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一天你突然出現了面部長斑、眼圈變黑或者眼袋凸現等肌膚問題,可能總會第一時間想到昂貴的護膚品和美容院小姐們迷人的微笑。但是,醫學研究表明,不少面子問題與諸如婦科病、內分泌疾病等有牽連,面子上的不祥變化很可能是疾病臨身的警告——
黑斑與婦科囊腫
春節過后沒幾天,45歲的羅女士忽然發現臉上冒出一些黑色斑點。她想來想去,覺得肯定是過節過于忙碌導致的。于是,她選擇了一家知名度較高的美容院,想來個舊貌換新顏。美容師仔細察看了她的臉,并詢問了一些婦科方面的情況后,建議她先去醫院查查有無婦科病。羅女士到醫院一檢查,結果讓她大吃一驚:她盆腔里生了一個囊腫,已經有葡萄大小了!
醫生提醒:婦科病變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其發生與發展有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往往源于肝、脾、腎三臟虛弱,導致血液阻滯,發于臉面而成為色斑,發于體內則形成囊腫或炎癥。一句話,這種“病變斑”不單緣于皮膚老化,還可能預示著某種婦科病臨身,如盆腔炎、乳腺炎、乳房小葉增生、宮頸炎等。后來,婦科醫生切除了羅女士的囊腫,又積極治療她原來患有的盆腔炎。羅女士不僅白帶逐漸趨于正常,臉上的“不速之客”也一天天淡化,昔日的自信與風采又回到了她的臉上。
多毛與卵巢疾病
曲小姐正值芳年,新婚燕爾。最近不知怎么回事,她嘴唇周圍突然冒出了淡淡的胡須,前胸、大腿、小腿等處更是黑茸茸的一片,害得她都不敢穿裙裝。開始,曲小姐一趟趟地跑美容院,試圖借助于脫毛劑來維持淑女形象,可黑毛脫了又長,大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勢頭。后來美容師也無招了,加上曲小姐又有月經紊亂等婦科情況,便勸她去看看婦科大夫。婦科大夫檢查后告訴她,她得了“多囊卵巢綜合征”。
醫生提醒:女性在不應該長毛的部位生出體毛來,或者體毛呈男性化分布,稱為“多毛癥”。這主要緣于體內雄激素增高,或雌激素和雄激素的比例失調。最常見的疾病有卵巢疾病(如多囊卵巢綜合征)、腎上腺疾病(如腎上腺皮質腫瘤)、垂體疾病(如肢端肥大癥)等。面對這些情況,脫毛劑顯然無能為力,求醫問藥才是正道。不過,有些女性手臂汗毛較長,不要以為也患上了“多毛癥”。事實上,毛發的生長都可以有早晚、快慢、長短和多少的差別,醫學上稱為個體差異,屬于正常的生理范圍,不必介意。如嫌不雅,脫毛劑等美容品當可助你一臂之力。
黑眼圈與肝病
35歲的歐陽女士是一位小學教師,半年來一直為黑眼圈所困擾,多次求助于美容師而始終不見效果。后來,學校組織女教師體檢,大夫發現她患有慢性肝病,建議她別再往美容院跑了,應該集中精力治療肝病。如果肝病減輕了,黑眼圈可望好轉。
醫生提醒:所謂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由于肝臟功能削弱,體內雌激素濃度增加,使皮膚內一種稱為硫氫基的物質對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減弱,而酪氨酸酶可促使酪氨酸變成黑色素,并堆積于眼圈周圍,便慢慢形成了黑眼圈。此外,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婦科病;眼瞼部的皮膚疾患,如脂溢性皮炎、黑變病、上眼瞼部神經性皮炎、皮肌炎或重癥瞼緣炎,也可在眼周上留下黑色或褐色蹤跡。在這些情況下,美容師無能為力,只有醫生才能解決問題。女性朋友要保證充分睡眠,增進營養,尤其注意攝足維生素C,才有利于改善黑眼圈狀況。
眼袋與高血脂
修女士供職于一家旅游公司,雖已年過半百,仍很看重自己的形象。近半年來,每次面鏡都要為自己眼眶下面那一道半月形的袋狀物感嘆一番。后來她到醫院眼科咨詢,問能不能幫她解決這個煩惱。眼科大夫告訴她:根據她的年齡,應該到內科去看看,驗驗血脂,如果血脂正常,可以考慮手術切除。
醫生提醒:修女士遭遇的煩惱很普遍,是由于大量脂肪堆積在下眼瞼皮下組織中而形成的一個半圓形的袋狀物,故名“眼袋”。其實“眼袋”顯著的人很多患有家族性高脂血癥,其中51%的人同時存在動脈粥樣硬化癥。故大夫對修女士的建議是對的,不能只通過整容手術一“切”了事,應該將眼袋視為一種疾病信號而“刨根問底”,如到醫院查驗血脂、測量血壓、進行心電圖檢查等。修女士應注意調整飲食,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食品,少吃含動物脂肪高的食物,以降低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同時,修女士應堅持經常性的體育鍛煉和保持身心愉快。
黑皮膚與內分泌疾病
丁女士原本膚色白皙,可最近她的面部、手腳等暴露部位出現了一片片從深灰到淺黑不等的斑塊,特別是手指甲與腳趾甲根部。于是她就買了些昂貴的護膚品抹上,可無濟于事。最后丈夫把她帶到醫院檢查,內分泌檢查單顯示,她得了一種內分泌疾病,叫做“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癥”,又稱“阿狄森氏病”。
醫生提醒:阿狄森氏病的病變部位在腎上腺,常見的病因是結核破壞了腺體,或者腎上腺皮質萎縮,引起皮質激素分泌減少,反饋地促進垂體促腎上腺激素分泌增多,導致皮膚以及黏膜下黑色素沉積。丁女士原本患有結核病,因為沒有正規服用抗結核藥物導致腎上腺皮質病變,所以丁女士只有在醫生指導下正規服用異煙肼等抗癆藥,才有改善皮膚黑變的希望。
欄目管理、編輯/曹雯
E-mail:cw_07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