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復旦大學的碩士生不去找其他部門任職,卻做起了專門為高學歷男女牽線搭橋的“網絡紅娘”。半年后,這位“網絡紅娘”因網絡結緣,先把自己嫁給了中科院的博士后!一轉眼,他們結婚快3年了,兩個高學歷的“陌生人”又是怎樣在世俗生活的屋檐下繼續演繹著這段網絡愛情的呢?
愛有“前科”:
復旦才女談了一場天下人盡知的戀愛
2002年,當龔海燕被保送到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讀研究生時,全家人都為此高興不已。但她的父母一直有塊“心病”:龔海燕已經27歲了,還沒有合適的男朋友。龔海燕明白父母的心思,有一次,她在電話里向父親征詢對未來女婿的要求,父親只說了一句話:“不要再找殘疾人就行。”僅這一句,龔海燕的鼻子一酸,淚水就嘩嘩地從臉頰下滑了下來……
其實,龔海燕也想盡快找到一個心上人,可是,就是因為她曾經談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使許多想談婚論嫁的小伙子都望而卻步了。
這還得從龔海燕上學時說起。
龔海燕家住湖南省桃源縣,家里雖然很窮,但她學習很用功,初三那年病休了3個月后,依舊考上了重點高中。為了籌齊學費,那年暑假,她每天頂著驕陽去賣冰棒,不曾想搭乘的便車翻了車,她受了重傷,又被迫休學了3年,但她并沒有就此放棄求學的夢想。為了重返校園,傷愈后,她南下打工了兩年。1996年,她又回到學校復讀,開始時,她除了語文,其他科目都不及格,好心人就勸她趁早回家結婚生孩子算了,這讓龔海燕大為傷心。
就在龔海燕準備打退堂鼓的時候,同桌向她提到了一個了不起的男孩兒——方瓊。他患有先天性眼疾,10歲那年做眼部手術失敗后,陷入了永久的黑暗中。但他并沒有向命運低頭,憑著過人的天賦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學會了鋼琴、吉他、二胡等16種樂器,并多次在省里和全國文藝匯演中獲獎,還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全國惟一的殘疾人大學——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方瓊的故事鼓勵了龔海燕。此后,她每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用方瓊的奮斗經歷來給自己打氣。兩年后,她以全縣文科最高分考入了北京大學的中文系!
龔海燕邁進大學校門,方瓊正好剛大學畢業。這樣,兩個人從通信到相識相愛,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
1998年10月,龔海燕收到了方瓊為她錄制的第一盤專輯——《最遠的你是我最近的愛》,她聽到了一個男孩兒用心演奏的愛情之聲。從此,他為她彈奏浪漫曲子《透過開滿鮮花的月亮》,為她寫新歌《你的名字》,還為她錄制了情書并用古箏配樂。2000年,方瓊在北大附屬醫院附近開了一家盲人按摩院,許多人被盲人才子和北大才女的愛情傳奇所感動,慕名來到方瓊的按摩院里按摩,店里的生意一下紅火了起來。但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按摩院的生意很快就冷清下來,不到4個月,就虧進去了近兩萬元。方瓊的脾氣也因此變得越來越壞,甚至埋怨龔海燕當時選錯了位置,這讓同樣心急如焚的龔海燕委屈至極。
和方瓊在一起,龔海燕感到最尷尬的是,她發現方瓊很怕失去她,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女朋友是北大高材生。就連兩人出去買水果時,他都會對賣水果的人“炫耀”地說:“你猜她是我的什么人?”對方搖了搖頭。“她是我女朋友,在北大讀書。”龔海燕每次聽后心里都很不舒服,但她卻不能發脾氣,因為他是殘疾人,她怕傷了他的自尊心。因為沒有成為眾人皆知的歌唱家,自我感覺良好的方瓊心情一直很壓抑,臉上基本沒有晴天的時候,甚至因為龔海燕不會騎自行車帶人,他也要強迫她學。
走近方知不適。2001年,兩人終因感情不合,只好分了手。
水到渠成:
網絡紅娘閃戀中科院博士后
一不小心,龔海燕就談了一場天下人皆知的戀愛。分手后,她內心既有對方瓊的負疚,也有對自己的自責。直到2002年,方瓊和一個傾慕她的女孩兒結婚,回到了老家桃源縣生活,她那顆不安和受傷的心才稍稍平復了一些。
攻讀碩士的日子在緊張的學習中一晃而過。2003年夏,龔海燕情感的創傷已經結痂。眼看著自己已接近“女人三十豆腐渣”的尷尬階段,她偷偷花了500元錢在遠離復旦大學校園的一家婚介所進行征婚。對方見有復旦高材生來登記征婚,對她格外熱心,一天給她介紹一個對象,但每次見面,都讓她哭笑不得。一個男士甚至對她直言說:“大家都說女孩兒讀到研究生、博士生一般都是對不起觀眾的,我沒想過要娶研究生做妻子,我來約會,只是想看看讀復旦的才女會丑成什么樣!”
