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健全領導機制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全黨的大事,高校中的各級黨組織、各個部門都是相互聯系的,高校要形成一種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就離不開權責明確、科學管理,就要圍繞學校的中心任務來開展工作。高校黨委要有一支精明強干的領導班子,黨委一班人要團結協作。高校的黨政一把手要按照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努力成為管理專家。當前要大力加強作風建設,形成良好的黨風、校風、學風,就要強調集中、強調紀律、強調團結。領導班子要團結、管理隊伍要團結、全校師生要團結,團結是穩定的前提。各級黨政部門要建立一體化管理體制,首先要建立健全政治工作的責任制。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筆者認為應有兩條戰線:一條是以教工為首的,另一條是學生線。從筆者調查的各個高校學生這條線上,有各二級學院主管書記乃至輔導員,學生中還有團組織、學生會、社團組織,戰線明確,考核制度較完善。而教工這條線,責任不夠明確,表現在思想上、行動上不能明確反映教工的精神面貌。政治思想教育的手段、方法都比較單一,政治思想教育活動的制度也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各個學校都有差異。有的學校活動靈活一些,有的學校以活動代替理論學習、代替政治教育的現象較為普遍,需要建立健全黨、政、工、團各負其責的職責。把黨委的要求、意見及時上傳下達,下傳上達,真正落實到位。責任到人,就必須建立起上下一條聯絡網,必須建立完善的制度,真正實現領導知民情,使人人參與高校的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高素質隊伍
在高校任職的每位教職工,都對學生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青年學生在十幾至二十幾歲這段時間,是青春萌發時期,也是世界觀初步形成的時期,教職工的一點一滴都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工隊伍,這是高校辦學的最基礎的條件:
1.政治素質是指政治觀念、政治水平、立場觀點。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堅持黨的原則、紀律,在政治上與黨保持高度一致,信仰堅定、旗幟鮮明。一個政治素質過硬的教師在課堂上講課,能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從而帶動、影響青年學生堅定共產主義信仰。
2.思想品德素質方面,要為人正派,要公正廉潔,以全身心的付出投入自己所從事的教書育人工作中,以人格的魅力感染學生,求真務實、潔身自好,始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3.要有廣博的知識,教師不僅要傳授專業知識,還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廣泛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美學和各種管理學等相關的知識,不僅要廣泛涉獵,還要重點鉆研從事的專業。在專業方面不僅要專一,而且也要有廣博的知識,這樣才能使思想教育與專業知識互相滲透,寓思想政治于業務學習之中,使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產生情感互動和相互的交流。
三、建立健全激勵機制
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勵機制,主要是建立合理的政策、措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過程中反映出從務虛到務實的轉變。人類要生存與發展,離不開衣食住行。人都是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從有人類開始,人們所追求的就是從事勞動到物質的追求,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腳點都是圍繞著物質和精神的體現。鄧小平同志曾說過,革命精神是非常寶貴的,沒有革命精神就沒有革命行動,但是,革命是在物質利益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只講物質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因此,作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統籌兼顧,要照顧不同群體利益取向,要以滿足廣大教工的需求出發,設計活動載體。要進一步拓寬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圍繞高校的發展建設,充分發揮廣大教職員工、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堅持以人為本,真正制定出符合人民群眾意志和心聲的激勵政策,做到人民群眾滿意、放心,真正使人心凝聚,積極向上,平等交流地接受思想政治工作,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師生群體的積極性、創造性。目前,高校中青年教師的比例逐年遞增,青年一代思想活躍,既要對他們進行優良傳統教育、艱苦奮斗的教育,也要考慮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青年一代是改革開放以來走進學校的,從校門到校門,他們沒有吃過苦、受過累;他們眼中的世界五彩斑斕,充滿陽光;他們的追求和上一代又有很大的差異;他們對利益的向往也與上一代不同,現在的年輕人很現實。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如何對待這部分人的群體利益來做,要教育他們把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要有一盤棋的大觀念,要采取循循善誘的思想政治工作,堅定他們的信心,鼓勵他們從實際出發,從大局出發,克服困難,自強不息,鍥而不舍,使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教育他們要從大局出發,理解學校是在不斷地改善辦學條件,對青年教師的困難也在逐步解決,會想盡辦法為他們創造和諧的環境,使他們更好地施展才華。
四、建立健全保障機制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機制,首先要保障人員配備。現在高校政工隊伍數量不足,年齡偏高,骨干力量缺乏的現象普遍存在,從高校黨政二級學院的班子看,上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數占的比例較大,知識結構,一般來說本科學歷的較多,碩士以上學歷的人數較少,這就限定他們的思想比較保守,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是老一套的模式,因為這一代人是在政治運動中磨練出來的,對新生事物有時看不慣甚至還不能理解。在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做,還需要加強學習,在知識更新快速發展的今天,就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的才智,不斷創新,適應工作的新要求,在實踐中學習,在運用中實踐、檢驗并進行修正和補充。同時要解決這部分人的實際問題,必須采取綜合治理的辦法逐步培養高學歷人才,如從碩士、博士生中選拔一部分適合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充實到思想政治工作崗位上來。如二級學院的主管教工、學生工作的黨總支書記、副書記,給他們職權,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崗位上得到鍛煉,培養他們的組織協調能力、決策能力、領導能力,處理各種事務的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既把他們學到的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啟迪學生的智慧、塑造學生的心靈,同時又使他們的知識本領得到了升華。其次還要建立規范的資金投入保證制度并予以實施。如青年碩士、博士擔任思想政治工作隊伍中的骨干,讓他們享有同等學力的待遇。健全科研經費使用辦法,搞好理論培訓,把他們送出去請進來培養。有機會的時候,讓他們走出校園,參加黨校學習,從理論上多培養。在評定職稱、職務上要給予較優厚的、寬松的政策,不能認為做思想政治工作是軟指標,被忽略,不被重視。這項工作需要有良性循環的機制,需要高素質的人員來做,特別是當今時代發展,人們的思想十分活躍,更需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要有制度保障,用政策穩住人才,留住人才,要保障每個層面內各領域都要有制度做保障。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建設。
以上是筆者的粗淺認識,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設的好與壞,是否有可操作性,關鍵是各級領導者的制度建設是否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在方法、手段、內容上是否有所創新。要確保思想政治工作健康發展,始終要堅持的就是要與時俱進,勇于開拓和創新。
參考文獻:
①李俊偉:《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4)。
②周濟:《大學發展與科學管理》,《中國云南教育》,2007(5)。
③高風年、侯大海:《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具備的素質》,《政工之友》,2006(6)。
(作者單位:石家莊經濟學院)
編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