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1】
師:小朋友,咱們來做個游戲好嗎?
師:老師說一個詞語,你用身體語言來表示。
師:拍手。(生拍手。)
師:跺腳。(生跺腳。)
師:再按順序拍手——拍手——跺腳,練習一次。
師:小朋友,你們猜猜接下去應該做什么呢? (大部分學生會猜是拍手。)
師:猜得真準,誰來說說你們是怎么猜的?
生:是按拍手——拍手——跺腳這個順序來猜的。
生:我發現先拍兩次手,再跺一次腳。
師: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找規律。(出示課題:找規律。)
【片段2】
師:你們真棒,能夠找到規律,這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金鑰匙。(出示一組圖形:○○○○○○○○○○○○。)這是一組圓形,你能運用手中的彩筆讓它們有規律地變化嗎?(學生認真涂著顏色,使它變得有規律,并互相說一說,圓形排列的規律是什么?)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涂顏色的。(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
師:生活中處處都有規律。(課件出示生活中排列有規律的物品。)你們覺得美嗎?
師:下面請同學們以4人小組為單位,利用學具盒里的學具進行有規律的擺放。比—比,哪一組同學擺放得美一些,方法多一些。 (生活動。)
師:哪一組愿意把你們的作品拿出來讓大家欣賞—下,能說說你們是怎么創作的?(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
生:我們組是按一個小圓片、一個三角形、一個小正方形的規律排的。
生:我們組是按紅色的花朵、黃色的花朵、綠色的花朵的規律排的。
生:我們組是按一顆紅色的小珠子,兩顆透明的珠子的規律排的,還用線把它穿成了一條好看的手鏈。
……
反思:
第一,尊重教育的公平性。
以多元智能觀反思我們的教育,應當遵循“人類所有的智力活動都是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中展現的”。老師要創設一個寬松、公平的環境,讓來自不同環境的兒童都能找到自己認同的文化和適合自己的發展條件,獲得表現自己智力的機會。老師應努力地去了解、理解他們智力的文化背景,尊重和理解他們智力的不同展現方式,敏銳地發現他們的智力潛力,為其提供發展的空間和表現舞臺。在本課教學中,老師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提供給學生一個發展多元智能的空間,讓學生得到充分表現自己智力的機會。
第二,尊重兒童的差異性。
“認真對待每個孩子的特質、興趣和目標,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潛質”。由于家庭環境和受教育的差異,遺傳素質的不同,以及兒童主觀心理活動不同,學生各有特點,個性鮮明。由于每個兒童都是獨特的個體,發展水平和速度、興趣和愛好不同,因此老師要視差異為正常,在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對他們因材施教。如讓學生按一定規律對圓圈涂色時,有的學生運用兩種顏色,有的學生運用多種顏色,有的學生還注意了數量。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沒理由要求所有的學生按照同樣的方式,學習同樣的課程、追求完全同步的發展,更沒有理由把所有的學生放在一個智力測試標準上掂量,做統一比較。
第三,教師應重視“揚長補短”。
同一個班上的學生,有的動手能力強,有的思維邏輯好,有的善于表達。優秀的老師會利用學生的長處來因材施教,發揮他們的特長,同時盡最大程度幫助他們發展并不擅長的方面。老師應按照每個學生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結構,為他們提供發展、成長的條件和機會。
在以上教學片段中,老師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探索規律,讓每個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相互交流、溝通共同完成探索規律的過程。這樣的教學,不僅使學生獲得知識,而且增強了他們的自信,開發了潛能。
(作者單位:大慶市直機關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