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低年級‘情趣識寫’教學研究實驗課題”被黑龍江教育規劃辦確定為“十一·五”重點課題。課題自2006年6月22日開題至今,進行了1年的教學研究,為了推動教學研究的不斷發展,特進行前一階段的研究總結。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新課程的識字、寫字教學,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興趣為宗旨。強調多識少寫。這樣,既減輕了教師和學生的勞動強度。又調動了學生識字、寫字的積極性。但是,新課程的讀寫分離從另一方面又給識字、寫字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如果只注重讀不注重寫,那么,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為此,識字、寫字教學成了新課程下教師最頭疼的問題。有些教師上公開課時干脆避開生字不講,這似乎成了語文教學的瓶頸。為了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有效地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其有主動識字、寫宇的愿望,有自主識字、寫字的能力,并能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性學習,我們確定了“小學語文低年級情趣識寫教學研究”這一實驗課題。
本課題以“情趣”為重點,對識字、寫字教學進行研究:“情”是指要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熱情,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去學習;“趣”是指在方法上增添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對學習漢字更加感興趣。同時關注學生已有的識字、寫字情況,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開展教學,重視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力求識用結合,在用中學,在學中用,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素質。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1.探索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的有效方式與途徑,從而優化語文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素質發展。
2.通過情趣識寫的教學,突破傳統的識字模式。加強學生的實踐活動。
3.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寫字。化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養成主動求知的好習慣。
4.引導學生勤于觀察、善于觀察。在觀察中學會比較、辨析,發現規律,掌握識字、寫字的方法。
5.通過長期有效的語文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開發學生學習的潛能,開啟學生的智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能力。從而發展個性,提高素質。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以識字、寫字教學“情趣化”為研究途徑,針對低年級學生好動、愛玩、自制力弱,注意力只能集中10分鐘左右的學習特點,要讓學生在整個識字、寫字過程中始終伴以高昂的情緒,強烈的情感體驗,的確存在較大的困難。擬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突破:
1.創情境,明目的,激欲望。
創設豐富的識字、寫字情境,如問題情境、游戲情境、看圖說話情境等。讓學生明白識字、寫字的目的和作用,激起強烈的識字、寫字欲望,并不時加以鞏固、深化。
2.多形式,多媒體,多途徑。
變識字、寫字為有趣的活動形式,多種形式復習生字,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復習生字;讓電腦、多媒體等現代媒體為識字、寫字服務。
3 學中用,添樂趣。
學以致用,體驗識字、寫字帶來的樂趣。
四、課題研究的具體措施
1.結合識字、寫字語境。
教育心理學認為,單調、乏味的學習活動容易產生疲勞,并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心理。因此,依據學生年齡特征,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無意記憶在識字、寫字上的潛力,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反復多次地與漢字見面,讓課文生字的出現和講解能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
2.增添識字、寫字情趣。
語文課堂應是情趣和夢幻的棲息地。讓課堂充滿情趣,不僅是低年級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識字、寫字教學的需要。語文,最吸引兒童的是愉快的情感體驗和回味無窮的精神滋養,而不是那些操作性很強的語言技能。識字、寫字教學追求情趣,但并不是純粹地、盲目地為了情趣而情趣,追求情趣是為了追求更高效的識字、寫字效率,認識更有生命活力的生字。
3.開放識字、寫字區域。
識字、寫字教學的開放性應該是全方位的。全過程的。開放性的識字、寫字教學的目標,意味著教材的識字量和識字速度僅僅是一個底限,我們應該允許和鼓勵學生在課外,在生活中自主識字,主動識字。開放性的識字、寫字教學的過程。意味著識字、寫字就是一個交流生活經驗,打開想象世界的過程;開放性的識字、寫字教學途徑,意味著識字、寫字從生活中來,也一定要回到生活中去。
五、課題研究的進程
第一階段:課題申報。(2005年12月~2006年4月。)(略。)
第二階段:課題開題。(2006年6月22日。)(略。)
第三階段:課題實施。(初步階段2006年7月~2007年7月。)
(一)組織學習,提高認識,明確“情趣識寫”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為了實現教研活動課題化。為了使全區低年級教師明確識字、寫字教學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我們在全區1年級開展“情趣識寫”課題實驗。由各學校主抓1年級教學的主任擔任此項實驗的負責人。
會上,課題組的專家顧問黑龍江教育雜志社的魏永生老師做了“漢字的流變,書法與漢字的關系,實驗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的講座,激發了實驗學校及教師的實驗熱情。
會后,由各學校課題實驗負責人組織學習。學習的內容有:課題研究方案;我區名師的識字、寫字經驗集以及課題組收集整理并掛在“南崗教育精品論壇”中“情趣識寫專欄”的識字、寫字資料。通過學習,實驗教師明確了課題研究的內容、方法、目的與意義,使教師樹立課程資源意識,增強課題研究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二)加強課題研究的管理
