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同樣的身體為什么有些人不得病或是病得輕?這些人的抵抗力是從哪里來的呢?其實人就像一個大化工廠,是自己心理給身體輸入了不同的密碼,當遇到對應的外因條件時,你有什么樣的心情,身體就進行什么樣的化學合成。心情就是化工廠的調節密碼,它能控制人體的氣血轉化,使之發生各種變化。
怒則氣上,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悲則氣消,思則氣結,喜則氣緩。人的心情波動,體內氣血就將定向地流動。比如,當你害羞時,氣血就被導引向上,產生臉發紅、發熱等現象;突然受到驚嚇時,其體內氣血被導引向下,出現臉色蒼白等現象。
如果你與別人爭吵生氣,當時覺得胸悶,過了一段時間,別人再提起那件事,即使那人不在場,仍然會有胸悶的感覺。說明心情具有存留性,時間不會帶走你的感覺。害羞臉紅,害怕臉白,人們在一瞬間的心情波動,氣血就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力。那么,人一生的坎坷不平,經歷了無數次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等心情的起伏波動,而這些心情又持續了多長時間呢?
導致癌癥的元兇不是細菌或病毒,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轉化而來的。由于某些原因,通常是受一些刺激,失去了控制,并且學會了自我復制,身體的災難就此開始。這些細胞在幾個月、幾年甚至幾十年放肆地復制,直到身體無法抵御的時候,系統崩潰,生命終止。
細胞的功能和復制是由基因來決定的,基因就像程序的源代碼。研究表明,細胞的失控就是因為這個源代碼出了問題。而影響源代碼的因素除了環境因素外,心理因素是主要的,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內因,因為外因還是要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所以對于癌癥患者來說,如果心態好,正確對待疾病,那么患者可以與癌共生,甚至最終戰勝癌癥而逐步康復。反之,如果患者情緒悲觀,傷心恐懼,會加速癌細胞的生長,最終患者很快死亡。
心態和情緒的好壞,決定一個人的免疫力,也決定一個人的抗癌能力,所以癌癥的發生和消失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關鍵問題是看個體本身如何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