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橋夾內,槍彈一般以單行排列。國產56式半自動步槍采用的就是橋夾,裝彈時,先把槍彈插到橋夾上,再把彈夾插到槍機框前面的專用槽里,由上向下壓彈,把槍彈壓到步槍的固定式彈倉里。你所提到的“彈橋”應該是橋夾。
漏夾口部有抱彈卷邊,槍彈以單行或雙行交錯排列。美國M1伽蘭德半自動步槍采用的就是雙行交錯排列的裝有8發槍彈的漏夾。槍彈裝在漏夾里,每發槍彈的彈底抵在漏夾后壁上,彈殼底部的抽殼鉤槽卡入漏夾的內筋中。裝彈時,先將拉機柄后拉,使槍機框被空倉掛機卡筍掛在后面,再將漏夾從機匣上方向下裝入彈匣,放在托彈板上,并用拇指向下推壓,直至與彈夾卡鎖扣合。此時,托彈板使托彈板臂轉動,托彈板臂又迫使空倉掛機前端向下,從而解脫槍機框,槍機框帶動槍機復進,推彈入膛。當漏夾中的最后一發槍彈發射后,彈夾退出器將漏夾拋出,同時槍機框被空倉掛機掛住。
問:54式手槍和64式手槍的壽命一樣嗎?
浙江嘉興王文耀
答:兩種手槍的壽命不一樣,54式手槍規定3000發,64式手槍規定1500發。
一般規定的手槍壽命:小型手槍1500發,中型手槍3000發,全自動手槍4000發,微聲手槍800發。這只是規定的壽命,即戰技要求達到的射擊壽命指標,而不是手槍打到這些槍彈數就不能使用了。另外,不管手槍曾經打過多少槍彈,如果保養得好,槍的主要零件如槍管、套筒、套筒座功能未喪失,其他零件有備份或可以找到配件,該槍的使用壽命就依然存在。
問:氣瓶式氣槍是怎樣控制氣體的?
四川攀枝花郝丹
答:先看看氣瓶式氣槍使用的氣瓶結構,再看看氣槍的結構,就清楚氣槍是怎樣控制氣瓶中的氣體了。
氣槍使用的氣瓶主要由瓶體、閥體、閥座、閥針、擋圈等組成,相關位置有密封圈密封。閥體上有放氣孔,通過螺紋聯接在瓶體上。閥座裝在閥體里,閥座上裝有閥針,閥針上帶有盤形凸緣,充氣后瓶內高壓氣體作用于盤形凸緣的背面,使盤形凸緣的前面緊緊壓住閥體的放氣孔,這樣瓶內氣體不會外泄。當有外力推閥針向瓶內運動時,閥針的盤形凸緣與閥體的放氣孔之間產生間隙,瓶內氣體就通過閥體的放氣孔泄出。當外力取消后,閥針的盤形凸緣在瓶內氣體的壓力作用下被推回原處,封住閥體的放氣孔,瓶內的氣體停止泄出。
氣槍的發射機構主要由扳機、擊發柱、擊鐵、擊鐵簧等組成。擊發柱的前端裝在閥體里,后端露出閥體。發射時,扣動扳機,解脫擊鐵,擊鐵在擊鐵簧的作用下撞擊擊發柱,擊發柱推閥針向瓶內運動,瓶內氣體從閥體的放氣孔泄出,通過氣道進入彈膛,推槍彈射出槍管。擊發柱撞擊閥針后慣性力耗盡,閥針在瓶內氣體的壓力作用下復位,阻止瓶內氣體外泄。
問:刺刀有哪些型式,最早出現在什么時候?現代裝備刺刀有什么用?
廣東汕頭林瑞軒
答:刺刀的名字出自法國城市巴約訥(Bayonne)。最早的刺刀(bayonet)是槍管插裝式,大約出現在1650年左右,其形狀尺寸不一,裝在一根木棍上,木棍的另一端插在槍管里使用。為了解決裝刺刀后不能射擊的問題,出現了套管式刺刀——通過刺刀上的套管,將刺刀插在槍管外面,最早用在李·恩菲爾德Mkl步槍上。卡箍式刺刀是套管式刺刀的現代形式,現代步槍的大部分刺刀采用卡箍式。
根據刺刀不使用時的狀態,還可以分為可卸式刺刀和折疊式刺刀。可卸式刺刀,在不需要裝在槍口上時,可以插在刀鞘里,挎在士兵的腰帶上;折疊式刺刀,在不使用時可折疊裝在槍管下,如56式沖鋒槍刺刀。
根據刺刀用途和刀面形狀可分為以下幾種:軍刀式刺刀,刀面形狀和軍刀一樣,既可裝在槍上,也可手握刺刀拼殺,如馬蒂尼一亨利步槍配用的1887式刺刀,土耳其亞特坎式刺刀,刀面呈弧形如同土耳其彎刀,如夏斯波步槍使用的1 866式刺刀,劍式刺刀,其刀面形狀類似佩劍,如1874式格拉斯刺刀;錐形刺刀,刀身較短,其截面為圓形,直徑很小,如毛瑟M1889步槍配用的刺刀;匕首式刺刀,現代軍用武器多數都使用這種刺刀,有些將其作為匕首配發士兵,如M7刺刀。多用途匕首式刺刀,兼作為鋸、砍刀等工具使用的匕首形狀的刺刀,如美國M9多用途刺刀,除了作為槍刺和格斗匕首外,還可作為野戰工作刀使用。
刺刀在戰斗中的用途主要有3個方面:在槍彈打光時作為保命武器;近戰、夜間巡邏或深入敵后突襲時作為無聲武器使用;作為工具使用。
編輯/鄭雙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