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好姐妹林娥,是我一生中最值得慶幸的一份收獲,它給予我太多值得珍藏的記憶……
12歲那年,我考入了縣重點中學——范亭中學。第一次離家出門、離開小學時的好朋友,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落寞了好一陣子。記得當時第一個和我說話的女孩兒就是住同寢的林娥。說是寢室,其實就是由許多上下床拼成的大通鋪,3個人睡兩張床,我們有幸成了隔得不遠的“鄰居。”
初中的生活不是很緊張。學習之余,女生們總是想出各種好玩的游戲一起玩。我們的友情就是從女孩兒最天性的游戲開始的。當時,我們最鐘愛的是“跳皮筋”,兩人一組。因為我總是笨手笨腳地“壞”掉,大家都不愿和我在一組,只有善良、樂于助人的林娥不嫌棄我。初中3年,我們一直是鐵“拍檔”。她成績優異,在學習上也幫了我的大忙。每當我遇到解不開的難題,她都會認真地為我講解。而且在生活中也像大姐姐一樣關心、照顧著我。
那時,我們每月才回一次家。為了節省路費,同學們都是周六早上從學校出發,沿著小路一路走回去。步行20多公里需要四五個小時,到中午才能到家。然后住一晚上,周日早上又得早早地出發。每次從家回來,我們總要帶一些好吃的。其實,所謂的好吃的,不過是一兩個帶棗的白饅頭、一些素油炒的小咸菜,或是自家樹上摘的小杏、小核桃。但在那個艱苦的歲月,這些就是我們整月的零食了。每次,我們都會把好吃的拿出來互相品嘗。至今,我還記得林娥母親做的棗饅頭和炒菜的味道呢!
上高中后,時間緊、學業重,我們就很少有時間一起玩了,但這份友情卻延續了下來。那時,一直是我求學精神支柱的父親突然去世了,我的情緒變得非常糟糕,感到異常的無助,是林娥的友情和她母親的關心讓我走出了陰霾,重新感受到了陽光的溫暖,學會了堅強。
高中畢業那年,因為文革,我們沒有參加高考,大部分同學回到了農村。畢業前一天,為了記住這段難忘的友情,我們去鎮上的照相館拍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你看,照片左下方的就是滿臉稚氣的我。兩個相處了多年的好姐妹就此分別了。后來,國家恢復高考,林娥考上了山西師范大學化學系,畢業后回家鄉一個中專院校任教。而我在外地擔任了兩年民辦教師之后轉正,中年時調回家鄉工作。就這樣,我們這段姐妹情又得以重續。
時光荏苒,這張記載了深厚友情的老照片一直感動著我,也感動著我們的兒女們。是啊,50年對于一個人的一生來說,已經是很不易了,而對于友情來說,就更顯珍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