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冊第一單元
開辟 永恒 純粹 典范 競爭 氣氛 估價 遵循 富裕 模式 告磬
三昧 混沌 感恩戴德 崩潰 嘔心瀝血 絞盡腦汁 深不可測 夷為平地
天網恢恢 疏而不漏 無濟于事 萬世不竭 迄今為止 轉瞬即逝 澤被天下
覆水難收 荒謬絕倫 欲揚先抑 左睇右盼 大同小異 雜亂無章 千篇一律
散漫零亂 引人入勝 慘淡經營 眼花繚亂 悠然自得 預備
1.競爭想區別“竟”與“競”,可以偏重記憶“競”的意思。“競”的唯一含義是“比勝負、比賽”,所以是“競賽、競爭”。“竟”的詞義相對豐富些。可以當“終了、完畢”講,如:讀競、完成先烈未竟的事業。也可以表示“出乎意料”,如:竟然。
2.模式2002年全國春招第一題中出現過;辨析讀音。作為比較常見的多音字,可根據語義區別讀音:當“模子、形狀、樣貌”講時,念mo;而當“法式、規范”等講時,讀mo。
3.感恩戴德“戴”有擁護的含義,所以是“愛戴”;而近義詞“帶”則只指隨身攜帶,如:攜帶、捎帶。
4.轉瞬即逝“即”與“既”是常見又易混的兩個虛詞。在這個成語當中,需要表達“就、便”的含義,只能是“即”,“既”單獨出現只能表示“已經”。
5.預備與“豫備”同,但通常寫作“預備”,“豫”也作“預先、事前”講,但當“安閑、快樂”講時只能是“豫”,如:憂勞興國,逸豫亡身。
6.氣氛“氛”的讀音在口語中常誤讀,實際讀fen。
7.嘔心瀝血是“費盡心血”的意思,所以“嘔心”是“吐出心”的意思,讀ou
8.混沌“混”本身是多音字,而且有時可以和“渾”通用。給同學們帶來很多困擾。兩字當形容“水污濁不清”時,音同義同,如:混水、渾水,讀hon。除此,“混沌”等不同于此義時,不通用,且念第四聲。
9.眼花繚亂字型題中常出現的一個成語。“繚”與“潦”的形旁可幫大家區分,前者形容纏繞不清,后者形容草率、不精細。
10.三昧佛教用語,意思是“使心神平靜,雜念止息,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借指事物的訣要”。如:深得其中三昧。別誤以為是“三味”。
昧同嚼蠟 編輯 熟悉 平仄 忌諱 芭蕾 油脂 葷素 厭惡 伶俐 鏗鏘
絕緣 起碼 涉及 意譯 窺測 引擎 麻利 提倡 奧妙 嚇唬 打拱 作揖
簡明扼要 煞有介事 矯揉造作 言不由衷 情景交融 心曠神怡 寵辱偕忘
息息相關 言簡備賅 嘻嘧哈哈 謙遜 劇烈 反映 實事求是 琢磨 渠道
效率 杜撰 淋漓盡致
1.編輯聚集材料編書,讀ji。與“通緝”的“緝”(ji),字音義都不同。
2.熟悉比“熟習”更常用些,即“知道得清楚”,如:熟悉情況。“熟習”程度更進一層,是“學習得很熟練或了解得很深刻”,如:熟習業務。
3.心曠神怡 與“恰然自得”都是形容“和悅愉快的心情”。但“心曠神怡”重指客觀環境對人心態的影響,“怡然自得”沒有這層含義,只是體現人的心情。
4.嘻嘻哈哈“嘻”的形旁是口,所以是“喜笑的樣子或聲音”,如:笑嘻嘻、嘻皮笑臉(也寫作“嬉”)。但當“游戲、玩耍”講時,只能是“嬉戲”。
5.淋漓盡致2000年全國高考語文試卷第四題成語使用辨析B項“崇尚科學文明。反對迷信愚昧”圖片展,將偽科學暴露得淋漓盡致,使觀眾深受教育。“淋漓盡致”形容文章或談話詳盡透徹。也可指暴露得很徹底。在此形容“崇尚科學文明,反對迷信愚昧”圖片展對偽科學的揭露恰到好處,所以成語使用正確的選項就是B選項。
6.琢磨是“思索、考慮”的意思;而“捉摸”是“猜測、預料”之意,多用于否定句,如:難以捉摸。
7.寵辱偕忘不是“皆望”。“皆”是“都是”的意思,強調整體性、全部性,如:皆大歡喜;“偕”指“一同”,如:白頭偕老、偕同出席。
8.簡明扼要詞義上各有側重。“簡明”指簡單明白,“扼要”則指抓住要點。
9.息息相關 比喻關系密切。經常在成語辨析題中與“休戚相關”比較。“休”是快樂、吉慶, “戚”是悲哀、不幸。所以“休戚相關”雖然也喻關系密協,但強調悲喜的情感共同分擔。
10.言簡意賅“賅”是“完備”的意思,很多同學對這個語義不明確。“賅”另一義項是“包括”,如:以偏賅全,也是常被寫錯的一個詞語。
(汪 磊)
編輯 姚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