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近期推出首款新型非致命微波射線武器,并將其命名為“主動拒止系統”(Active Denial System)。據悉,該武器主要用于攻擊人員目標,它可向敵方軍隊發射高能微波定向光束,使其皮膚表面產生難以忍受的燒灼感,但這只是瞬間反應,不會對人體造成永久性傷害。據美國國防部非致命武器項目負責人海姆斯稱,由于在現代戰場上很難分清作戰士兵與非作戰人士,因此需要一種遠程非致命武器系統,這也是美國研制“主動拒止系統”的主要原因。
美國軍方資料顯示,美國從1 2年前就開始致力于研制和測試“主動拒止系統”的微波技術。2001年,該技術被定為先進概念技術演示項目。迄今為止,該武器已接受了3次評估,其演習作戰場景包括:檢查站支援;兵工廠、周界和海港安全防護。目前,美國裝備有豆袋彈和橡皮彈等非致命武器系統,但它們的有效攻擊距離都太近,容易產生危險。“主動拒止系統”在1 5~500m距離上既安全又有效。該武器具有遠程、安全、普遍效應以及大范圍抵制能力等特點,是一種可應用于大量軍事行動的較好的非致命武器系統。
“主動拒止系統”目前已被運往穆迪空軍基地的第820安全部隊大隊(securityForces Group),準備接受用戶評估試驗。第820安全部隊大隊預計將于2007年中期以前將該武器納入訓練和演習計劃。
編輯 魏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