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拍賣的精品書畫匯集了徐悲鴻、齊白石,黃賓虹、謝稚柳、程十發、何紹基、陳半丁、吳作人、竹禪、唐云、張熊、任熊、范曾、馮建吳、蘇葆楨、陳子莊、晏濟元、吳一峰、李鐸、方濟眾、趙熙、蒲華、陳佩秋等名家精品。徐悲鴻的《下蔭》,此畫筆法用筆大膽,樹蔭有西方繪畫之風格。徐悲鴻不但擅長畫馬,也能畫貓、花鳥、山水,特點簡練明快,富有生氣。此畫中之貓作欲撲勢,背后又見樹蔭婆娑,如此布局,動靜招得益彰,作于1944年,抗日戰爭艱苦的歲月,是文化戰士悲鴻先生心態的表露。
又如齊白石《蜻蜓牽牛·草蟲圖》:此畫為齊白石老人晚期精品。其構圖、色彩及揮筆運墨已從有法到無法,隨心所欲之境界,喜用洋紅,多用粗獷的花卉巧配精細的昆蟲,用色濃艷。所畫《蜻蜓牽牛·草蟲圖》,筆墨縱橫雄健,造型簡練質樸,色彩鮮明熱烈;闊筆寫意花卉與微毫畢現的蜻蜓、草蟲巧妙結合,神態活靈活現。白石老人所畫牽牛花,其花瓣沉厚有力,花葉筆跡躍動、活潑而富韻律感,令牽牛花與傾聽、草蟲相得益彰。
古代漆器拍品有春秋時期的彩繪歌舞人物雕龍紋漆瑟、戰國漆器瑞獸、云氣紋漆器圓盒和豬型漆器酒具(十件套)等。瑟為琴的前身,是西周至漢代王公貴族使用的重要樂器,春秋時期的彩繪歌舞人物雕龍紋漆瑟由整木挖成,底子髹黑漆,再施彩繪。瑟端浮雕有九條螭龍,另三周彩繪有二十六個形象生動活潑,反映當時雜耍表演的組圖。由于年代久遠,木胎有輕微炭化現象。但漆瑟整個外表漆面仍舊完好。
青銅器系列則有西周至漢代的青銅鏈式提梁壺、釜、鼎、圓壺、戈、劍,臥鹿、壘、雙龍耳方壺、扁壺、甗、編鐘等。其中,戰國青銅臥鹿,造型優美,品相完整,國內僅見南京博物館有一件類似器物。另一件西周雙龍耳方壺,器型碩大,器身滿鑄螭龍紋,工藝精湛, 2006年在上海祟源的拍賣會上一件類似器型的青銅器以2640萬元的高價成交。又如漢青銅扁壺:壺高29厘米,腹徑32厘米。此壺短頸、帶蓋、豐肩。整器皮殼保存較為完好,墊片清晰可見,銹色斑斕,為漢代貴族盛酒之器。
陶瓷拍品則有漢、晉、宋、元、明、清、民國各個時期的器物,歷代精美玉器和精湛的犀角杯、金銅佛像等雜項精品也將亮相本場拍賣會。本場拍賣會推出的文物藝術拍品,顯示了中國西部及重慶文物藝術品投資市場和民間收藏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