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五,去訪一個叫翠的女孩。
永泰街興石里一座筒子樓上有她臨時的家——她舅舅的單身宿舍。本來她是住在五七路那邊東營村的,那里沒有暖氣,又趕上這么一場罕見的大雪,一個心臟病人哪里受得了,所以娘倆投奔了親戚來。
本來是不想看翠的。樂樂的事情還幫不上什么忙呢,又空多一份牽掛,不如不見的好。
可耐不住群里如潮的信息都是翠,說她那里連米面都成問題了,廚房只有幾個生芽的土豆。于是,又有點放不下。所以,趁她住得近,就把一袋小米送了去,還有小瓷豬罐罐里積攢的一些零碎銀子。多少給孩子的爐火加塊炭吧。
翠今年20歲,邢臺柏鄉(xiāng)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懷翠的時候,她母親妊高征,抽風(fēng)暈厥,昏迷中產(chǎn)下了她。翠打小嘴唇兒就是紫色,先天性心臟病,個頭也比別的孩子小,活下來是個奇跡。
她長到18歲,成了個心靈手巧的丫頭,中國結(jié)編得特別好。但她的心臟是顆定時炸彈,上帝哪天一啟動機關(guān),生命就到頭了。貧窮的家庭想跟上帝拼一把,就七借八貸弄了8萬多元的手術(shù)費,給翠做了手術(shù)。據(jù)說,這臺手術(shù),遲到了至少5年。
但翠的命還是堅強的。她活著出了手術(shù)室,并很快“健康”起來。沒有醫(yī)學(xué)知識,又急等著錢還貸款的一家人,自然也不再把翠當(dāng)成病人。
翠要上班,要掙錢,幫父母還債。去年12月,她上了3個多月的班,拿到了1000多元工資還有200元獎金。但她撐不住了,嘴唇、臉頰紫了,額頭的血管脹到筷子粗。她痛啊,腹痛、頭痛,不能進(jìn)食,整夜無眠。
到醫(yī)院檢查。肺動脈高壓,三尖瓣也有事了,血液沒法回流。住院輸液吧,情況危急,再不治療,不僅原來的8萬元手術(shù)費白花了,還有更大的生命危險,醫(yī)生這么交代。“那得花多少錢?”“治療1個多月,大概得4、5萬,趕緊準(zhǔn)備錢吧。”聽了醫(yī)生的話,翠的娘傻了,這不是屋漏偏逢連陰雨嗎?
“妹子,這回俺是怎么也扛不過去了。”翠的娘這么說。才44歲的女人哪,兩鬢飛霜,臉上溝壑縱橫,那雙不知哭過多少次的眼睛,又轉(zhuǎn)著淚花。
翠的父母,都在東營勞動力市場打零工。早晨5點多到,一般都能攬到活,到菜農(nóng)的大棚,今天栽茄子,明天摘黃瓜的,1天25元工錢。這比老家強,原本他們打算苦個三年五載的,孩子做手術(shù)的貸款就清了。誰承想,更大的難關(guān)還等著他們呢。
有人把翠的情況貼到了百度石家莊貼吧,關(guān)注的人不少。可憐都是口袋癟癟的布衣。要湊出數(shù)萬的醫(yī)療費,難!
(二)
今天上午,給樂樂送書去。
快10點了,孩子還睡著呢。開了門,樂樂又鉆回被窩,她有點調(diào)皮地跟我說:“他們已經(jīng)沒人要我了,我也沒個起床的點了。”
樂樂的病不好不壞的。生活還要繼續(xù)。所以,她的兩個姐姐都奔自己的前程去了。母親郭小茹的菜攤子也不能老荒著,過了年初六,就沒白沒黑地賣開菜。這樣,樂樂就“沒人要了”。
樂樂的小臉兒瘦了些,看上去蒼白憔悴,不知是長期在屋子里悶著的原因,還是營養(yǎng)不良。
她現(xiàn)在一天兩頓飯。早晨,郭小茹是顧不上孩子的。3點鐘就到佳農(nóng)批菜去了。早市、菜攤子一通忙,一直就到中午1點多了。所以,樂樂的第一頓飯,經(jīng)常下午兩點來鐘吃。晚飯,則在21點以后。吃過晚飯,再喝中藥,折騰完,就半夜了。
樂樂說,有一天上午醒來,餓壞了,就自己掙扎著到樓下廚房煮了塊方便面。我問,放沒放點菜?她說,沒那么麻煩,又洗又切的,我一點勁也沒有啊,就是白水煮。
我從手提袋里掏出那些書。樂樂的眼睛亮了。她從被窩里伸出胳膊,一本一本地?fù)崦?吹搅趾R舻摹冻悄吓f事》,她很驚奇地問我:“阿姨,這一本書就一篇文章啊?”我點點頭,告訴她,這叫“小說”,一本書就講——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等她長大了,還會看到更厚的書。我說,樂樂,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有能力看這樣的書了,以前沒看過不要緊,這次試試。
樂樂摸著那些書,就像一個忽然得到寶藏的人,連眉毛都是歡喜的。我就告訴了她書的來歷,講了群里的左岸叔叔、黑色冰淇淋阿姨、寒江雪阿姨、嘟嘟阿姨、夢獵人阿姨……我說,有許多叔叔阿姨都看著你、惦著你呢,他們在暗處,你看不到他們。
樂樂已經(jīng)在家太久,她想上學(xué)了。她想她的學(xué)校。可是,醫(yī)生說,還要繼續(xù)休息觀察。她跟我訴說心事,眉頭微蹙。
(三)
晚上,進(jìn)RX公益QQ群。群里人氣挺旺的。凈水瓶兒說,他要發(fā)起一次民間募捐行動,同時救助樂樂和翠。支持的人很多。
募捐的時間定了,就是3月18日。條幅、宣傳材料、募捐箱,這些都是募捐成本,哪個細(xì)微的地方想不到也不成啊。Z說,募捐箱就用鞋盒吧,外邊糊上紅紙就行。S說,條幅也別專門制作了,舊床單子裁裁,找紅紙,自己寫毛筆字。就不講究什么莊重整齊了,省了錢咱還捐給孩子呢。最犯愁的是地點,文化廣場,要交費;其他繁華地帶,怕城管;偏僻的地方,沒人流。S的腦子真好:找8個人,舉著牌子沿街募捐,看誰拿咱有辦法。
記者旁白:
在石家莊市,愛心QQ群還真不少,如雪姐姐公益慈善群、同一片藍(lán)天下、402愛心社……群里富人不多,窮人不少,不窮也不富的打工者、白領(lǐng)一族是扛大梁的。這里,血總是熱的,情總是暖的,手總是誠的。這群有著自己的苦悶、自己的煩惱的普通人,不知道疲憊地搜集著受助人信息,絞盡腦汁地籌劃援助行動。他們,痛著別人的痛,快樂著自己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