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電視連續劇《貞觀之治》中,吏部侍郎獨孤謀的悲劇令我久久難以釋懷。他的悲劇源于來自他故鄉的一壇黃土。
澤州刺史趙士達橫行鄉里、魚肉百姓,為了當上最有實權的京兆尹,他使用陰謀詭計,拉攏朝臣權貴。邳國公長孫順德貪色他送色,趙國公長孫無忌貪錢他給錢,太子李承乾想保位他活動人給他保位,一個個都被他拉下了水。而吏部侍郎獨孤謀不但是名將之后,而且是當朝駙馬爺。既是名將后裔又是當朝駙馬,貪色,有賊心也不敢生賊膽,若是公主吃起醋來,他那駙馬爺的小命能不能保住都得打個問號;貪財更沒有必要,皇帝的乘龍快婿,有的是錢和珍珠寶物,凡皇宮有的,可以說他都有。趙士達不愧官場高手,竟輕而易舉從獨孤謀身上找到了“缺口”。獨孤謀出生于趙州,趙州是他的故鄉,當了再大的官,也故土難離啊。他拿住獨孤謀的“軟肋”,不送美女、金錢,而給他送去趙州的一壇泥土,以慰獨孤謀的思鄉之苦。這樣一來,他不但用金錢、美色買通了長孫順德、長孫無忌、太子李承乾,還“買通”了駙馬獨孤謀,織成了強大的關系網。
趙士達搗鬼有術,也有效。他賄賂這個,“攻克”那個,組成了唐初影響很大的惡勢力集團。但終究陰謀敗露,被推上了斷頭臺不說,還弄得太子李承乾被廢,獨孤謀被流放,長孫順德下了大獄,長孫無忌辭官歸隱,使唐朝的政治舞臺發生了一次極為慘烈的“政治地震”。《貞觀之治》中的廝殺場面十分慘烈,兒女情長的畫面也非常動人,可遠遠不及趙士達送給獨孤謀的那壇黃土震撼人的心靈。
獨孤謀熱愛故土有錯么?沒錯。誰不說咱家鄉好啊。他的教訓是什么?是他對趙士達缺乏應有的警惕。朱元璋說:“好功則貪名者進,好財則言利者進,好術則游談者進,好諛則巧佞者進。”賴昌星說:“不怕什么法規條文,也不怕什么規章制度,就怕領導干部沒有興趣愛好。”誰能想到,連“熱愛故土”這一美德,也有人能做出讓人驚嘆的“反派文章”。恰如史書上記載的:齊桓公性情嫉妒而喜好美色,豎刁就把自己閹割了去治理內官的事。桓公喜好美味的食物,易牙就把兒子的頭蒸了獻給桓公。唐玄宗喜歡有人給他唱贊歌,當他拍著安祿山的大肚子問這里邊裝的什么東西,安祿山巧答:“這里面沒有別的東西,只有忠于陛下的一顆紅心啦。”把唐玄宗哄得滴溜溜轉。
現實社會中也不乏類似的例子。據傳媒披露。山西省絳縣人民法院被人稱為文盲、法盲加流氓的原“三盲”副院長姚曉紅喜歡喝人奶,手下的諂諛者就千方百計去找人奶,每天要找滿滿兩大瓶。有的為了討好姚曉紅,甚至將自己孩子的奶斷了,用人奶來孝敬這位院長大人。黑龍江省綏化市原市委書記馬德,官大脾氣也大。因賓館早餐的花卷做得小,他就大發脾氣,張口罵人。更有甚者,海南省盧氏縣原縣委書記杜寶乾的繼父去世,趕到杜寶乾老家去吊孝的人很多,有一個當時身居正科、想升副縣職的領導干部,在杜老大人的靈前呼天搶地、悲痛欲絕,哭得比自己死了親娘還要悲戚。旁邊的人勸也勸不住,拉也拉不起,拖也拖不走,最后杜寶乾用腳狠狠踢了那小子兩下,邊踢邊說:“算啦,算啦,我知道啦,起來吧。”那名干部“挨踢”后才停止痛哭,從地上“爬”了起來。事后他果真被提拔成了副縣級。喜奶的給奶,喜錢的給錢,喜眼淚的給眼淚,喜什么的給什么,想什么的得什么,各得其所哉。
人有愛好是一回事,能不能發揮愛好的“正面效應”是另一回事,擺在獨孤謀面前的那壇黃土,真考驗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