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對蘇格蘭都很著迷,原以為這輩子大約不會有機會去那個遙遠的國度了。于是我就知足地在國內(nèi)聽風笛唱片,穿格子裙,和老公一起依偎在電影院看《勇敢的心》,還在家里養(yǎng)一條牧羊犬。
直到我坐上從倫敦飛往愛丁堡的飛機,我都沮喪地以為我心中的那個古老荒涼的蘇格蘭會被某一個繁華的地方所替代。
感謝老天!當我第一次站在愛丁堡的暮色里看到那些有著哥特式尖頂?shù)睦戏孔訒r,我興奮地想要親吻墻壁:時光居然在這里倒流。
和倫敦相比,愛丁堡很小很單純。一半是童話般的老城,一半是新古典主義的新城。出租車在這里是沒有用武之地的,因為起伏的街巷對雙腳有一種天然的吸引力。在這干凈而乖巧的路上,只有徒步的速度,才能好好地領(lǐng)略眼前的美好。
發(fā)現(xiàn)一:火山尾巴上的“皇家一英里”
老城有兩個重要的“地標”,西邊是建在火山頂上的愛丁堡城堡:蘇格蘭瑪麗女王在這里度過了她傳奇的大半生。東邊是圣十字架宮:既是蘇格蘭女王的寢宮,也是英國王室的行宮。兩者被一條長約一英里的石路連接著。這就是著名的“皇家一英里”。石路順著火山巖漿流淌過的山脊而建,兩邊依著山勢有著一連串的中世紀風格建筑。
我發(fā)現(xiàn)“皇家一英里”如今依然是老城的精華所在:有蘇格蘭威士忌中心,有圣吉爾斯大教堂,有代表老城生活的17世紀建造的6層房屋“格拉德斯通的田野”,我想象著當年國王們坐著馬車在石路上來回的情景。
發(fā)現(xiàn)二:斯蒂文森世界里的迷人小巷
我發(fā)現(xiàn),要想了解真正屬于老城居民的生活和只屬于他們的獨特風景,就要沿著高低起伏的一條條小路亂走,因為這里的街巷簡直和荒野中的玫瑰一樣迷人。《金銀島》作者斯蒂文森所寫的老城似乎就在你的眼前浮現(xiàn):“你的雙手可以同時觸到左右兩面墻,街道很陡,再往上,天空中畫著一堵山形墻和幾級通向屋側(cè)墻頭的臺階,房頂之上或許會露著教堂的尖頂……”我們感到自己很幸運,有福氣品嘗到了真正的“中世紀之旅”。
我一路走來發(fā)現(xiàn)多多:“皇家一英里”沿線有著很多迷人的小巷,每一條小巷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故事。南面的大都通向種滿花草的安靜小院,北面的則陡峭地向下延伸。站在小巷口你是想象不到前方的風景的。但只要向前走幾步,你就會忽然看到嶄新一片天,有遠處教堂的尖頂,有“房頂之上有房頂,鄰居之上有鄰居”的老城萬象。其中一條叫做“布拉迪”的窄巷口“站著”一位神氣的雕像,他就是《化身博士》里的雙面人的原型威廉·布拉迪。還有一條小巷通往紀念司各特·斯蒂文森等蘇格蘭作家的作家博物館,路旁有一塊青灰的石碑,上面刻著一名蘇格蘭詩人寫的一句話:“自由是一樁高尚的事”。
發(fā)現(xiàn)三:王子街公園
愛丁堡的老城和新城之間曾經(jīng)是一塊帶狀的湖泊,后來人們將它改建成了一座長約一公里的花園,取名叫王子街公園。這里是愛丁堡人最喜歡的地方。你能想象出這樣的畫面嗎?坐在公園的綠草地上,南面是老城神秘而古老的建筑,北面則是新城里最熱鬧的商業(yè)街,抬頭能望見虎踞龍盤的愛丁堡城堡,一座直奔藍天的哥特式尖塔就在身邊。
有太陽的時候,公園的草地一下子就會變成一塊“花毯子”,身著各色衣服的人們在這里野餐、睡午覺、看書,或者發(fā)呆。盡管公園毗鄰車水馬龍的商業(yè)街,但這兒空氣里沒有一丁點汽油味,有的只是植物的清香和陽光的甜味。大家都在安靜地享受著大自然的和諧寧靜。
我特別喜歡王子街公園那個由鮮花組成的蘇格蘭巨鐘,它在200多年前就有了,整個直徑有35米,由2.4萬朵鮮花組成,每隔一分鐘就有一枝花會跳出來。
發(fā)現(xiàn)四:刻著美好回憶的椅子
愛丁堡有很多結(jié)實寬大的木制長椅,不只是公園里有,街頭也隨處可見。戀人們可以依偎著坐在上面邊吃冰淇淋邊說悄悄話。我一直以為是普通的公共設(shè)施,突然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椅子上是刻有字的!每一把長椅上都掛著一塊銅牌,上面寫著這把長椅的故事。比如是誰捐獻的,是為了紀念誰。“他曾在這里度過幸福的時光,他深深地熱愛這座城市!”“懷念我摯愛的丈夫……”
這些刻著名字的長椅會讓我們停下匆忙的腳步,坐在街頭想象一個自己完全不認識的逝者留在這座城市的美好回憶。它同時也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長久思念。如果想念這個人了,就去那把椅子上坐一會兒,于是便沒有了孤單。
這個小小的細節(jié)讓我感動極了:在這座城市里,失去愛人、親人或朋友的悲痛,已經(jīng)化為對生命的感謝——感謝他們曾經(jīng)帶給自己的美好歲月。 離開愛丁堡的那個清晨,我終于看到了傳說中的迷霧。高高低低的屋頂都被籠罩在謎一樣的薄霧里。這里是他鄉(xiāng),我不知何時才會來此重游,可我坐在開往機場的車上,卻覺得仿佛只是出門,不是回家。我的身后一片安靜,像極了美術(shù)館里一幅會呼吸的中世紀油畫。
(責編 郭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