500元換來的卻是一次“蒙羞”,龔海燕心緒難平。當郁悶的她把這話跟要好的研究生舍友一說,對方竟然也是“一身云錦少眼睞,黃花憔悴無人憐”。那一天,兩個同病相憐的人猛地冒出了同一個想法:想辦法把一些高學歷的獨身男女“交流”出去!這可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啊!
2003年10月,龔海燕開始了她的功德之舉:她找同學做了一個交友網站,取名叫“世紀佳緣”。她在網站上提出要求:所有的報名者都必須是大專以上學歷、獨身,并以尋找對象為目的,所有資料要求原件審核。網站注冊當天,就有一名同濟大學的研究生報名。隨后,上海交通大學一位帥氣的博士又撥通了網站的電話。一個月后,網上居然聚攏了1000多人。因為所有會員的資料都要龔海燕把關,每天注冊的碩士和博士很多,使她開始對會員的身份 “麻木”起來。所以,當網名為“神經元”的中科院博士后郭建增出現的時候,她并沒有太在意。
2004年1月,會員POLY告訴龔海燕,一位叫“神經元”的會員收到了20多個女孩兒的來信,都不感興趣,他很想見一見網站的“老板娘”。為了讓龔海燕樂于接見,POLY還特意美言說:“他是中科院的博士后,內蒙人,長得一表人才,因正在做一個代表國家科研水平的實驗沒工夫談情說愛,才想找‘網絡紅娘’速戰速決。”而龔海燕卻不著急,只淡淡地說:“我們先在網上接觸接觸吧。”
從此,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龔海燕忙完了網站的事,那邊的“神經元”也正好從“果蠅的跨視覺和嗅覺模態”試驗的枯燥數據中走出來。于是,兩人通過網絡慢慢熟識了。網上的“神經元”一點兒也不像他的網名那么“學術”,他在網上告訴龔海燕,他已經33歲了,曾經是一名業余運動員,所以空閑時間很喜歡戶外運動。龔海燕也毫不隱瞞地吐露了碩士女生“白天愁論文,晚上愁嫁人”的煩惱,她甚至刻意和對方說起了自己那場“天下聞名”的戀愛,笑稱自己是“天下聞名的沒人敢要的老女人”,引得“神經元”在顯示屏的另一端呵呵大笑,回復說:“有人敢和老虎同眠,難道沒人敢和你共枕?我不信。”
2月15日,龔海燕組織了一場上海獨身男女集體相親活動,她特意邀請“神經元”來參加,直到活動結束,也沒有看到“神經元”的人影。原來,那段時間,“神經元”剛好做了一個腿部的外科手術,但他還是偷偷派人來刺探了“軍情”。“情報人員”把主持活動的老板娘形容得風采迷人,讓“神經元”完全不顧自己“跛腳”的形象,急沖沖地第二天就要和龔海燕見面。
見面那一天,龔海燕看見一個穿著一身運動裝的男人滿臉帶笑、一瘸一拐地朝自己走來,她的耳邊馬上就回響起了父親在電話里的話——“只要不是殘疾就行”,心里頓時涼了半截。兩人在龔海燕的住處聊了一個小時,主題只有一個:他給她講自己的一場失敗的戀愛經歷。她當時根本沒心情聽他說,不耐煩地差點兒就把“這跟我有關系嗎”問出口。“神經元”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離開時,對她解釋道:“這是打球摔的,剛拆掉夾板——不過,再過一周就好了。”說著說著,他竟有些臉紅了。說來奇怪,在“神經元”艱難地邁步離開小屋下樓梯的那一刻,龔海燕突然感覺心頭涌起一種莫名的心疼……
