。這就不是寬容,而是縱容了。你應該幫助他認識錯誤、改正錯誤,使他對生活充滿希望,這樣你同樣是寬容了他,只不過換了一種寬容的方法罷了。你幫助了一個即將犯大錯誤的人,難道你不會快樂嗎?
寬容的真諦不在于包庇、隱瞞事實的真相,而在于以寬容之心去幫助、挽救一個誤入歧途或曾與你有過糾葛的人。
也許有人會說,去寬容別人,受一肚子冤枉氣,還不如痛罵他一通,以解心頭之怨氣,也是很快樂的。其實不然,你罵了他,當時心中大快,可你卻傷害了對方那顆原本就非常歉意的心,你會引來無數(shù)鄙棄的眼神,這樣你就不會再感到快樂了。因為你心胸的狹窄被赤裸裸地展現(xiàn)在了眾人面前,那你又有什么快樂可言呢?
只有寬容別人,你才會擁有真正的快樂。
簡評
辯證地闡釋“寬容”的真正內涵,是本文成功之所在。此外,文章運用對比,語言精練。以題記開篇,新穎別致。結尾水到渠成,點明題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