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機械行業文明單位
創建工作三年新進展
按照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黨委的部署,3年來,全國機械行業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歷次全會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服務于企業發展和行業振興的大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和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以人本管理為核心、以企業文化為根基、以創新機制為動力,不斷增強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振興裝備制造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的指導思想,不斷創新思想、創新觀念、創新內容、創新方式和機制,促進各單位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了我國機械工業的發展和振興,不斷取得新的成績和新的經驗。主要表現在:
創新思想,正確認識和處理“四個文明”建設的關系,保證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全面協調發展。
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這是黨中央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而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在機械行業文明單位建設的實踐中,越來越多的黨政領導干部認識到“四個文明”既相互緊密聯系,又互為條件和目的,是一個辯證的有機體。實踐證明,黨政領導齊心協力,“四個文明”一齊抓,四個方面的建設相互支撐、相互作用,就能不斷促進企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從這次申報的情況看,與2001和2004年度相比,“全國機械行業文明單位”建設發展迅速,覆蓋面、影響面不斷擴大,充分表明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對創建文明單位的高度重視。
創新觀念,堅持理論武裝,不斷解放思想,保證文明單位建設的正確方向。
近幾年來,機械行業的文明單位建設,始終把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與馬列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和每一時期黨的中心任務相結合,不斷解放思想,創新觀念。突出表現在“三個學習”、“三個結合”和開展“三個主題教育活動”:一是把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與學習《黨章》相結合,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建立黨員永葆先進性長期受教育的長效機制,推動創建“四好”領導班子,充分發揮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廣大黨員在“三個文明”建設中的模范帶頭作用;二是把學習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與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道德模范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相結合,以職業道德建設為突破口,深入持久地開展職業道德教育,著力培養“四有”職工隊伍;三是把學習“科學發展觀”和學習胡錦濤總書記2007年“6·25”重要講話相結合,不間斷地開展“科學發展觀”的教育。
創新內容,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建設和諧企業文化,保證文明單位創建上水平。
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是文明單位創建的動力之源。廣大企業在文明單位創建工作中,不斷創新內容,把企業文化建設與生產經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機結合,努力為行業振興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文化支持,不斷推動文明單位創建上新水平。主要表現在:一是領導重視,企業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逐步形成。二是宣傳教育領先,不斷加大思想發動力度,營造濃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的良好氛圍,用正確輿論引領文明單位創建。三是措施有力,統籌安排,建立組織保障體系,落實工作責任,形成工作機制。四是突出特色,緊密結合創建工作的實際,內容豐富多彩。近年來,我們機械行業企業貫徹中央精神,把構建和諧文化、和諧企業作為文明單位創建的重要內容,取得了顯著成績,總結出一批新鮮經驗。今年5月,中機聯和機械政研會在鎮江共同舉辦了“和諧文化、和諧企業建設”主題研討會,提出從十個方面入手,把和諧企業建設不斷引向深入,即“領導班子要和諧、發展理念要和諧、勞動關系要和諧、分配體系要和諧、員工關系要和諧、企業文化要和諧、干群關系要和諧、用戶關系要和諧、輿論氛圍要和諧、外部關系要和諧”,保證了文明單位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創新方式和機制,全面貫徹文明單位建設方針,保證文明單位建設落地生根。
回顧近幾年機械行業創建文明單位的實踐活動,以中央文明辦創建文明單位的重要方針為指導,在創建方式上,做到了為中心服務、為大局服務、為職工服務;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不斷創新方式和機制,保證文明單位建設落地生根。主要做法是: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推陳出新、重在建設;以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群眾性創建活動;綠化美化優化環境,營造舒心和諧環境;加強組織領導,黨政工團齊抓共管。
在充分肯定機械行業文明單位創建和企業文化建設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差距,主要是一些單位領導對創建文明單位工作的認識還不到位,抓企業的經營管理舍得花精力、下本錢,而抓精神文明建設勁頭不大,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創建文明單位的方法措施還習慣于過去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不能滿足日益變化的物質、文化和社會心理需求。部分單位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存在著“兩張皮”的現象,不能緊密圍繞企業改革發展的中心開展工作,不能把全體職工的力量和意志凝聚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總體思路上來。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上,存在著內容大同小異的多,突出個性特色不夠;歸政工部門管理的多,齊抓共管協力推進不夠;形式主義的多,重視實效不夠等問題,我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以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為新起點,
推動全國機械行業文明單位建設再上新臺階