一周后,龔海燕下班剛走下樓,就看到“神經元”遠遠地正對著自己傻笑。見她走過來,他先是原地蹦了幾下,又跑了幾步,這才鄭重其事地對龔海燕說:“請驗明正身,本人身不殘、心沒病。”還沒等她醒過神來,他已經從車棚里推出來一輛破舊的自行車:“請上我的車。從今天開始,由我當車夫接送你上下班。”“神經元”酷似相聲演員似的神情和動作,讓龔海燕終于忍俊不禁,對著他就是一陣粉拳。
一名潛心于國家級攻關實驗項目的博士后,竟然能堅持每天騎很遠的路來接送自己上下班,這已經讓龔海燕很感動了。令她想不到的是,在她28歲生日那天,他用他的舊自行車把她帶到一塊青草地上,并展開一塊塑料布,擺上她愛吃的肯德基、開心果、鹵牛肉和干紅葡萄酒為她慶祝。兩人在席地品嘗了美酒佳肴后,他又變戲法似的“變”出了生日蛋糕,為她點上了生日蠟燭。在她閉著眼睛許過愿后,耳畔忽然幽幽地傳來了張愛玲的愛情名句:“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他的聲音低沉而深情、渾厚而飽滿,愛好文學的她被深深地打動了,她簡直不敢相信坐在面前的這個男人是一個整天埋頭于枯燥實驗里的博士后!
這個生日,郭建增沒有送給龔海燕玫瑰,而是送給了她一副眼鏡。他“狡黠”地對她說:“我相信這是你最需要的。”他的話讓她耳根一紅。因為前幾天她一不小心把眼鏡架弄折了一條腿,一直用透明膠粘著將就著用,正打算哪天去換個鏡架呢。她的心被這份細心感動著,滿足地表揚他:“實驗室里的男人果真心細!”
第二天,龔海燕壓抑不住內心的歡喜,她在日記里寫道:“面前的這個男人浪漫和理性集于一身,粗放和心細融于一體,我竟然會如此快地在他面前城池盡失、束手就擒……憧憬中的幸福,就這樣來臨了。我要抓住遲來的幸福,下定決心把自己嫁了。”
就這樣,4月8日,龔海燕心甘情愿地讓這個相識才3個月的男人用那輛破舊的自行車載進了民政局。出來的時候,郭建增把兩本大紅的結婚證書塞到她手里,戲說道:“今后,我的歸你,你的也由你管,多賺啊!”
那一天,兩人在網上發出了“王子和公主開始了幸福生活”的消息,網友們發過來的玫瑰和精美的賀帖堆成了山,讓這對大齡高知青年體驗到了一種期待已久的別樣的浪漫……
家有鐵律:
每天為老公做一頓晚餐
復旦研究生龔海燕和中科院博士后郭建增網上相識3個月就結婚,身邊的人都認定他們是“老房子著火——一燒就沒”。
兩個人真正生活到一起,才慢慢發現雙方都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談情說愛”。“世紀佳緣”的會員越來越多,天天和會員打交道有許多細碎的工作要做,所以龔海燕要花很大的精力去和會員建立聯系和組織各種促進會員交流的活動。除此以外,為了保證網站的正常運行,她還要想方設法去尋求合作和融資,每天早出晚歸,連周末也很少休息;而郭建增的實驗已進入最后的攻堅階段,他正代表實驗組趕寫論文投往《科學》雜志……兩個人都有事業在身,怎么樣親密相處呢?
