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日子是隨陽光一起開放的,很多心情也是隨花朵一起明媚。
閑暇的時候,我總喜歡一個人背著相機來往于城市和鄉村之間,在一個鄉村古老的街道上,我看到了一堵石墻上花開爛漫,眼前一亮,我知道那將會是一個寫滿故事的小院。
主人是一個戴著眼鏡的老者,正認真地用放大鏡看著報紙,我看他坐在門口身體有些卷曲,像棵老藤。很難相信,在這樣的村莊里會有這么一個學者一樣的老人。他的文雅、淡然、安靜自若的神態,讓我感覺他和這些花、這個小院就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
耳聾,面善,和藹可親,卻很善談,他生活在自己沉靜的世界里,而他卻出現在我的視野中。通過那些花,我知道了他是個95歲高齡的老人,以前做過教師。難怪他身上有股與眾不同的味道呢!
他告訴我,墻頭上這些艷麗的花是凌霄,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去年有人想花1000元買走,他沒舍得,他繼而又補充:如果多點我就賣掉它,賣些錢好給老伴治病。
數落起這些花就好像數落著自己的子女。這些是蘭,這些是蓮,這是梔子,這是何首烏……我突然就想起魯迅先生筆下的百草屋,諍情畫意里有一段美麗的故事。
然后他便開始數落那些子女,仿佛在數落著自己院里的那些花草。
我很想從這個高壽的老人口中知道幸福的定義。我問幸福是什么?他聽不清:什么?
后來他告訴我幸福是什么。
我依然沒懂,他笑:什么都是幸福。小時候想上學堂,以為那就是幸福,后來就去了。后來想當教員,以為那就是幸福,后來就當了教員。退休了,想安養晚年就是幸福,于是有了這花香滿院相伴。現在有人能欣賞我的這些花,我也很幸福。
那么你幸福嗎?他回答,我滿足于我人生的任何一件事情,無論成敗得失。就像我養的這些花,花開花謝,它不會長開不敗,卻能在最美的時候開放……
終于明白,一個無私、無欲的老人的幸福觀。能夠像他院中的花一樣,順從自然,與世無爭,坦然處世,就是一種美麗和幸福。
他,何嘗不是開在這塵世間的一朵浮蓮?甚至是一棵開滿花朵的老藤。
他把我當作客人,我把這里當作我內心的家園,仿佛一杯茶汁潑出的茶園,至今夢里尚帶幾分茉莉香。而且他的香花彌漫的臉,是媚人的。滄桑中寫著生活兩個字。如果你仔細地去讀,會讀出更多的內容。
賞過凌霄,聞過梔香,也飲過菊花,愿意在這遠離世俗的地方喝醉。感覺陽光、童年、往事和愛,還閃亮在老屋的深處,只是感覺偶爾等一個人,只是偶然的緣分,在多年后,10年或者20年時給它澆水,葉年年青翠,花年年明艷,而眼睛卻暗了……
人生莫過于此:頭發掉了,牙齒沒了,眼睛花了,耳朵聾了,內心卻十分明亮。如今,往事皆調成這滿院的花色,花開了,卻年年更新,唯有心是不老的,還有愛和希望,快樂和幸福,忘記舊的痛苦,他們就都是新的。
我突然看到那間暗淡的老屋里,窗臺上竟然生著一瓶梔子花!一個年邁老人對生活之愛,遠遠濃于這滿院的花香,我要告訴你那是心香呵!是生命之香!
我獨自走在鄉間,一個卷曲的老人,一座破舊的老屋,一些美麗的花開了,美好的事物走在我的前面,我記得那老人的話“我要把我的那些花安放在冬天的前面……”
(責編 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