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個初出茅廬的F1新秀連續七次登上系列賽的領獎臺,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讓一些車手耗盡畢生心血,都沒有實現。可是因為漢密爾頓的存在,F1世界里的神話在舒馬赫退役后得以延續下去。
在獲得加拿大站的冠軍后,英國報紙幾乎全在頭版刊登了關于漢密爾頓的新聞。《泰晤士報》稱頌漢密爾頓為“F1賽道之王、英國的英雄。”《每日郵報》的大字標題是:“劉易斯,英國的新英雄,22歲發出了勝利的吼聲。”《快報》則認為,效力于邁凱倫車隊的漢密爾頓走上了掙大錢之路,跨過了21世紀體育大亨的門檻,將成為美國高爾夫球名將老虎伍茲一樣的偉大人物。
漢密爾頓的成功激發了英國車迷的激情。銀石賽道總經理菲利普斯說:“車迷對于漢密爾頓在加拿大獲得成功的反應令人吃驚。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英國車手曼塞爾稱雄F1大賽以來,人們對于F1大賽的興趣從來沒有這樣高過。”
漢密爾頓幾乎在一夜之間為英倫三島創造了幾個第一。首先,他是F1車賽的第一個黑人車手,當然也是第一個獲得F1分站賽冠軍的黑人車手。而且,他還是第一個在處女賽季就獲得分站賽冠軍的車手,同時也是獲得F1大賽冠軍年齡最小的選手。
賽道上的成功讓他的“錢途”無比光明,英國的體育經濟學家預測,只要漢密爾頓的冠軍不斷飛來,他的車手生涯的總收入將達到10億美元。

事實上,新鮮冒泡的少年英雄并不是因為機緣湊巧才一連七次站上領獎臺的,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難以想像的超人素質。
1、漢密爾頓具有將壓力變成動力的驚人能力。他不會被任何不利情況所嚇倒,善于將被動變成主動。對于剛剛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來說,這一點難能可貴。
2、漢密爾頓能夠控制自己的心態,他具有常人很少具備的可靠的精神力量。
3、在世界體壇,存在兩種運動員:一種是天才;另外一種是“制造出來的”體育人。在F1賽車界的傳奇人物當中,塞納屬于天才,舒馬赫將技術和個人素質完美結合,而漢密爾頓正在復制他們的神奇。
4、對于現代車手來說,全面理解賽車技術至關重要。漢密爾頓對于賽車的每一個部分都了如指掌。對于賽車里發生的一切,他都能夠馬上分析,做出正確的判斷,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些應當歸功于漢密爾頓少年時代參加卡丁車比賽積累的豐富經驗。
5、漢密爾頓能夠在壓力下保持良好的判斷能力。賽車場上,任何車手都會發生錯誤,但是漢密爾頓的過人之處在于出現了錯誤之后,馬上能夠判斷出來。
6、天生聰慧敏捷,他從來不讓自己陷入無法挽回的錯誤當中。聰明的頭腦讓漢密爾頓能夠不慌不亂,身體上和精神上做好應付一切事態的準備。
7、在F1賽車界,舒馬赫具有超人的適應能力,漢密爾頓也是一個這樣的車手。一進入賽車,他就會全身關注于賽車。
和許多大人物的家庭背景相似,漢密爾頓也來自于單親家庭。父親和母親在他兩歲的時候離婚了,不過,家庭的變故并沒有影響他和賽車的結緣,8歲那年他摸到了方向盤并踩下油門。
此后,他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卡丁車,開始父親并不同意如此“不務正業”,經過持久的拉鋸戰后,父子倆終于達成協議:只要兒子在學校里好好讀書,成績優秀,父親就全力支持兒子參加賽車運動。
不過,少年時期的漢密爾頓并沒有把所有精力都花費在卡丁車上,他就像個海綿一樣能吸進所有有關體育運動的水分。12歲的時候,他熱衷于柔道運動,同時是紐曼中學的足球運動員,曾與阿什利·揚(效力于英超阿斯頓維拉隊)在一個球隊踢球。漢密爾頓過人之處在于他對勝利的渴望,無論是在卡丁車比賽,還是在保齡球比賽中,他都要與媽媽競爭一番。對于各種體育比賽,漢密爾頓說:“說實話我從來不會讓任何人戰勝我。有時,我讓著我的弟弟,但是我這樣做也是迫不得已。”因為同父異母的弟弟尼古拉斯患有大腦性麻痹。
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奪冠之后,安東尼一個人站在邁凱倫車隊的車庫里,靜悄悄地端詳兒子獲得的獎杯。對于父親的情感,漢密爾頓也難以掩蓋:“即使他不是我的父親,即使我沒有獲得冠軍獎杯,我也要感謝他,因為是他為我做出犧牲,讓我走上領獎臺。”
同樣應該肯定的還有邁凱倫車隊。車隊負責人羅恩·丹尼斯在漢密爾頓12歲時就大膽地將漢密爾頓收在帳下,此后10年時間里,邁凱倫車隊為漢密爾頓所付學費高達500萬英鎊。
這種帶有“賭博”性質的投資終于獲得了最大限度的成功,也成就了漢密爾頓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