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新華書店教材發行過程中,由于各學校于教學任務之外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配合協作發行節省了發行成本,新華書店按慣例給學校以勞務費或手續費。2006年國務院啟動打擊商業賄賂專項活動,“嚴禁各部門、學校和有關企事業單位在中小學教材出版、發行等環節違規收取培訓費、宣傳推廣費、勞務費、贊助費、咨詢費等各種名目的費用,嚴禁出版、發行單位為銷售中小學教材向各部門、學校和有關企事業單位及個人違規支付上述各種名義的費用”。2006年凡是被“專項治理”波及的、涉及中小學教材出版發行的單位以及有關學校,只要有收支“勞務費”等相關費用的,即使“如實記賬”,也并無“赦免”優待,全部被認定為“以不正當手段獲取市場交易機會”而挨罰。導致相當一部分學校堅決拒絕收取新華書店返還的有關正當費用。
為了教學需要也為了規避有關風險,學校或者讓學生自行到圖書市場選購,或者讓“家長委員會”出面操作。于是個體、民營書店大顯身手,盡情發揮進價低廉、經營方式靈活、現金結算等諸多便利優勢,紛紛打人校園,盜版教輔大行其道。
2007年1月1日,財政部頒布并開始實施的新《企業財務通則》(以下簡稱新通則)第40條規定:“企業發生銷售折扣、折讓以及支付必要的傭金、回扣、手續費、勞務費、提成、返利、進場費、業務獎勵等支出的,應當簽訂相關合同,履行內部審批手續”,這條規定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相關經濟業務活動的認可,有助于協調治理商業賄賂相關法規、政策的正確實施,準確打擊商業賄賂活動,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協調、可健康持續發展。
新通則順應市場經濟規律,率先以部門規章的形式確認了支付必要的“勞務費”、“手續費”的合法性。這里的合法性應具備三個要件:一是必要,即沒有受托方的協助,該項經濟業務就不能順利完成;二是簽訂相關合同,簽訂合同是用以確定經濟業務的性質,規范經濟行為,杜絕暗中交易。三是履行內部相應的審批手續,防范不正當交易行為發生。
新華書店如何用好新《企業財務通則》,確保中小學教材順利正常地發到學校,發到學生手中,規范發行秩序,筆者認為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要根據經濟業務的不同性質與學校簽訂相關合同。新華書店發行的教材的終端消費者是學生,學校在這一購銷關系中,只起一個代理作用,一方面代理學生選書、購書;另一方面代理書店發放教材。因此新華書店應當根據這一代理性質,與學校簽訂《教材分發委托合同》(而非《教材購銷合同》),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有關《委托合同》的規定約定相關條款,明確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
二、建立嚴格有效的“勞務費”、“手續費”等相關費用支付的內控制度。業務部門、財務部門以及分管領導等崗位應設置嚴密的牽制制度,有關負責人簽批時應當嚴格審查,根據經濟業務事項的性質、支付費用的必要性,掌握適度原則,確保相關合同以及所支付費用的合規、合法。
三、加強財務管理,規范支付程序。財務部門應根據內控制度,認真審核相關支付憑證的真實性、有效性,確保所有支付憑證的合規、合法。對“勞務費”等相關費用的支付,不論金額大小應堅持通過銀行結算,以保證收、支雙方如實入賬,同時教材回款也要球學校通過銀行匯入書店賬戶,這樣通過獨立第三方(銀行)見證,便于賬證環環印證,以有效避免現金結算帶來的有關問題而產生法律風險。
四、加強宣傳溝通,努力營造執行新通則的共識。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所有市場運行規則和調控措施均應在“法制”的框架內運作。然而由于我國社會體制正處在轉型期,相應的“法制”原則有待適應。法律規范和相關部門以及各部門之間所制訂的政策措施時有沖突。有鑒于此,新華書店不應只滿足于自身的遵規守法,還得加強對圖書發行有關法規政策的宣傳,積極、主動地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