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多雨,雨后極有利于病菌和病毒的繁殖與傳播,有潰瘍病的柑橘樹極易爆發成災,還可能發生急性落葉性炭疽病,應對已發生病蟲害的樹體及時進行防治,以增強樹勢,盡早恢復。7~8月份是柑橘果實膨大期,也是夏梢和秋梢生長期,為確保豐產,在此期間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中耕除草,抗旱保濕:要求在7月上旬前做好中耕除草和樹盤覆蓋工作,以減少水分蒸發,發現葉片微卷時,應及時灌水抗旱。
二、及時追肥,壯果保梢:對樹勢較弱、掛果較多的樹,每株施0.25~0.8公斤尿素,或每667平方米(1畝)施三元復合肥3~5公斤,加噴葉面肥甲鈣保果靈2000倍液或甲鈣花果山1000倍液;對缺鐵、鋅、硼、鎂等元素的果樹應施葉面肥,或噴氨基酸1000倍液;對有腐心病、裂皮的果樹可用氨鈣之類的藥1000倍液;掛果不多的樹,可施用鉀鈣保濕靈、鉀鈣花果山1000倍液和磷酸二氫鉀400倍液。幼齡樹每半月澆稀薄人類尿1次即可,可促發健壯梢。
三、適時夏剪,放吐秋梢:夏剪時間在“小暑”到“大暑”期間進行,由于地理環境的不同、濕度不同,具體時間根據放秋梢而定,一般以在7月中旬剪完為好。若夏剪過早,可能引起嚴重落果;夏剪過遲,抽生秋梢不充實,易受凍害。適時疏除過密叢枝,可采用“三去一,五去二”原則,短截粗壯落果枝;以果換梢,將畸形果剪除,便于吐放秋梢;剪除攪亂樹形的過長枝,剪除病蟲嚴重枝、枯枝。
四、掌握時機,果斷放梢:為做到秋梢抽發整齊,可對放梢前抽發的零星嫩芽抹除1~2次,待雨天或陰天濕度大且絕大多數植株秋芽即將萌發時,抓住時機,果斷放梢。如放梢時間氣候過于干旱,則應灌水或噴水,確保秋梢順利抽發。
五、病蟲防治:
1.潰瘍病。在新梢萌發10~20天后將已被感染潰瘍病的病葉、病枝、病果及時清除燒毀,用鏈霉素、赤霉素7~10天噴1次,連噴3次,減少病源傳播,并交替使用。在放梢時要防治好潛葉蛾,并及時噴藥(噴藥時間為新梢長至2~3厘米時,掛果樹最好不用銅制劑農藥,可用水劑殺菌劑、粉劑殺菌劑冠美1500倍液、九藍1000倍液)。
2.炭疽病。在春、夏、秋梢嫩葉期,特別是幼果期、8~9月份果實成長期,每隔7~10天噴藥1次,連噴2次,并交替使用。
3.樹脂病(俗稱流膠病)。發生在果實上稱砂皮病,可施用金牌園清1000倍液、砂皮凈200倍液。如樹干流膠,用金牌園清原液涂抹1~2次即可。
4.白粉虱、黑刺粉虱。7~8月份均為高峰危害期,噴藥時一定要均勻周到,特別是樹冠隱蔽處更要仔細,新梢展葉階段為最佳防治期。可用康蚧蚜鈴清等藥品。
5.潛葉蛾。7~9月夏、秋梢抽發盛期危害最烈,尤其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蟲口密度最大,晚秋梢受害最重。在夏秋梢嫩芽長出2~3厘米時噴藥1次,隔5~7天噴第2次,連噴2~3次。藥劑可用阿維螨清3000倍液。
6.紅蜘蛛。用阿維螨清、白加紅等防治。
7.銹壁虱。5月中旬至6月下旬開始蔓延到果實上,7~9月份對果實危害最大,8月份后危害秋梢。若7~9月份高溫,危害更重。
8.冬季摘果以后,為了防治翌年紅蜘蛛、白蜘蛛、介殼蟲、黑刺粉虱、白粉虱,可用金牌園清800倍液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