1.課題組在開題后,對整個課題研究活動的規劃作了詳細的部署,每學期初組織全體參加實驗的學校領導對學期實驗計劃進行交流、討論。每學期末進行一次經驗總結,對各學校在實施中取得的成績和困惑進行交流和分享。每學期末各校評選并上交優秀教學設計、教學紀實、教學反思、教學評價各一份。對全體課題研究的成員作了明確的分工安排。
2.總課題組制訂研究計劃。上學期以教學“百花獎”為載體,下學期以問題研究為依托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研究活動。各學校制訂自己的研究方案,開展以行動研究為主的課堂教學研究活動,并定期組織學習、研討、反饋、交流活動,積累研究過程的材料。
3.利用每學期的集中培訓時間,組織教師學習有關識字、寫字教學的理論及有關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的理論,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思想和方法。
4.組織全體實驗教師聽取識字、寫字教學的專題講座。課題組邀請哈爾濱市橋南小學校語文學科名師趙家財老師進行了兩個專場的識字、寫字教學講座,傳授其識字、寫字教學法。
5.開辟網絡學習資源。課題組在區精品論壇上建立了“情趣識寫”課題的專題板塊,組織教師參與教學論壇活動,在那里高效快捷地解決教學實際困難:同時建立了語文網絡工作室,傳遞教學信息、教學經驗等等;還通過UC網絡語音活動室等現代化手段進行培訓,確保課題高效、高質量完成。
(三)加強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的研究與學生實踐活動的開展
1.圍繞實現識字教學“情趣化”的形式與途徑。開展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的教學活動。從兩個層面進行研究:一是總課題組的引領、指導與總結使課題不斷向縱深發展;一個是子課題組的教學研究。
(1)各校圍繞學校的課題研究計劃,以南崗區教學“百花獎”為載體,開展了以課堂教學實踐為主的研討,累計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活動20余場次。
(2)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實現識字教學的“趣味化”。
各校結合課題研究活動的開展,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效果,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橋南小學分別開展了硬筆書法比賽、生活用字校正大比拼、師生同練字等活動。每一項活動,每一次比賽,學校都認真組織,認真評比,認真總結。尤其是在名師趙家財的帶領下,建立了“名師工作室”,創建了“名師工作室友情提示板”,在“每日一音”和“每日一字”兩個欄目中將常用易錯音和易錯字進行了常規的強化和指導。在全校師生中產生了良好的效應。在多姿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既發展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提高學生主動識字的熱情,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3)課題組結合“南崗區第22屆教學百花獎”,開展識字寫字教學研討活動。活動中,雷鋒小學、鐵嶺小學各展示了一節1年級識字!寫字教學,課后學校領導進行了評課,課題組組長、副組長分別對活動進行了總結。教師們更加明確了“情趣識寫”的內涵,明確了研究方向。
(4)上學期期末課題組召開了課題研究的學期總結會。總結會上十幾所學校的教學領導對他們的研究成果進行了交流。會議進行了近4個小時,各學校深感收益頗豐。會后課題組將各學校學期總結上傳到南崗教育精品論壇“情趣識寫”專欄,供各學校學習借鑒,實現試驗成果共享。
2.研究“情趣化”的識字寫字教學方法是本課題研究的又一個重點。
(1)總課題組兩次聘請南崗名師趙家財分別為農村、城市教師上識字、寫字教學示范課,進行識字、寫字教學講座,傳授他的寫字指導12法,又同教師們進行互動交流。我們的目的是讓教師先學習借鑒已有的成功方法,使教師學有方向、有抓手。
(2)各學校以自己學校的問題研究為依托。學習趙家財的識字、寫字教學法,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活動,橋南小學利用趙家財名師工作室進行有針對性指導性的教學研究活動。
5月下旬,課題組對近1年的課題研究進行了階段性總結,召開了課題階段總結會。會上虹橋小學、橋南小學各上了1節教學觀摩課,學校領導進行了評課:繼紅小學、馬家溝小學進行了實驗經驗介紹。課題組組長對前一段的實驗活動進行了階段小結。
六、課題研究的棚步成效
1.初步探討了提高學生識字興趣與效率的有效途徑,初步掌握了寫字12法。教學中教給學生掌握寫字規律,變枯燥為趣味。提高了識字、寫字教學的實效性。總結的識字法有:謎語識字、語境識字、做動作識字、韻語識字以及加減法識字、形聲字識字、形近字識字。
2.教師邊教學邊開發鞏固識字的教學資源。即將所學生字重新組合成語句、語段、短文、兒歌等進行鞏固識字。這樣既鞏固了識字,又進行丁拓展閱讀,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識字課程資源。可謂一舉三得。
3.學生識字興趣比較濃,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教學實驗中,教師把點點畫畫組成的字變成一幅幅圖畫,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改變了機械識字給學生帶來的負擔,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特別是主動識字的興趣明顯提高。
4.初步形成了一支掌握一定的科學研究方法,具備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師隊伍。
七、下一階段研究的問題
1.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良好的語文素養的養成,需要老師長期的引導和訓練。如何讓教師、學生保持長期的興趣,持之以恒地進行該課題研究。是今后要解決的新問題。
2.“情趣識寫”的教學途徑與方法是我們這一課題研究的主旋律,第二階段的研究中我們還將結合2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作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在學習、運用已有的方法的基礎上,爭取總結出新的方法。
八、實驗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經過近1年多的努力,我們基本完成了課題預期的階段研究目標,對情趣識寫的開展積累了一些經驗,有力地保證了素質教育的實施。但仍然存在著不少困難和不足:
1.目前,應試教育還有相當市場,部分家長存在著急功近利的思想,希望學生考試取得高分,今后能考上大學,對學生學寫字興趣不高,支持不夠,因此較難形成一種“學校、家庭、社會”三者一致共識的良好環境。
2.由于開展該課題研究的教師大都比較年輕,經驗的積累和提煉還需要一個過程。我們也看到,寫字教學還存在很大問題,老師們自身寫字知識的匱乏,寫字水平的低下,直接影響到寫字教學的開展。
3.由于沒有實驗經費,我們實驗計劃中的請專家對教師進行寫字知識的培訓不能按計劃進行。同時也不能購買相關的理論書籍,缺少相應的教學參考資料。
我們要進一步完善對課題的過程管理。進一步完善方案的設計,擴大推廣力度,真正使課題研究為教育教學服務。我們將繼續深入地認真探索,不斷總結,如期完成實驗計劃。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南崗區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