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又名“蟲草”,是馳名中外的最名貴的滋補強壯藥。其實它并不是草,應該是“冬蟲夏菌”。“蟲草”是昆蟲和真菌的結合體,屬于子囊菌綱麥角菌科。
冬蟲夏草多分布于四川、云南、青海、西藏、貴州、甘肅等省,生長在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灌木叢和高山草甸之中。每臨盛夏,原寄生在蝙蝠蛾幼蟲體上的子囊菌的孢子成熟散發出去,在適宜的溫度、濕度下,孢子會分段萌發,長出菌絲體。它侵入蟄居土中越冬的幼蟲體內后,就以蟲體為營養,過著寄生生活。由于蟲體內部結構被破壞,昆蟲死亡,留下空殼,里面便充滿菌絲體。冬去春來,休眠的菌核又開始生長,竟從幼蟲頭部長出一條棒狀的子座,入夏露出地面,成為一棵“蟲草”。
冬蟲夏草的蟲體長約3-5厘米,粗約半厘米,外殼呈黃白色或金黃色。蟲體有環紋,腹部有足八對,尾脆易斷,形如僵蠶。全草上部為子實體,生于幼蟲頭部,長約4-11厘米,有一個細長的柄,柄上生著一個圓柱形的頭部,表面生長著許多子囊殼,里面含有傳宗接代的子囊孢子。
冬蟲夏草向有“功同人參”之說。中醫以菌體入藥,味甘性溫,有滋肺補腎、止咳化痰、止血之功,能治腰膝酸痛、陽痿遺精、肺結核等癥。
最新研究發現,蟲草素有抗癌細胞增生的功能。廣東人還愛用它燉肉、煲湯,或制“蟲草鴨”作為冬令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