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積累
名言警句
1.幸福如衣,冷暖自知。
2.幸福是開在心底的花。
3.幸福是一種簡單透明的心情。
4.幸福不是擁有的多,而是奢求的少。
5.人類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獲得幸福。——歐文
6.幸福越與人共享,它的價值越增加。 ——森村誠
7.想不付出任何代價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話。——徐特立
8.建筑在別人痛苦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阿·巴巴耶娃
9.幸福的生活有三個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心有希望;二是有事可干;三是愛在心頭。 ——巴克萊
10.一個人有了遠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艱難的時候,也會感到幸福。
——徐特立
11.真正的幸福只有當你真實地認識到人生的價值時,才能體會到。
——穆尼爾·納素夫
12.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經常看看太陽,心就不知不覺地暖洋洋、亮光光。 ——畢淑敏
13.即使自己變成了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鋪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讓自己的伙伴們大踏步地沖過去,也是最大的幸福。——吳運鐸
哲理故事
故事一
小獅子問媽媽:“幸福在什么地方呀?”
媽媽說:“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獅子追著尾巴繞了一整天,也沒有找到它想要的幸福。
媽媽說:“你只要一直朝前走,幸福就會一直跟在你身后。”
有時候我們不用刻意去尋找幸福,幸福就會像尾巴一樣跟在你身后。
故事二
強盜說:“幸福是接二連三、夠刺激、夠味兒的掠奪。”賭徒說:“幸福是將生命當作籌碼,破釜沉舟,孤注一擲,絕處逢生。”富豪說:“幸福是視金如土,揮霍大度,令世間一切高貴的和不高貴的都俯首低眉。”平民說:“幸福是飯,是衣,是房。”思想者沉默無語。幸福在一旁暗自竊笑了。幸福說:“幸福是一切,幸福又什么都不是。”
故事三
有位盲人一生從事著一項工作——種花。他是個先天性盲人,從不知道花是什么樣子。別人告訴他花是美麗的,他就用手指細細地觸摸,讓感覺從顫抖的指尖滲透到心靈;有人告訴他,花是芳香的,他便俯下身子用鼻子小心地嗅,讓香氣從鼻腔彌漫到肺腑。他每天都像對待親人一樣侍奉著鮮花。據說,他種的花是全市最好的花,因為他把幸福種在了花里。
妙語佳句
1.感受幸福,在那蘇醒的春日。野芳發,溪水漲,南雁北歸。天際的一抹明快,叫人心馳神往;山間的一抹青翠,有那初春嫩嫩的綠;風過也,帶來一絲香氣,水過也,沖走萬片冰雪。幸福呢?它在燕子的呢喃聲中,傳過無垠的平野。
感受幸福,在那酷烈的夏天。佳木秀,有著一片繁陰;花草茂,有著仲夏清爽。白日景明照松林,投下點點碎黃金。知了在午后倦怠地鳴叫,鳥兒在林間安逸地熟睡。晶瑩的雨水如珍珠落入玉盤般發出清脆之聲,該是說著無盡的歡樂,無盡的幸福?
感受幸福,在那絢麗之秋。“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說的正是那于秋風中幻化出滿城黃金甲的菊。“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意境;“秋也不絕情,遍開黃金菊”是氣節;“暗暗淡淡紫,融融洽洽黃”是外表;“兩地不同栽,總是一般開”是內涵。菊啊,不愧是后皇名葩,“雖年少可為師長矣”。菊,我與你在這金風西吹之時相遇,不可不遂了我一大心愿,贈我滿心幸福。
感受幸福,在那蕭寂的冬日。沒有珍貴的春雨,沒有“晶瑩如玉,圓潤如珠”的露,更無星星點點一望無邊的霜,卻有“無聲簌簌下,不愿擾人間”的雪。大雪飄下,看似一切歸于平靜,那平靜中卻蘊含著無限的能量,有朝一日,踏出門去,傲視那茫茫白雪。雪和被雪掩蓋的,都在幸福之中,或是為他人而高興,或是為自我而鼓舞。
2.作家史鐵生說過:生病的時候,懷念那些不生病的日子;病重了時,又懷想病輕的時光。人總是這樣,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漂亮了還想更漂亮,錢多了還想更多些。我們都沒有自己的底線,得到了還想得到更多;失去時,卻從來沒有想過,還有比失去更糟糕的事情。心中的溝壑不斷地被各種欲望填滿,壓得喘不過氣來,甚至停不下腳步,去看一下周圍的風景。想要很多幸福的時候,幸福是一個魔鬼;當我們不那么貪得無厭的時候,幸福就是一個天使。如果給幸福劃一道淺淺的底線,那就是擁有健康的身心。
延伸訓練
★★★ 訓練1 ★★★
以“那次,我好幸福”為題作文,立意自定,文體自選,不少于600字。
思路點撥
該文題是命題作文,寫好命題作文的要求是:全面的審題、新穎的立意和富有文采的表達,寫作時可作如下把握:
1.題目要審清。即能準確全面地讀懂題目,吃透命題意圖,明確寫作范圍。“那次”,表明應采用回憶式來構思文章。“幸福”是題眼。“那次”,是哪次?為什么事而深感幸福?要交待清楚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這件事是誰做的?為什么要這樣做?直接的原因是什么?有沒有更多的原因?怎么做的?行為方式、動作細節、神情姿態、情感態度等都要作合理的描繪。事情發展到哪個階段,哪個環節使“我”感到幸福?“我”幸福到什么程度?心理活動、語氣語調、行為動作等更要作相應的細致描述。另外還要注意:事情的結果如何?對“我”有沒有其他影響?
