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兒正一個人在房間里玩,她一只手拿著一個塑料電話,另一只手拿著一把玩具掃帚。我聽到她正在對她假想中的小朋友說話。我永遠不會忘記她說的那些話,即使那是假裝的。
她說:“蘇茜正在角落里,她的表現很不好。她既不聽我的話,也不做她該做的事。”我看到她的洋娃娃坐在角落里,穿著粉紅色衣服。顯然,是女兒把它放在那兒,讓它靜坐反思。
我在她身邊坐下來。女兒一本正經地說著:“我煩透了,我不知道還能怎樣對待她?每當我必須干活的時候,她就大哭,還想玩游戲。她從來不讓我去做我必須做的事情。她想幫我刷盤子,但她的胳膊不夠長……她不知道如何疊毛巾。我沒有時間教她。我有許多事情要做,這么一所大房子需要我清理。我沒有時間坐下來陪她玩——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那天,我想了很多。當我聽著她說那些天真的話語時,我感到好像有一把刀子插進了我心里。我沒有給予我最親愛的孩子足夠的注意,只顧承擔起逐年增長的責任。不過現在,我的態度已經改變了,因為,我已經從心里意識到……我已經開始通過女兒的眼睛,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了。讓蜘蛛網掛在角落里吧,讓灰塵霸占著地板吧,我不會再為要及時地掃除它們而焦慮了。
我要讓這所房子里充滿一個孩子和她母親的美好記憶……因為我們只有一個童年,永遠也不可能再有另外一個。
(蘭欣摘自《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