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6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開幕式上,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發表了題為《大力推進數字出版業發展》的主題報告。該報告包括數字出版業的現狀、問題與未來幾年的發展戰略三部分。以下為報告摘要。
一、認清形勢,正確把握數字出版的發展方向
(一)數字出版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截止2006年底,我國數字出版產業整體收入約200億元,其中,中國互聯網期刊的收入達到5億元,電子圖書的收入達到1.5億元;網絡游戲收入達65.4億元,網絡廣告收入達到49.8億元;在線音樂的收入達1.2億元手機出版(包括手機彩鈴、手機游戲、手機動漫)的收入達80億元。
(二)在受眾層面上,使用數字出版的讀者、觀眾越來越多。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有4.7億手機用戶、1.44億的網民,這為數字出版業的發展提供了廣泛的受眾面。讀者的數字閱讀習慣已經形成,個人電子閱讀終端已經超過1.5億,四分之一的讀者閱讀數字出版產品,而且以每年30%的速度在上升。
(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數字出版物正在不斷滿足受眾需求。目前我國的電子版圖書已有30多萬種,網絡雜志用戶規模四千萬,用手機進行文字閱讀的用戶超過三千萬。通過數字化和互聯網傳輸的中外報刊已經有3萬多種,報刊數字化、音像數字化,擴大了我國新聞信息文化交流的范圍。另外,網絡游戲軟件的出版是數字出版的一個重要內容。
(四)越來越多的傳統出版單位進入數字出版領域,推出了自己的數字出版產品。不少傳統出版單位進軍數字出版領域,設立數字出版專職部門,從事數字產品的開發,業績顯著。
(五)計算機處理和互聯網傳播技術漸趨完善。現在全國已經建立了70多萬個互聯網的網站,支持了新聞出版和網絡出版的發展,為網民提供了信息服務、娛樂服務等等。借助于這些漸趨成熟的技術條件,使得數字出版已經初見成果。
(六)國家高度重視數字出版,是我們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2006年國家先后公布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在這三個重要的規劃中,把“數字出版技術”、“數字化出版印刷、復制”和發展新媒體列入科技創新的重點。
二、當前我國數字出版業的主要問題
首先是出版業的領導和業內人士對數字出版仍缺乏研究和足夠的認識,對數字出版持觀望、等待態度。
第二,出版行業積累的大量信息,因為缺乏技術的嫁接和資金的投入,導致知識資源利用單一,甚至白白浪費。另外,數字出版在開發商那里獲得的支持力度不夠,發展緩慢。
第三,數字出版行業標準滯后,元數據和信息交換格式未能形成標準。數字化、互聯網的特點就在于互聯互通,大容量、大規模,而我們現在是條塊分割,各自為政,不能互聯互通。數字出版軟件和終端缺乏統一的標準和文本格式。同時,由于數字出版管理格式、數字出版防偽的保密、版權保護等技術問題還不完善,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數字出版產業鏈的斷裂,成為制約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瓶頸。
第四,掌握數字出版技術的人才和管理人才奇缺,困擾著數字化進程的提速。
第五,數字出版尚未形成業界普遍認同的商業模式。數字出版僅僅是在產品內容與種類上形成了規模,它還遠未形成經濟規模。在產業鏈上游,數字廠商對數字出版期待過高,傳統出版單位態度相對漠然;在產業鏈的中游,幾家大的數字媒體提供商的數據整理存在很大的相似性,開發浪費較大;在產業鏈的下游,電子圖書、數字期刊等的營銷過于依賴機構消費者,尚未完全形成市場化。
三、國家“十一五”時期發展數字出版產業的部署及措施
未來幾年,國家將大力實施數字出版戰略,以推動傳統出版業的產業升級和革新。
(一)推動出版業五大工程建設,提升行業整體的數字化水平。“中華字庫”工程,“十一五”期間,我們將自主研發建立完整的中華漢字系統,實施中華字庫工程;“國家數字復合出版系統”研發工程,這是新聞出版實現數字化的支柱工程,以實現一種信息多種傳播,信息處理、出版發行能夠在一個系統里完成;“國家知識資源數據庫”出版工程;《中華古籍全書》出版工程;“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研發工程。
(二)推進數字出版產業基地建設,促進數字出版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十一五”期間將在全國推出100款原創精品網-絡游戲,創建5個國家動漫游戲技術創新中心,培育20家中國民族網絡游戲核心企業,完成“1+10”的動漫游戲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到“十一五”末建設4~15個數字出版產業基地,形成10~20個網絡出版強勢企業。
(三)保護知識產權,規范數字出版秩序。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對數字出版的知識產權特別是版權保護力度,依法嚴厲打擊網絡環境下的侵權盜版行為。
(四)加大新聞出版業的科技投入,完善扶持政策。鼓勵和支持出版企業、出版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數字出版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技術,支持此類企業在促進技術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以及設備更新等方面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政府努力為數字出版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五)加快數字出版相關標準的制訂,完成行業基礎數據庫的建設。要建立一個涵蓋新聞出版各個行業范圍的、科學合理的、信息分類與編碼體系,形成符合行業規范的新聞出版業標準化體系。
(六)實施國家數字出版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國家要建立專門的研發隊伍、研發機構以及院校和專業,大量培養適應數字出版發展需要的精尖人才。
新聞出版與廣播影視都是國家文化產業當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各種媒體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報紙、期刊、廣播、影視在互聯網上都分別以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的方式來集中展現。可以說,一個跨媒體的新的出版方式已經開始形成。在未來的發展當中,媒體之間相互融合的趨勢會越來越凸顯,有效整合內容資源,通過各種方式、各種渠道發揮內容資源價值的最大化,將是文化產業今后發展的核心任務。數字出版博覽會的舉辦,正是為整合出版內容資源搭了一個很好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