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高考語文的第一輪復習主要是基礎知識過關,第三輪復習著眼于提高運用能力的話,那么第二輪復習則是以綜合能力的突破為主。
第二輪復習是在第一輪復習的基礎上,以激活考生已掌握的知識,形成綜合能力為主要特征的應試訓練。這種訓練按照高考《考試說明》和近幾年高考題涉及的知識能力要點,分門別類地設計專題,以專題訓練為基本復習方式,輔以綜合能力檢測,強化知能融合,全面提高考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第二輪復習是一項系統工程,絕不僅僅局限在知識的積累上,同時還要訓練思維,總結規律和方法,讓考生掌握解題技能。
在具體的復習過程中,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準備:
一、熟讀考綱,了解考點。
有些考生平時只會呆板做題,以至于在高考來臨之際還不知道語文試卷到底考些什么,更不要說懂得如何高效地答卷了,這是復習之大忌。相反,因為高考題型相對穩定,一些語文成績較好的同學則能夠準確地說出一份試卷的題型。只有做到心中有試卷、腦中有考點,才能全面系統地進行復習。所以,熟悉考點并不僅僅是老師的事,考生也應該主動了解《考試說明》中列舉的考點。
第二輪復習時,如果最新的《考試說明》尚未公布,完全可以先用前一年的《考試說明》來代替;如果新的《考試說明》已經公布,就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將兩份《考試說明》進行一番對比,并且特別留意改動的地方——因為那往往是必考的考點。
當對于每一個考點都很熟悉,都知道怎么去解答時,考生就能夠居高臨下“俯視”試題了,而解答起來也就輕車熟路、游刃有余了。
二、熟悉題型,掌握技巧。
第二輪復習以專題復習為主,因此考生要借助這次綜合復習的機會,熟悉各種題型。比如,字音選擇題,既可能要求選擇“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組”,也可能要求選擇“每對(組)加點字的讀音全(不)相同的一組”,既可能要求選擇“加點字的讀音有兩(多)種的一組”,也可能將該字放在具體的語句中要求判斷正確與否。再比如關于修辭手法的考查,考題也是多種多樣的,既可能出現在現代文閱讀中,要求找出、分析某(幾)種修辭手法的作用;也可能出現在仿寫句子中,根據例句的修辭手法進行仿寫;還可能出現在看圖寫話、根據情景寫話中,根據指定的修辭手法寫一段有關圖畫、情景的短文。
專題復習以強化的方式幫助考生熟悉與各考點相關的題型,而熟悉題型的目的是要掌握相關的解題技巧。比如上述的修辭手法,針對各種題型應該注意使用不同的解題技巧。再如現代文閱讀題,主要是理解、篩選與整合、分析、歸納這幾種考題,那么相應地要掌握以下技巧:答案不脫離原文(很多答案來自原文,只不過需要進行一番篩選、概括、整合而已),視野應該開闊(答題時必須瞻前顧后,有時答案可能需要在整篇閱讀材料中尋找而不是只限于一小段中),答案盡量分點(分點作答可以訓練自己答題的思路,也會給閱卷老師一個良好的印象),選擇要有根據(在對任何一個選項作出選擇或放棄時,都必須找到根據,而不是主觀臆斷)。
當掌握了所有不同類型考題的解答技巧時,答起題來自然會底氣十足。
三、善于反思,做好銜接。
第二輪復習有著較大量的模擬題,因而考生不能被這些模擬題“壓迫”成“做題機器”。而要學會反思,反思的目的是要了解自己的長短處,比如作文,要將自己的多篇作文放在一起分析,看看自己擅長寫哪種文體,想想自己在獲得基礎等級分與發展等級分方面還欠缺什么。如果是發展等級分不高,則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新”方面的訓練。
任何一輪復習都不是孤立的,既然三輪復習是環環相扣的,那么第二輪復習時就應既要做好對第一輪復習的承接,也要為后面的第三輪復習做好準備。以文言文閱讀為例,第一輪復習時已經將課本上的文言文復習了一遍,因而第二輪復習在歸納文言虛詞、實詞時,要盡可能聯系課本上的例句,這樣便于記憶。而且第二輪復習中做過的試卷、練習,要妥善保存,這是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可為第三輪復習時作總結歸納所用。對于字詞類基礎知識,應該準備“糾錯本”,記下自己掌握不牢的字詞,以便經常識記。
四、精選習題,調整心態。
第二輪復習題目數量雖多但不能濫,考生可以選擇前幾年的高考題或者各地的模擬題,因為這些題目相對比較典型、精當,對復習有較好的指導意義。如果選題不精,碰到一些并不典型的訓練題,就不僅會干擾正常的復習,還會影響考生對自己能力的判斷,打擊考生復習的積極性。值得一提的是,題海戰術往往事倍功半,而猜題的僥幸心理更是要不得的。
此外,第二輪復習在訓練考生解題能力的同時,也訓練了考生的心理素質。考生要在訓練中學會調整心理狀態,要將每一次練習都看作是高考,只有認真對待,才能逐漸養成良好的應試心態,以“平常心”從容地參加高考。有些考生第二輪復習答題時隨隨便便,等到臨近高考的第三輪復習時才想到要培養良好的應試心態,殊不知這種“平常心”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