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指導】
溫馴的小羊,靈巧的小狗,活潑的小白兔,會唱歌的小鳥,能報信的鴿子,奔騰的駿馬……這些富有靈性的動物,常常會觸動我們的靈感而成為我們描寫的對象。那么,怎樣活靈活現地把它們描寫出來呢?
首先得熟悉它們,仔細地觀察它們,以積累寫作材料。只有觀察得細致,才能描寫得具體。怎樣觀察呢?一般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觀察動物的外形特點,如它的體形、毛色、眼睛、耳朵、腳和尾巴的樣子;二是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如它吃什么,怎么吃,住什么,怎么住,怎么活動,怎么繁殖等;三是要明確它們的用途。在動筆寫的時候,要把觀察的結果,有選擇、有重點、有條理地加以描摹。描寫要詳略得當,該詳寫的地方要做到細致入微,生動傳神。
其次是多多閱讀相關的動物知識,做好寫作儲備。比如要寫“馬”,可走進馬的世界,讀馬、查馬、說馬,了解有關馬的知識。這樣寫起來自然有話可說,文思順暢。
第三是要有感而發,抒寫自己對于動物的喜愛之情。這樣,作文的意旨才會有所依托。表達感情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把自己的情感融在對動物的描寫之中,可用簡潔的語句直抒感情,還可以把這兩種方法交替使用。寫法靈活,不拘一格。
★佳作展示1★
馬兒的自述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張集中學
杏花雨文學社 諸葛泉
俺是一匹馬,是人類忠實的朋友。俺今天準備了一份見面禮——給大家朗誦一首詩——“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此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边@是大詩人杜甫歌詠俺老祖宗的詩歌。俺們馬可是名垂青史的喲。人們對俺們馬類似乎很熟悉,對俺的生活習性卻大都很陌生。
今天呀,機會難得,俺就來一個詳細的自我介紹,也傾吐一下心聲,以增進了解和信任。
俺先給自己來一個肖像特寫:體形高大,面部較長,小耳直立,四肢強健。“英俊瀟灑”就是俺的專用詞語,這可不是自吹自擂!俺稟性溫馴,能負重奔行,田間耕作,有令則行,有禁則止,忠實可靠,真是多才多能,也難怪你們人類對俺們寵愛有加了。
俺的眼睛很特別。俺的瞳孔是上下扁,左右寬,這和俺的祖先野生馬大多生活在開闊的草原上有關,因為這能使它們老遠就可以看到兩邊的食物或敵人,視野特別開闊。
俺的觸覺、嗅覺極其靈敏,有時能通過對空氣中微量水汽的辨別,找到幾公里外的水源。“老馬識途”是俺的特殊才能。這“識途”的奧秘,你就不知道了吧。按說,這是俺的專利,應該守口如瓶。出于信任,俺就向你道破“天機”,你可不要輕易外傳喲!俺走進山林,迷路了仍能順利返回,這是因為俺記憶力、判斷力都很強,方向感極其敏銳,景物、顏色、聲音、氣味等外界環境很容易對俺的大腦形成刺激,這樣,俺就能在迷途中經曲折路程返回原地。
俺能夠站著打盹兒,甚至睡得很香,這是從俺的祖先那里遺傳下來的。俺的祖先生活在原野上,一旦遇到強敵的突然襲擊,便要迅速逃走。站著睡覺,逃得快嘛。如今,俺住在溫暖安全的馬棚里,不用擔心野獸的進攻。這樣,俺就喜歡臥在柔軟的草墊上,自在地伸開腿。不過,有時俺會先站著睡,然后再臥下。
人類呀,俺還想對你們說,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也有自己的語言啊,請你們對俺多一點尊重,多一點理解吧。俺的語言主要是通過耳朵來“說”的。俺耳朵直豎起來,微微搖動,表示很高興;前后左右不停地搖晃,表示不高興;靜靜地倒向后邊,表示很興奮;向前倒或倒向兩邊,表示疲勞不堪;高高揚起,向兩邊直豎,表示很緊張;耳朵向兩邊耷拉著,頭低下,表示想休息;耳朵不停地搖動,頭揚起,表示十分害怕。把這些一股腦兒說出來,俺心里真是暢快極了!
俺在這里作詩一首,以表謝意——“馬兒今日訴衷腸,揚眉吐氣精神爽。一馬當先自奮蹄,馬到成功送吉祥。”謝謝大家!
簡評
作文要想有看點,要想誘人一讀,就得脫俗生新。如何脫俗生新?就得匠心獨具,巧選表達的方式或角度。
本文運用擬人化口吻,通過讓馬兒“自述”來介紹馬的生活習性,手法新穎,內容生動,文字活潑俏皮。如果換用相應的說明性文字,就難免平淡無味了。
★佳作展示2★
蕭蕭馬鳴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張集中學
杏花雨文學社 孟慶杰
我喜歡馬,尤其是那些高頭大馬,飛奔起來像風一樣,聽著那陣陣嘶鳴,能讓人感受到一種英雄氣概。
總是難以忘懷這樣一段對暴雨中馬群奔跑的文字描寫:“馬,這不肯安分的生靈從無數谷口、山坡涌出來,山洪奔瀉似的在這原野上匯集了,小群匯成大群,大群在運動中擴展,成為一片喧叫、紛亂、快速移動的集團沖鋒!爭先恐后,前呼后應,披頭散發,淋漓盡致!有的瘋狂地向前奔馳,像一隊尖兵,要去踏住那閃電;有的來回奔跑,儼然臨危不懼、收拾殘局的大將……雄渾的馬蹄聲在大地上奏出鼓點,悲愴蒼勁的嘶鳴、叫喊在擁擠的空間碰撞、飛濺……”真是讓人如臨其境,驚嘆不已。
馬兒,從歷史中走來,彪炳史冊。秦始皇統一六國,馬的功勞卓著,兵馬俑可為一證。項羽的烏騅馬不甘事二主,躍入烏江而亡,何其悲壯。漢武帝初年,匈奴的鐵蹄經常踐踏漢朝疆土。匈奴兵勇猛善戰,來去神速,依仗的是日奔千里的汗血馬的矯捷威猛。漢武帝千方百計從西域弄來汗血寶馬,賜名“天馬”。從此,大漢將士們鞭策“天馬”,馳騁沙場,大滅匈奴的囂張氣焰。關羽的赤兔馬在關羽被東吳殺害后,不從新主人,絕食而亡,何其忠義!唐太宗當年南征北戰,他的六匹戰馬戰功顯赫,正所謂“昭陵六駿秋風里,辛苦文皇百戰功”。成吉思汗的鐵騎橫掃歐亞大陸,人們更深刻地認識到,沒有任何動物能像馬這樣深入地影響著人類的歷史。
馬兒,走入了神圣的藝術殿堂。從秦兵馬俑、漢銅馬俑到唐三彩馬,這些不同時代、不同質地、不同形態的馬的工藝品讓人嘆為觀止。最難忘的是徐悲鴻筆下的馬,灑脫、飄逸、自由、奔放、俊美,畫出了馬的品質、馬的魂魄,顯示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
蕭蕭馬鳴,回蕩在歷史的長河中。
馬兒,人類永遠的忠實的朋友。
簡評
作者寫馬,一展豐富的聯想,寫群馬奔騰,寫歷史上馬的壯舉,寫藝術作品中的馬,洋洋灑灑,情思飛揚,搖曳多姿,形散神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