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地區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屬長江流域、嘉陵江上游,是甘肅省惟一一個長江流過的地方。而且,隴南地處西秦嶺南麓,由北秦嶺山地、徽成盆地和南秦嶺山地三部分組成,古代“北通羌戎,南通巴蜀”。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它獨有的地貌和南北兼有的自然風光。

隴南景區開發很晚,直到2002年才被確定為省級自然風景保護區。喜歡旅游的人都知道,越是開發晚的自然景區,受到的人為破壞越小,污染越少。
出發那天,是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我們早上出發,下午到達隴南地區的康縣。
我們去的第一站是距康縣縣城84公里的陽壩。一走進陽壩的峽谷,就能感覺到這里的原生態氛圍。這條峽谷有個好聽的名字——海棠谷。潺潺流水,清澈見底,鳥語花香,蒼松翠柏,清新的空氣,幽深的峽谷,令人心曠神怡。陽壩的植被覆蓋率達98%,介紹中的大熊貓、金絲猴竟不得見,估計它們也不會在人們游覽的原始森林之外出現。卻看到了以植物活化石為代表的銀杏、紅豆杉。
康縣方圓數百里,生長著多種亞熱帶動植物,茂密的森林,旖旎的風光,原始氣息濃郁,難怪有“隴上江南”和“甘肅的西雙版納”之稱。
山泉中有娃娃魚在游弋。好奇的游客扳開水邊的石頭,在石頭縫下可以抓到不大的螃蟹。我們一直走到峽谷的終點,確切地說,是峽谷游人能夠到達的終點,就是海棠谷瀑布了。因為再往深走,就是原始森林了,是游人該止步的地方。正對著瀑布十幾米的地方,許多游人爬到瀑布前的幾塊大石頭上照相。因為石頭上刻有“海棠谷瀑布”幾個字,游人們爭先恐后地在這里留下到此一游的紀念。
然后來到梅園,這里的原生態自然景觀綿延數百里。我們走過“石天橋”,橋不大,也不寬,完全是天然而成。接著來到“月牙潭”,果然此潭呈月牙形狀,深綠色的潭水與老樹一個顏色。潭邊的樹木茂密,遠處的群山倒影在水中。李白曾有詩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币粋€桃花潭邊居住的山民,曾給了落魄的詩人淳樸和真切的關愛,令詩人感慨萬分,詩興大發,才有了千古不朽的詩作。

“天鵝湖”是陽壩的又一個自然景觀,這也是一個極美的去處。在這里,我們看到湖水的不同色彩,和九寨溝的水一樣美。湖水仿佛如人工所劃的線一樣,從中間分成南、北兩半,靠近北邊的是淺綠色,另一邊則是墨綠色。不管深綠還是翠綠,都一樣清澈。
這里無水不秀,無山不青。許多游人在這里劃船,為了保護環境,湖里沒有機動船。在靠近山的一邊,沿著湖水,有生長旺盛的片片竹林,挺拔的竹林與湖邊的柳林交相輝映,構成“碧霞煙柳”的奇異風景。如此的綠水青山,不知可有隱士出沒?
在湖邊,有許多當地山民在出售木耳、茶葉、天麻等當地特產,還有野山菇、野櫻桃等各種真正的綠色果蔬。席地而擺的各個小攤點,游人與賣主們討價還價,充滿了人間煙火味。鄉野的純美、樸實、自在,不留意間,就流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