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子車型
所謂父子車型是指換代產品上市后,原有老產品繼續生產的產品策略,屬中國特色。大眾率先應用該策略,并且其產品普遍采用此策略,如捷達+寶來+速騰,領馭+邁騰;北京現代的索納塔+御翔;上海通用的君威+君越;一汽豐田的花冠+卡羅拉等。
原因分析:一是合資外方適合中國市場的車型資源較少,父子車型共存以前是合資企業在缺乏新產品情況下的被動行為,現在已經變成主動采取的策略;二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由于價格原因新老車型都有需求。
效果:父子車型產品策略只要應用得好,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但也有風險。成功的案例:捷達+寶來+速騰。目前速騰的月均銷量近6000輛,而寶來的月均銷量為4000輛,捷達月均銷量在10000輛以上。
前景判斷: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決定了父子車型現象將越來越普遍。父子車型是跨國公司在中國首創,該產品策略在大的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可能適用,國內企業和跨國公司可以考慮在這些國家使用。

圖1大眾父子車型

圖2福克斯衍生車型

圖3多品牌戰略(圖中數字是廠家開始實施多品牌戰略的時間)
二.衍生車型
目前有超過20個品牌存在平臺衍生現象,其中三廂、兩廂的衍生車型最多,達到13款。衍生車型現象在國外早已是普遍趨勢,在中國則剛剛開始流行。國內衍生車型現象從A級車開始,逐步上下延伸,目前兩廂、三廂車型衍生已成普遍趨勢;兩廂、三廂、旅行車、MPV車型衍生也開始增多,如凱越等。
原因分析:由于廠家降低了產品研發和制造成本,提升了銷量的需要;需求的多樣化使衍生車型擁有了生存空間。
效果:衍生平臺能夠促使銷量增加,提升市場地位。
前景判斷:未來衍生車型現象將越來越普遍。目前,國內上市的衍生車型在價格上已經沒有必要針對不同的車身形式采取差異化的定價,兩廂、三廂都有市場。另外,如果原型車在海外本來就有兩廂、三廂產品,在國內上市時只要外觀比較協調,就容易得到用戶的認可,如福克斯HB/NB,騏達/頤達等;但如果沒有原型車而針對中國市場進行改造,就有兩種可能——成功或失敗。

圖4品牌及其內涵
三.多品牌戰略
2004年以來,以通用為代表的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實施多品牌戰略。
原因分析:首先,多品牌戰略能更好的滿足不同用戶的需要,適應市場日益細分的趨勢。通過品牌檔次高低不同或者相同檔次下形象特質的不同,建立了不同的品牌形象,滿足了市場細分的需要。
其次,多品牌戰略可以彰顯廠家實力,樹立良好的市場形象,提升市場地位。
第三,多品牌戰略延續了跨國公司在國際上的做法。中國的汽車消費需求是有層次性的,不同的品牌可以用來對應不同的需求,這為跨國公司延續多品牌戰略提供了土壤。從目前國內實施多品牌戰略的情況來看,最成功的是神龍公司。

圖5神龍汽車、上海通用部分車型年銷量(2000-2007.06)
前景判斷:今后越來越多的廠家會延續或引入多品牌戰略。隨著近兩年來多品牌戰略的擴張,會引來更多的廠家跟進,例如通用的歐寶、豐田的雷克薩斯、本田的阿庫拉品牌等都在躍躍欲試。除了單純的引進國外品牌之外,國內自主品牌也在逐步增多,尤其隨著跨國公司在中國逐步開展自主研發,跨國公司自主創新的品牌將會增多,甚至國內自主廠商的多品牌戰略也會興起。但是,多品牌戰略是把雙刃劍:在中國實施多品牌戰略一定不能用檔次的高低來區分;品牌形象一定要清晰,不同品牌之間外觀差異越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