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當“高清電視”風靡一時的時候,業界對“高清”這兩個字的內涵曾產生過很大爭議,“高清”一度被懷疑只是家電廠商市場炒作的噱頭。但如今,世面上的電視機卻無一不是“高清”的了。當“高清PC”出現在消費者面前的時候,又會引起怎樣的反應?
12月20日,家電出身的PC廠商海爾在北京隆重推出了一個“全新的舊概念”——高清電腦。之所以說它是“舊概念”,是因為“高清”這兩個字被家電廠商用在電視機前做修飾語已有三四年了;說它是“全新的”概念,則是因為當“高清”被用在PC上時,家用電腦作為“數字家庭媒體中心”的話題不得不再度提起。而且,隨著應用環境的演進,這個舊概念也被賦予了全新的內涵。
“舊話重提”為哪般?
其實,“高清”這個詞被用在電腦上并不是第一次。早在兩年前,也就是2005年6月,同樣出身于家電軍團的海信就推出過“高清電腦”的概念,當時媒體曾有過一段“小炒”。
一位發燒友級的電腦愛好者李勇告訴記者說,“那時候的高清完全是玩兒概念!海信當年的高清電腦才賣4999元,簡單地說,就是把一個17英寸的液晶電視與當時的普通配置的電腦主機聯在了一起。基本配置就跟當時的入門級PC一樣,CeleronD 2.66G處理器、256MB DDR400內存、集成顯卡、80G高速硬盤、DVD-ROM,這樣的配置根本不能運行大型游戲或者主流的3D游戲,更不用說播放大容量的高清影片了。光顯示好就能說它是高清電腦了嗎?”李勇直搖頭,他同時也對高清電腦生不逢時表示遺憾,“也不能全怪廠商,畢竟那時候的應用環境、內容、包括技術都還不完善,當時推‘高清電腦’這個概念確實有點操之過急。”海信的“高清電腦”當時在市場上也就是一陣風吹過,很快就被遺忘了。
值得注意的是,兩年前提出“高清電腦”概念的海信,和今天重提這個概念的海爾,都是從家電軍團殺進PC領域的廠商。這從一個側面表明,“高清電腦”與“數字家庭”存在著某種必然的聯系。
關于數字家庭,微軟與英特爾最早走的是兩條不同的發展路線:上個世紀90年代微軟提出的“維納斯計劃”,探討的是如何將電視與互聯網連接以實現數字家庭愿景;而2000年以后英特爾提出的數字家庭概念,則志在謀求從增強電腦配置入手來實現電腦取代電視的路徑。但是隨著數字家庭概念在實踐中的不斷修正,到今天,兩大產業巨頭已然殊途同歸,數字家庭概念從第一階段的電腦與電視誰取代誰,發展成為兩者共生并存的產生鏈再造。
微軟最近推出了一種叫做Windows Rally的技術,已不再是簡單地將電視與網絡連接,而是通過一種中間介質,將電視、電腦、手機、攝像頭、打印機等設備順暢互連、信息互通;而英特爾在推出了雙核處理器以后,隨之提出的“數字家庭應用中心”的概念,也將PC發展成為“家用服務器”,將家庭內的所有數字設備,包括數字高清電視、DVD播放器、視頻游戲機、環繞聲道家庭音響、衛星接收機等連接在一起。在這兩大巨頭的概念中,PC越來越融入家電角色。
“我們的高清電腦都會有一個接口,可以直接連接電視,那么,在網絡上下載的高清內容既可以在電腦上觀看,同時也可以通過電腦連到電視上。電視都已經‘高清’了以后,電腦還有什么理由不‘高清’呢?”海爾信息科技公司有關負責人如此說道。
誰來定義“高清電腦”?
“‘高清’這個概念在電視界已經被炒得一團糟了,再拿到電腦上來用未必能推廣得開!”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評論。
回頭看就會發現,在2006年4月3日信息產業部公布6種數字電視顯示器高清標準以前,市場上打出的“高清電視”招牌五花八門,有“格式高清”、“動態高清”、“頂級高清”,甚至還有“超級高清”,令消費者頭暈眼花、無所適從。即使是在2007年1月1日國家高清標準正式實施以后,關于真假高清的爭論也從未停止過。
按照國家標準,高清電視的核心技術指標有三點:其一是顯示設備的水平分辨率達到1000線以上(分辨率最高可達1920×1080);其二是顯示比例必須是16∶9,圖像質量可達到或接近35mm寬銀幕電影的水平;其三,HDTV支持杜比5.1聲道音頻流傳送,能夠帶來Hi-Fi級別的聽覺享受。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當今的電腦設備,由于目前支持1920×1080分辨率以上的顯示器尺寸大都在24英寸以上,價錢要在3000元以上,所以,只有很少量的品牌PC會搭配超過22英寸的顯示器。而市場上主流的15英寸寬屏顯示器電腦,大都在720P高清模式以下。所以,高清電腦遠未形成潮流。
不過海爾認為,2008年PC市場將邁入“高清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從高清電視、高清影像、高清數碼,到高清影音、高清游戲,高清已經成為高品質時尚生活的代名詞,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消費潮流。所以在2008年以后的若干年內,‘高清電腦’都將主導全球PC市場的發展方向,海爾電腦這一次就是想站到這個潮流的最前沿。”海爾信息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周兆林說。他同時向記者透露,海爾、英特爾、微軟和nVIDIA正在籌劃聯合成立高清電腦聯盟,共同推進“高清電腦”標準制定。
“‘高清電腦’應該不僅是一個顯示器的概念,它也應該要實現高清播放及高清輸出,這就至少需要配備雙核處理器、高性能顯卡、大容量內存以及大屏顯示器,這是最基本的配置需求。”計算機世界評測實驗室的一位評測工程師認為,高清電腦如果不承擔高清輸出功能,那就還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清”。
用戶是否愿意買單?
在海爾高清電腦發布會現場,一位游戲玩家盯著電腦屏幕上的《魔獸世界》高清畫面表現出異常的興奮,“太過癮了!”他說。
不過,當問及他是否愿意花一萬元購買這樣一臺電腦時,他還是表現出了些許猶豫。但他身邊的另一位游戲發燒友卻表示,一萬元的價格可以接受,“只要配置好,真正是‘高清’,又能與電視相連,這個價錢就不算貴了。”
據了解,海爾此次推出的轟天雷“四核高清電腦”,其基本配置是英特爾酷睿2四核處理器、海爾24英寸晶銳高清潤眼液晶、nVIDIA高清硬解碼獨立顯卡、微軟Vista操作系統和頂級超速大內存,定價在一萬元左右,但其市場目標卻是“拉開寒促序幕”,這多少讓人有些疑慮——它能成為海爾“寒促”主打產品嗎?
“其實我們只是用它來打響‘寒促’的第一槍,更多的市場期望在明年,現在來看它的價格是有些偏高,但等到明年我們大規模推進同類產品,量上來以后,成本還會降低。而且,只有電腦是對高清格式支持最完全的介質,目前階段,在‘高清電視’內容匱乏的大背景下,電腦作為內容播放平臺比電視更好,所以,明年我們22英寸以上的臺式機都會全面升級為‘高清電腦’。” 海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臺式機研發部長馬江偉似乎對“高清電腦”的市場前途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