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電視臺的新聞外宣工作要上傳河南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的稿件,還要有效地提高當地知名度和影響力,達到樹立城市形象,改善投資環境,推動經濟發展,所以受到當地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新聞外宣工作也成為各地市電視臺的一項重要任務。近年來,平頂山電視臺外宣工作在河南省18個地市中一直名列前茅,下面就以平頂山電視臺為例淺談地市臺外宣工作發展規律。
一、體現當地特色,發揮地方優勢。
能在中央臺、省臺播的地方新聞,往往體現著鮮明的地方特色,而這種特色又需要很好地展示時代的要求,達到個性與共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的高度統一。地方特色一般包括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和文化特色。平頂山是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平煤集團、神馬集團、天鷹集團等一大批全國知名企業奠定了其工業城市的地位。對外宣傳平頂山首先要圍繞大工業來報道。2003年,我們根據平頂山的大企業發展現狀,采訪報道了《平頂山市加快大工業、大城市建設步伐》在中央臺和河南臺播出。2004年,我們又對平煤集團銷售收入超百億進行深入采訪,在河南電視臺新聞聯播頭題中播出了《平煤集團科學發展實現銷售收入超百億元》。據統計,每年平頂山電視臺在省臺、中央臺播發工業類稿子達240多篇,平頂山大企業已成為省臺和中央臺報道的亮點。正是抓住了平頂山工業城市的優勢宣傳,解決了宣傳一個什么樣的平頂山、宣傳平頂山的什么、怎樣宣傳的問題,加大了正面宣傳平頂山、樹立平頂山良好形象的力度。
二、唱響主旋律,提高新聞外宣稿件質量。
根據黨和政府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唱響主旋律,做好新聞外宣工作。近年來,在深入開展學習“三個代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等各項重大活動中,平頂山電視臺遵循“三貼近”的原則,充分調動采編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深入基層有針對性地采編了大量稿件。這些稿件以小見大,有個性、有特點,有力配合形勢,因此被河南電視臺和中央臺大量采用播出。2004年,我臺采寫的平頂山《萬名大學生到農村任村官,幫助農村改變落后面貌》在河南電視臺新聞聯播頭題位置播出,這篇新聞報道充分表現出平頂山市委、市政府積極踐行“三個代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
我們在唱響主旋律中還緊扣時代脈搏抓典型。如:我們在河南臺報道的黨員干部先進性典型有:平頂山市規劃局局長荊建剛一心為了群眾利益、堅持正義、廉潔奉公;幾十年如一日潛心煤礦瓦斯研究的全國勞模張鐵崗等。這些典型宣傳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收到很好的反響。
三、圍繞重點,精心策劃,搞好規模性報道。
平頂山電視臺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開展對外新聞宣傳,堅持常流水、不斷線,隔三差五有亮點,重大節日、重大活動、重大事件第一時間在省臺、中央臺有當地新聞報道的指導思想,圍繞重大主題,集中進行報道是電視新聞外宣工作實現有特色、有創意、有影響的重要手段。近年來,隨著企業的不斷深化改革,國有大企業面臨著許多問題和困難,為此,我們電視臺一直把平頂山國有大企業的經營和發展作為電視新聞外宣的重點,采制了很多反映企業調整產品結構,積極開拓市場的新聞,這些消息在省臺播出后,對引導全省國企改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再比如,每年春節平頂山市《寶豐馬街書會》是一個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影響的曲藝盛會,為了更好地對外宣傳寶豐文化現象,平頂山電視臺對外宣傳人員每年都提前準備和策劃,從馬街書會的歷史和發展現狀,從繁榮我國曲藝文化到寶豐文化現象,全方位多角度地采編稿子上傳省臺和中央臺播出,從而使寶豐文化現象叫響了全省乃至全國。2007年,中宣部部長劉云山、省委書記徐光春分別對寶豐文化現象做出批示,給予肯定和表揚。
近年來,平頂山電視臺在對外新聞外宣稿子精心策劃上,按照省臺每月報道重點,結合平頂山當地政府工作中心,發動每位記者找準新聞角度、選特點,及時采編、及時上傳,對一些時效性強的稿子,做到了當天發生的事情,當天能在省臺播出。
總之,對外宣傳工作要站在更高的視角上,發揮地域優勢,突出重點,這樣地市臺的新聞外宣工作才能開創新境界。
(作者單位:平頂山電視臺)
編校:楊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