2.思路要拓寬。要突破思維定勢,學會將直覺思維、反向思維、發散思維、聯想和想象思維等靈活地運用于寫作中,使思路活躍,文如泉涌。
3.立意要正確。立意應集中、鮮明、正確。如奉獻是幸福,給予是幸福,親情是幸福……這些都是積極健康的立意,而權力地位是幸福,安逸享樂是幸福,攫取占有是幸福……這些都是低級趣味的立意,寫作時應予以堅決否定。
★★★ 訓練2 ★★★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們一直在追問、在尋找。其實,幸福原來就是父母給你的一杯清茶,老師給你的一個贊許的目光;幸福原來就是你給別人的一聲喝彩,你對別人的一次寬容;幸福原來就是親近自然的經歷,戰勝自我的心路……
請以“幸福原來_______”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把題目補充完整;②立意自定;③不少于600字。
思路點撥
該文題屬半命題作文,寫此類文體的關鍵是補好文題,補寫一個恰當、鮮明、新穎的標題是寫出半命題作文的前提條件。下面就該文題介紹幾種補題技法:
1.小中見大找切點。這里所說的切點,是指補題的角度、出發點。“小”是具體、實在的意思,它是相對于空泛、籠統而言。初中生閱歷尚淺,對一些宏大的社會事件、場面、問題等缺乏記敘能力,因此在選材時要力求從小角度切入,用心寫出大意義來,即所謂的“以小見大”。可補題為《幸福原來就是那一聲輕喚》,“一聲輕喚”也能使人幸福嗎?在特定的環境下,在特定的故事情節中,幸福真的可以簡化到用一句簡單的話語來詮釋。
2.去俗取新辟蹊徑。作文只有避俗取新,另辟蹊徑,才能奪魁。可補題為《幸福原來這么簡單》,就身邊的生活小事取材,并從簡單的事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幸福原來這么簡單”,那些為了尋找幸福而忙得焦頭爛額的人們,原來他們缺少的不是幸福,而是缺少發現幸福的眼睛。題醒目,立意新,引人入勝。
3.反彈琵琶唱新調。反彈琵琶是一種典型的求異思維,俗稱“唱反調”,它往往突破常規,創立一種跟原意相反的新意。可補題為《幸福原來就在烈日下》,在一個一般人不認為“幸福”的地方設置“幸福”的場景,會給人標新立異的感覺,這樣的作文自然技高一籌。
★★★ 訓練3 ★★★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幸福是一種感覺,幸福是一種心境,幸福是一種體驗,作家畢淑敏還說幸福需要提醒。幸福是清閑無事,幸福是艱苦創業;幸福是書山尋寶,幸福是親近自然;幸福是攫取與占有,幸福是互助與奉獻;幸福是父親遞來的一頂草帽,幸福是媽媽傳出的一聲呼喚,幸福是朋友捧上的一束鮮花……幸福究竟是什么,怎樣才能擁有它?
請以“打造幸福”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題自定,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思路點撥
話題作文選材、立意范圍非常寬泛,不少同學就容易出現寬泛無度、偏離話題的情況,解決這一問題,簡便易行的方法就是:以話題中心詞為主,在其前后添加若干詞語,組成一個短語作為標題。比如,“幸福的回聲”“我奮斗,我幸福”“追求著并幸福著”,等等。標題的指向性越清楚,就越容易打開思路,扣題作文。
每個話題,都好似錢幣,都有正反兩個方面。比如,“幸福”是正面,“不幸”就是它的反面。從這兩個角度切入,也極易打開思路——通過展示不幸的經歷,議論產生不幸的原因,提出戰勝不幸的方法,從而達到呼喚幸福、創造幸福的目的。從一定的角度講,反面切入也是一種創新出奇的方法。
立意時需要思考三個問題:“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圍繞話題,拋開“是什么”,思維直奔“為什么要打造幸福”“怎么樣打造幸福”等問題,然后結合具體的內容展開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