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平壤對間諜身份秘而不宣,但此間分析人士認為,此人很可能是日本人。朝鮮當局利用媒體公開此事,是想向日本施壓。
這是一個絕不常見的新聞發布會,單是舉行地點就非比尋常——平壤。9月5日,朝鮮國家安全局邀請在當地寥寥可數的外國媒體出席發布會。會上宣布,當局偵破了一個針對其“重要軍事設施和戰略要地”的間諜陰謀。這是朝鮮首次對外公開間諜案的消息。

朝鮮官方的朝鮮中央通訊社報道:“國家安全機構逮捕了一些為外國情報機構工作的內奸以及一名外國特工,并繳獲了他們的間諜裝備。”
簡報會在平壤人民文化宮舉行。國家安全局發言人李素吉說,那家外國情報機構利用“金錢、美色、敲詐”等手段,將一些到國外旅行的朝鮮公民變成它們的間諜。據他說,那家外國情報機構向他們灌輸反共產觀念,并教他們如何搜集情報數據以及如何使用電子間諜裝備。
朝中社說:“他們的職責還包括搜集有關朝鮮人民意識形態傾向的信息數據,以及向一些重要官員制造有關‘自由世界’的幻覺,引誘他們到第三國。”
朝中社說,那家外國情報機構又向朝鮮派遣了一名以商人身份作掩飾的特工。朝鮮的“反間諜官員監視了敵人的一舉一動,正當他們交換信息時,當場抓住了他們”。
高麗大學研究政治學和外交政策的教授俞浩閱說:“他們不僅公開此事,而且還透露了一些細節。此外,這一消息是由秘密的國家安全機構自己發布的。這在朝鮮是非同尋常的事情。”
在國家安全局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李素吉透露的細節還包括,間諜使用全球定位系統和索尼公司制造的發射裝置,然后接受記者提問。整個場景的設置,都非常像一個新聞發布會。
在新聞簡報會上,發言人沒有透露間諜的身份和國籍。首爾東國大學朝鮮研究所的教授高裕桓說,朝鮮不說出那個國家名,意在“警告企圖推翻其政權的任何國家”。
雖然平壤對間諜身份秘而不宣,但俞浩閱相信,此人很可能是日本人。“只有某些國家的人,可以相對容易和經常地進入朝鮮,其中包括中國人和俄羅斯人。如果那個間諜是來自上述兩國中的任何一國,鑒于它們與朝鮮是意識形態盟友,平壤會悄悄地解決這個問題。”
俞浩閱說,朝鮮當局利用媒體公開此事,是想向那個間諜的母國施壓。平壤選擇的時機也很重要:跟朝鮮與日本開始關系正常化談判的同一天。
朝日談判在烏蘭巴托舉行,朝鮮要求日本為其過去對朝鮮半島的殖民統治賠償,取消經濟制裁,而日本要求平壤政府提供據稱在30年前被朝鮮特工綁架的17名日本國民的詳情。然而會談沒有取得突破。在周末,日本宣布將對朝鮮的經濟制裁延長6個月。
高裕桓說:“隨著朝鮮慢慢向外界開放,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道援助組織和商人到訪該國。這意味著會有更多的朝鮮人接觸到外國人。然而,這對朝鮮政權來說是一種威脅。因此,朝鮮國家安全機構通過上述聲明想達到兩個目的:一是修復其內部體系;二是想向世界表明,它不會準許外來力量推翻其政權。”
俞浩閱亦同意高裕桓的看法:“朝鮮已經走上了開放道路。在這一過程中,朝鮮人與外國人接觸的機會將日益增多。在這一過渡期,朝鮮覺得有必要加強內部監督。”
盡管如此,俞浩閱認為朝鮮當局公布間諜案這一事實,就不同于以前的秘密做法。“間諜活動在任何國家都會受到懲罰。雖然朝鮮有些特殊,但它也有相關法律。可以說,它正在使用國際社會通用的法律工具。”而且他相信,朝鮮預計還會有后續聲明,披露那個外國間諜的身份及其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