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講排場,從50多桌減到七桌
國宴通常在國賓抵京當晚或次日晚上6點30分或7點在人民大會堂或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我記得上世紀60年代,我國歡迎來訪國賓的宴會通常設宴席50多桌,除邀請來訪國賓一行出席外,還邀請外國駐華使節夫婦,外交團等占宴席20多桌,加上中方陪客,濟濟一堂。
數年后,參照多數國家的做法,國宴做了改革。歡迎國賓的宴會不再邀請外交團出席,宴席規模幾乎縮小了一半。隨后又經幾次調整,歡迎國宴的規模縮小至今天的規格。
目前,國宴通常為七桌或八桌。如果國賓隨行人員少,賓主出席者不超過50人,宴席則安排長條桌或馬蹄形桌。通常只邀請國賓隨行人員30至50人出席,同時邀請來訪國駐華使節以及該使館的少數主要外交官。中方除非特別需要,其他陪客一律不請。這樣的改革既符合當今世界多數國家的外交實踐,又切實做到了不講排場,節約外事財政開支。
四菜一湯,人均標準從30元到200元
據我所知,目前的國宴,每人每餐標準不得超過200元(不含酒水)。宴席食譜為四菜一湯或三菜一湯。1984年開始,外交部根據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領導的指示,對國宴的改革做了明確規定,國宴的標準是:總書記、國家主席、委員長、總理、軍委主席、政協主席舉辦的宴會,每位賓客的用餐標準為50元至60元,如果宴請少數重要外賓,則在80元以內掌握開支。一般宴會,每位賓客標準為30元至40元。同時規定,國宴一律不再使用烈性酒,如茅臺、汾酒等,根據客人的習慣上酒水,如啤酒、葡萄酒或其他飲料。所述規定,執行多年,直至新標準實施。
注重禮儀,菜單也要賞心悅目
近年來,宴會前后,賓主入席時取消奏兩國國歌;賓主雙方在席間不發表正式講話,或致辭、祝酒;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演奏席間樂,曲目單包括來訪國著名樂曲;宴會期間或宴會后安排歌舞、文藝節目助興;鑲嵌國徽的菜單和曲目單由中方禮賓官事先安排精心制作,讓客人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