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到20世紀40年代,在劍橋大學書攤上,總能見到一個口含雪茄、留了一撇小胡子、面帶笑容的人,他就是書攤主人臺維。
臺維先生的書攤,在劍橋擺了四十多年。因為價格便宜,書的品種豐富,許多教授和學生曾光顧過這個書攤。其中最典型的是經濟學大師凱恩斯,他與臺維是莫逆之交。還是學生時,他就到書攤看書,后來畢業留校任教,一直是臺維的密友,時常幫臺維拆開每周從倫敦競價購回的一箱箱舊書。
臺維去世后,劍橋人為他出版了《劍橋的書攤》一書。他生前,學校還專門為他舉辦過一個盛大的午餐會,師生們把他敬為上賓,感謝他提供的“永恒而偉大的知識”。
劍橋校園里,還有兩個小人物。一個是普普通通的石匠,他把一生的心血花在雕刻和管理學校的石頭上;另一個是白蒂小姐,負責大學打字室工作五十多年,從沒出現過差錯。這兩個人被劍橋授予了榮譽學位。
一所大學,它的成功和出名除了要靠一些杰出人物支撐外,更離不開許許多多小人物全心全意地服務。
何止一所大學呢?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是這樣,有些偉大的名字被銘刻在歷史的書頁上,更多的,則充溢在漫漫時空里。
(盧坤中摘自《遼寧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