黨的十七大,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十七大精神是指引全國各族人民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的綱領性文件,也是我們機械行業振興發展,深入開展文明單位創建的行動指南。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行業的首要政治任務就是要深入學習十七大精神,明確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新任務新要求,抓住機遇,思考和部署我們的工作,做到:抓牢一條主線,從八個方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加快裝備制造業的振興發展。十七大報告的主線就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八個方面包括:一要緊扣大會主題深入學習貫徹, 二要突出報告主線認真學習貫徹,三要抓住最新理論觀點學習貫徹, 四要立足基本國情和行業發展學習貫徹,五要圍繞發展目標學習貫徹,六要結合各項成就學習貫徹,七要聯系本單位工作實際學習貫徹,八要針對職工需求進行學習貫徹。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了“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振興裝備制造業,淘汰落后生產能力。”這一新任務的明確提出,將會給機械行業企業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在認識振興裝備制造業所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時,我們還要清醒認識并準確把握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這一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主要矛盾沒有變,清醒認識并準確把握我國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工業化、信息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我國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聯系企業發展實際,調整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加快行業振興的步伐。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要滲透到全行業文明單位創建的長期實踐中,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在今后機械行業創建文明單位的實踐活動中,我們要努力實現五個突破。
一是認識上要有新突破。從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發展到 “三位一體”,再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和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的“四個文明”協調發展,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更加明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涵更加豐富。我們要充分認識其對創建文明單位的重要指導意義,從根本上解決“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
二是觀念上要有新突破。首先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其次,要用十七大提出的新理論、新觀點、新判斷武裝頭腦,自覺擺脫那些已經不符合時代要求的舊觀念。第三,是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破除固步自封、求穩怕亂、不思進取的陳腐觀念。在新形勢下,文明創建活動要把解決社會心理問題作為一個重要方面,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職工以積極健康的心態應對各種生活矛盾和社會壓力,超前預防和積極調解社會矛盾,化解消極情緒,確保企業職工都能以飽滿的熱情、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去迎接各種挑戰。
三是內容上要有新突破。要按照黨的十七大要求,不斷豐富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的內涵。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干部群眾,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普及活動,切實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融入文明單位建設的具體活動之中,轉化為廣大職工的自覺追求。
當前,我們要特別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要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在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形勢下,文明單位建設要注意弘揚中華文化,突出培育民族精神,建設有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
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堅持“三貼近”,在增強群眾性、針對性、實效性上下功夫。
四是方式上要有新突破。文明創建活動是職工群眾移風易俗、改造社會、建設美好生活的偉大創造,是群眾積極參與文明建設實踐,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載體,要不斷深化各種形式的文明創建活動。要遵循“群眾廣泛參與”、“重在建設”的指導方針,著眼于使職工“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開展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創建活動。要從培養文明意識入手,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要選準和用好多種多樣的載體,對適應當前形勢的老載體要抓住不放,主題不變,充實內容,深入拓展。同時,要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本單位發展的實際,把創建學習型、知識型、環保型企業作為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內容,使文明單位在學習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要加大文明創建的科技含量,使網絡成為文明創建的新陣地。根據我國機械工業當前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現實需要,采用形式多樣的方式方法,加快推進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在文明單位建設中,要十分注意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使職工能夠從企業的發展中得到真正的實惠,使他們切實感受到社會主義社會和企業大家庭的溫暖。
五是體制上要有新突破。無論哪一種性質的單位,都應明確“創建文明單位”是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系統工程,要建立以“主要領導”為核心的文明單位創建領導機構,同時要明確主管部門和責任人。要把企業文化建設融入文明單位創建之中,作為考核企業管理優劣的內容,作為評估行政領導管理水平高低的依據,促進“主要領導”將“思想重視”轉化為“工作落實”。要充分發揮機械行業各級政研會的積極作用,進一步加強領導,為他們提供和創造必要的工作條件,充分發揮他們的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各單位要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建設,按照提高素質、優化結構、改進作風、增強團結的要求,加強思想品格、政治理論、工作作風、業務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培養,加快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把我國機械行業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推向前進。
(本文摘自于珍同志2007年11月30日在“全國機械行業文明單位”表彰大會上的講話,標題為編者所加)
(責任編輯:李祖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