結婚一個月后,網站的工作人員發現龔海燕把她的昵稱改成了“每天為老公做一頓晚餐”。從此,原先酷愛加班到很晚的她一到下班時間,就強制自己“收工”到公司附近的菜市場買好菜等夫君來接自己回家。這樣一來,她常常會把工作帶回家去做。有時熬夜太晚,郭建增便會心疼地勸她:“你早點兒休息,不要熬出熊貓眼,剩下的活我來幫你做。”可她哪里忍心讓在實驗室忙了一天的老公再受累呢?惺惺相惜的兩個人互相心疼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兩個人一起休息,享受忙碌過后的纏綿和放松……
郭建增從事的是應用科學的研究,所以他的愛情表達也很實用。至今為止,龔海燕很少收到丈夫送的花,但是他知道她維護網站很辛苦,婚后不久,就花1萬多元給龔海燕買了一臺筆記本電腦、幾千元買了一個數碼相機。在上班路上,他會給她買她愛吃但價錢不低的櫻桃,一邊買還一邊正兒八經地夸她這個習慣“很科學”,告訴她電腦族就應該多吃櫻桃。而最令她感動的是,每個周末,他都會騎著自行車載她在上海的街道上做“逍遙游”。從小在內蒙古長大的郭建增有著北方草原漢子的體格和不羈的情懷,他堅實的后背誘惑著她靠上去,她溫柔的纏繞則給了他實驗室外的激情和動力,而這輛破舊的自行車,就成了他們在繁華的大上海車游的“奔馳”!
2005年復旦大學研究生畢業后,龔海燕沒有去找工作,而選擇了移師北京繼續做自己的“網絡紅娘”。她征求丈夫的意見,郭建增支持她說:“只要喜歡,你就做。你到哪里,我就跟隨你到哪里。”淡淡的一句話,讓很少流淚的龔海燕淚如泉涌。
果然,2006年,因一篇業務論文剛被評為“2005年度代表中國科學研究水平十大成果”的大博士,在龔海燕來到北京不久,就從上海申請調到了北京。她笑問他是不是不放心她,他很肯定地點了點頭,說:“是啊,我回來監督你早睡早起和每天晨跑。”原來,從事了多年科學研究工作,每天在實驗室里埋頭至少十多個小時的郭建增特別看重運動對身體的價值,從結婚開始就是龔海燕這個“賴床狐貍”的克星。到北京以后,雖然兩人是租住的房子,但這并不能影響他們把小日子過得從容而快樂:龔海燕每天都會在他的督促下早起,兩個人一起到離家不遠的公園跑得大汗淋漓地回來,然后,兩個人一起洗澡,一起吃早點,再一起出門。
如此忙碌的兩個人,白天注定只能“相忘于江湖”,但好在還有晚上的時間可以做些彌補。不管多忙,不管是刮風還是下雨,龔海燕都會趕回家,為他做上一頓可口的飯菜。郭建增也會放棄所有的應酬,回家吃那頓“老婆傳情專餐”。而為了這頓“傳情專餐”,這位擁有200多萬名會員的“老總”,在全國大部分城市開展專場活動時,竟然很少親臨北京以外的現場!郭建增則更為低調,回到北京快一年了,還沒打過10次車,而且他自己從不接受采訪。他對她說:“不管別人把你寫成什么樣,你都只是我親愛的老婆。”
2007年情人節將至,龔海燕提起郭建增婚后兩年多來給她的“怎么也愛不夠”的感覺時,臉上溢滿了無盡的幸福和滿足:“我每年都要張羅一次情人節派對,卻沒有時間給自己安排一個像樣的情人節。但是,我很慶幸自己在青春的尾巴上抓住了這份幸福情緣,因為彼此找對了人,我們的日子天天都是情人節。”
或許是為了回報愛吧,從2003年到2007年5月,龔海燕已經先后為“佳緣”融資2000多萬元,但這些投資都快消耗殆盡了。“公司一直都是入不敷出,”龔海燕很有“大家”風范地對記者說:“現在就談贏利不現實,‘世紀佳緣’是一份感情事業,下一步我希望吸引更多的風險投資公司來關注現代人情感問題,這樣,我就可以一直將紅娘事業進行到底了。”
龔海燕興奮地說著,郭建增一直側身擁著她,在一旁頻頻點頭,完全是一副婦唱夫隨的乖模樣。他們看上去就像已相識千年,一時讓筆者忘了這是在短短3個月里“下載”的愛情姻緣!
責編/吳 雙
(wushuang04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