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榛子,又稱山板栗,它的果形比板栗小一點,外殼堅硬,果仁有香氣,含油脂量很大,吃起來香甜粉滑。
功效:榛子富含油脂,有利于脂溶性維生素在人體內的吸收,對體弱、病后虛贏、易饑餓的人都有很好的補養作用。中醫認為,榛子有補脾胃、益氣力、明目健行的功效,并對消渴、盜汗、夜尿多等癥有益。
板栗,甘甜芳香,它的脂肪含量是所有殼類果實中最低的。板栗生食、炒食皆宜,亦可制成多種菜肴、糕點、罐頭等。
功效:板栗性味甘寒,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的功用,生食板栗還有治療腰腿酸疼、舒筋活絡的功效。栗子所含高淀粉質可提供高熱量,而鉀有助維持正常心跳規律,纖維素則能強化腸道,保持排泄系統正常運作。栗子還對輔助治療腎虛有益。
禁忌:榛子和板栗不宜食用太多,生吃太多不易消化,熟吃太多容易滯氣,糖尿病患者應少吃或不吃,因為它們的含糖量極高。
鏈 接
吃栗子最好別買開口的
天氣一冷,大街上賣糖炒栗子的越來越多。被大爐子翻炒得熟透了的栗子熱得開了口,香噴噴的氣味散發特別誘人。事實證明,這樣開口的栗子能入味,味道確實特別好,購買的顧客也很多。
話雖如此,從安全健康的角度來說,還是吃不開口的糖炒栗子更好一些。
首先,炒栗子時,鍋里的圓砂和糖在高溫下發生反應,會形成焦糖,時間長了以后變成黑色。
食品專家解釋,這種焦糖里含有一定的有害成分,是不宜食用的,一般的攤販和消費者都不了解這一點,炒栗子時,鍋里的黑砂一般都會使用很長時間,開口栗子容易黏到這些黑焦糖,被購買的市民吃進肚子里不利于健康。
其次,旋轉鍋里的焦炭等雜質也會同時滲進栗子的開口部位,吃起來很不衛生。還要注意的是,大家在吃栗子時,最好別把手上沾的栗子皮上的東西帶到嘴里。(王 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