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有所謂“金九銀十”之說,此時不僅社會招聘開始加溫,各大企業也相繼走入校園,展開如火如荼的校園招聘活動。08屆畢業生們也開始按捺不住投入社會的渴望,紛紛四處活動,投簡歷、赴面試,動作快的同學已經拿了一個offer了,叫人羨慕又嫉妒。然而即將走入職場的應屆生朋友們,你們對自己有明確的定位嗎?手拿著證書就能找到工作嗎?求職與招聘的雙向困惑,如何破解?請看本期職場講壇“招聘者說”。
招聘會上如何脫穎而出?
【在線專家】龐友同先生,中瑾集團人力資源部經理、著名人力資源專家
星星寄語:龐老師好!在校園招聘會上,如果遇到和我的能力差不多或高一點的,我怎么才能讓招聘者青睞呢?我該注意些什么?
龐友同: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有三個標準是通用的:能力、個性、價值觀認可。
能力和價值觀,我相信大部分畢業生都差不多,至于個性那就差別很大了。崗位的需要很重要,比如財務類崗位需要嚴謹、細心、好學;營銷類崗位需要思維縝密、數據分析能力強、較好溝通力等。一般企業在參加校園招聘前,都會發布招聘職位,你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崗位,參照相關信息及個人情況做一個周全的面試準備。
去招聘會時有如下注意事項:準備一份簡潔、明了的個人簡歷;提前一天做好模擬演練,避免尷尬現象發生;儀容儀表自然、清爽、大方;以誠懇、自信、積極的微笑面對每一位面試官。
有證書就能找到好工作嗎?
【在線專家】張文賢先生,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博導企業效率研究所所長,上海博達進修學院院長
困 惑:我今年已經36 歲了,作為女性,學歷并不高,但是通過努力取得了三項相關職業資格證書( 中級),出于過分的自信我離開了原單位,但在后來的求職過程中屢次失敗,我不知道自己的選擇究竟是對是錯?
張文賢:盡管學歷不高,但是你工作成績很好,而且很勤奮很努力,已經取得了三項相關職業資格證書,作為女性是比較不錯的,只是要找一份好的工作也不太容易。證書只能說明你可以去嘗試這方面的職業,不能說明你工作的實際水平。用人單位可能更看重你最擅長的。你要清楚取得的職業資格證書與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是相關的還是關系不大的,要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而且是強項的,有益于經驗積累、集中優勢來提升自己核心競爭力的努力方向,集中精力找一份理想的工作。
小公司就職會對職業記錄產生不良影響嗎?
【在線專家】王寧先生,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原中國網絡通信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現任博客網常務副總裁
小巧玲瓏:如果離職后一時沒有找到理想的單位,去一家薪酬和名氣都很一般的小公司過渡一下,會不會對我的職業記錄有不良影響?
王寧:假設你的經濟狀況允許,而且能支撐你一段時間的生活基本需求的話,我建議你找到合適的滿意的工作,再去從事。因為到一家并不好的公司,對你未來的發展確實沒有好處;第二,也有可能你在公司待一段時間,是為了找到更好的東家,這樣對這家小公司來說也不太好;對個人來說頻繁跳槽也不太好。如果經濟上壓力不是太大,還是要努力去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再就業。
破解求職與招聘的雙向困惑
【在線專家】張培德先生,上海師范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所所長,上海師范大學法政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系系主任、研究生導師。2004 年被亞太人力資源研究協會授予中國人力資源杰出教育精英獎,2006 年5 月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企業HR負責人常大吐苦水:一年將過,單位人手緊張,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合適人員;忙于尋找工作的大學生也抱怨:從大三就開始準備,簡歷不知投了多少份,人才市場也不知跑了多少遍,可是至今還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矛盾呢?
求職前先弄清楚自己的定位
找份“滿意的工作”,或找份“好工作”,是很多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們的夢想。其實抱著這種想法的大多是對自己定位不清晰、目標不明確的人。
何謂“滿意”?什么工作才叫“好”?你的目標需求是什么?是希望專業對口還是希望高工資。如果在你眼前有三份工作:A工作高工資,但自己無法完全勝任,盡管自己
可以去努力,但肯定壓力很大;B工作自己非常喜歡,做起來也得心應手,但老板給的工資不高,理由是根據“崗位評價”就是這報酬;C工作技術性不高,誰都會做,工資一般,但必須能吃苦,有奉獻精神。此時,你會選擇哪一個呢?哪一個你會感到“滿意”呢?因此,必須對自己先有一個定位。
聰明的人,會把自己的“滿意工作”放在五年或十年以后,從一份并不滿意但很有發展前途和空間的工作做起,埋頭苦干。
工作是自己找的要有主動性
Apple想去一個大公司工作,他有親戚認識那個公司的老總。他的簡歷通過這位老總轉給了人事總監,人事總監見過后,讓他回去等消息。等了兩個星期,Apple就不知道該怎么辦了,他覺得困惑,難道一個老總推薦的不算太差的人他都不愿意用?其實Apple多慮了,工作是自己找的,一定要積極主動。企業讓求職者等消息一般有兩種可能,一是人家確實比較忙,可能還在走程序;二是人家確實覺得你不適合這個工作,因此要學會兩條腿走路,在不放棄這家單位的同時,準備聯系其他單位。
在中華英才網職場講壇,求職者holly抱怨說,為什么公司不給我們一個機會呢?我們都是誠心求得鍛煉機會的。其實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問題,作為社會和企業,固然應該多關心年輕人的成長,給他們創造機會,可是企業還要負擔他們的工資,還需要有專人來負責指導,對企業來說成本就高了,而他產生的效益也不一定高。作為個人,可以進行SWOT分析,分析自己的長處和自己的不足,同時要了解一下,招聘單位的崗位特點是否符合自己,這樣才能對癥下藥。同時,一定要擺正自己的心態,找一個合適的工作。要相信機會總會有的,面包也會有的。
短暫幾分鐘內亮出你的優點
招聘會上人山人海,如何才能引起公司的注意,這里面大有學問。總的來說,一是要了解該公司的文化和戰略目標;其次要有展現自己的特長和自己所取得的成績證明和資料;再次,把最關鍵最重要的信息在三分鐘之內傳達出去。
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展現自己的長處,你不妨做幾個實驗:第一,在家中有多人的場合,或吃飯時,能否說三句話,把你的要點講清楚,讓大家記住,贊美你。第二,在公開的場合,通過你的言行,很快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第三,在面試前,事先對應聘單位作深入的了解,知曉他們的組織文化、價值和理念,同時了解所聘用崗位的職位需求,確定自己喜歡并能勝任。因此,你不妨在三分鐘內把符合崗位需求和適合組織文化的言行亮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否則,兩眼一抹黑,你認為自己的長處,別人不一定喜歡。一定要記住,在什么山唱什么歌。不喜歡的單位,不喜歡的工作,不要硬去“搶”著做。
現代求職招聘強調用人單位和應聘者的兩個“匹配”: 即組織文化與個人職業生涯相匹配,崗位需求與求職者的能力匹配。在招聘中,用人單位都強調“一個坑一個蘿卜”, 對應崗位,他們招聘的是“能”,而不是“人”。因此偶然一次求職失敗并不能說明什么,只是不合適而已,相信最終你一定能找到讓你滿意的東家的。
(文章根據第43 期職場講壇實錄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