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
她是個洗碗工,每天和油膩膩的碗筷打交道。老實的丈夫與她一起,為了這個家而努力工作。6歲的兒子開始上學了,家里的開支大了起來。她常常要半夜才能回家,可只要能摟著兒子,看著他活潑可愛的小臉,她就很知足。
這天,兒子回來跟她說,學校要召開一次“親子聯誼會”,每個孩子的父母都必須有一人參加。她去了,還穿了自己最好的衣服,打扮得跟參加宴會似的。
會上,老師要求家長和孩子做游戲。其中有一個叫“孩子找媽媽”的節目,要求每一位母親站在一排紙墻后面,然后將手伸進紙墻的圓洞,由另一側的孩子來辨認。如果撤去紙墻后,孩子站在自己母親的面前,那么他們就算獲勝,可以贏得一朵小紅花。
老師在臺上念到了兒子和她的名字,她心里一顫,下意識地用自己的左手摸右手。因為長年累月泡在水里,加上洗潔精等的腐蝕,她的手就像秋天枯黃的落葉,干癟蒼老,還有道道裂紋。這樣一雙手,她怎么好意思伸出來呢?
她正猶豫著,老師又喊了一遍她的名字。兒子伸出小手來,摸了摸她的手,說:“媽媽,我們上去吧。”兒子是她的全部,她不想讓兒子失望,于是站了起來。
節目開始了,幾雙小手依次碰了碰她的手,馬上就抽開了。她心里想,兒子應該會認出自己這雙粗糙的手來吧。
這時,有一雙小手落在了她的手上,在她手心劃了幾下,似乎在寫什么東西。她暗暗想,這或許是哪位母親和自己孩子約定的暗號吧。
節目很快結束了,老師撤去了紙墻,令她失望的是,兒子居然沒站在自己的面前。老師問:“你們是怎么認出媽媽的手的?”有的孩子說,媽媽的手好香,我天天聞,一聞就知道了;有的孩子說,媽媽的手好滑,上面還戴著大戒指,我當然知道……當問及她的兒子時,他只是木訥地搖頭,什么話也沒說。
回家的路上,她非常傷心,一個人走在前面。兒子從后面趕上來,拉了拉她的手,竊聲說:“媽媽,其實我早認出你的手了……只是如果我站在你面前,老師一定會問我怎么認出來的。那樣,我就必須回答你是一個洗碗工了……我不想你難過,所以,經過的時候,我在你手上寫了一個‘兒’字……媽媽,我知道,不管你的手有多粗糙,我永遠是你手心里的寶貝……”
她噙著熱淚,停下來緊緊將兒子擁入懷中。
欄目管理/若止水編輯/曹雯
E-mail:cw_07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