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威廉·林賽一個人帶著極少的行裝,食宿依靠沿途居民,從山海關出發,一直跑到嘉峪關,并一路撿拾起游客丟棄的礦泉水瓶和廢紙。跑完了整座長城后,他表示要永遠留在中國,一生保護長城:“我不能讓長城變成世界上最長的垃圾箱。”
威廉11歲那年,新來的老師說:“你們床邊應該放3本書,其中一本是地圖冊。”于是,他每晚睡前都會認真看地圖冊。一天,他無意間發現了上面標注的“The Great Wall”(長城)。那一刻,他被觸動了。直覺告訴他,這是他今后要去的地方。
1986年夏,威廉覺得準備得差不多了,便果斷辭去工作,來到中國。
到北京后,威廉終于實現了幼時的夢想。無比雄偉的長城在群山上蜿蜒,他被眼前的雄偉深深地震撼了,不禁感慨:“長城是人類歷史上最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筑!”那一刻,已徹底愛上長城的威廉發誓:“我要把我的未來獻給長城。”
威廉已經徹底離不開長城了,他把他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長城上。
一次,威廉用相機為蜿蜒巍峨的長城拍照時,發現了許多醒目的黃點。仔細一看,竟是一些丟棄的膠卷盒。“當時,我很難過。雄偉的長城讓每一個中國人感到驕傲,但很多游客只顧游玩,不考慮長城會變成什么樣。夕陽西下時,長城上下一片狼藉,到處是餐盒、空瓶、香煙盒……長城要是有感情,一定會哭的!”從此,登長城的游客經常能看到一個外國人在撿垃圾。他們好奇地說:“看這個撿垃圾的,竟然是個老外。老外也靠撿垃圾賣瓶子掙錢!”
那時,中國內地極少有“撿垃圾”的外國人出現。威廉不管走到哪里,都吸引著人們的視線。有一次,威廉正在長城上急速行進,已經穿過了甘肅和寧夏,進入陜西省定邊縣境內。這時,當地公安局接到報告,說是長城上突然冒出一個形跡可疑的外國人。公安人員趕來時,他微笑著,不得不善意地撒謊,答應“不再繼續下去”后,才得以平息此事。
每次撿完垃圾回家,威廉都要向妻子倒苦水。一次,他又氣憤地談起此事。妻子卻說:“光氣憤沒有用,你想過做點什么嗎?”這句話啟發了威廉——“對啊,我應該為長城做些事情。”于是,一個“讓大家一塊兒行動起來,清潔長城”的構想漸漸清晰起來。
在北京長城飯店的資助下,威廉召集一百二十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組織了聲勢浩大的“我美化了長城”活動。他們艱難地出入于人跡罕至的亂石間,甚至爬下十幾米高的懸崖,將一個個發出臭味的瓶子和變質食物撿出來。僅在北京的金山嶺和司馬臺長城之間,他們就撿了一百五十多袋垃圾。
2000年5月,威廉找來贊助商,在箭扣長城附近設立環保基地,雇用6名山民在長城沿線撿拾垃圾。他們還豎起10塊告示牌,用中英文提醒游人—— “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帶走,除了腳印什么都不要留下。保持長城古樸的魅力!”他四處宣傳、演講,動員更多的人參與保護長城。
威廉說,他在為長城奔走呼號的時候,從未考慮過自己是一個外國人。“長城是全世界人民的財富,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世界上最長的城墻變成最長的垃圾箱。”為此,他榮獲了中國政府授予的“友誼獎章”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的英國皇家最高榮譽“帝國勛章”。
(徐向學摘自《都市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