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買零食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單調。其實大品種一點都不少,糖果蛋糕冰淇淋餅干樣樣俱全,可追究到小分類,就會覺得這邊的食品研發人員實在很欠努力,很欠思考,也很欠對愛吃零食的大朋友小朋友們的嘴刁程度的估計。
就拿巧克力這種零食來說吧,如果你只是在家門口超市選購巧克力,那恐怕你一輩子都會覺得,巧克力也就是分成黑巧克力,白巧克力,牛奶味道重一點的巧克力,或者牛奶味道輕一點的巧克力。加一點脆米,或者幾顆果仁,那就是比較花哨的表現手法。如果這巧克力里有點酒心,或者含點水果味道,那你大概會歡喜到天上去了。
可是如果你在法國購巧克力,那就大不同了。光黑巧克力就分為30%、50%、70%、99%等等好幾種,味道從淡到濃不等。牛奶巧克力更是分產地,從瑞士的牛奶到荷蘭的牛奶到比利時的牛奶個中滋味均不同。酒心巧克力則一定會點明,這是雪莉酒的,這是威士忌的,這是白蘭地的,這是香檳的。至于喜歡果仁巧克力和水果味道巧克力的人,那更是會站在貨架前不知所措。因為如果你喜歡杏仁,會發現這里的杏仁夾心巧克力有烤杏仁、蜜糖杏仁、鹽杏仁、整個杏仁、杏仁薄片、杏仁雜碎、多杏仁。而如果你喜歡香橙,那這里的橙子巧克力更分為橙味和加橙的,含酒和不含酒的,顆粒狀和條狀的,微苦味和不含苦味的,以及含橙皮和不含橙皮的,等等。
是的,就是需要這種讓人挑花了眼直到暈眩的感覺。如果零食的味道很單調,如果站在零食貨架面前仍然讓你好像站在清潔劑貨架前一樣頭腦冷靜,那還有什么快樂而言呢。
有個小朋友問我,餅干類零食里你喜歡哪種?我回答說,其實pocky很不錯。她說,啊呀呀,雖然味道還好,但是種類太少了呀,吃來吃去,也只有咖啡巧克力杏仁之類的味道。我拼命搖頭,告訴她,這可和我在日本遇到的情況大相徑庭呢。在任何一家小便利商店,你都能買到十種以上味道的pocky,并且會隨著季節變化,不斷更換新的味道。比如我就愛吃酸奶油桃子味的pocky,薄荷巧克力味的pocky,荔枝味的pocky,以及只有在櫻花季節推出的櫻花味的pocky和只在夏天有賣的梅子味的pocky。
就連在國內哄抬價格的哈根達斯,其品種的選擇范圍,也遠遠讓人覺得不值這個價。每每興沖沖去買,盒裝的卻不過只有三四種平庸的口味可選擇。不禁讓人回憶起在巴黎一盒一盒地嘗試山羊奶酪味、桑椹意大利奶凍味、羅勒香草味的日子,也讓人覺得在東京換著口味吃豆腐冰淇淋、焦糖香蕉冰淇淋、芝麻冰淇淋、紅豆冰淇淋、肉桂冰淇淋的夜晚實在太過癮,那種絢麗,實在是零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