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經濟發展史中,大型企業長期占主導地位,蘇聯時期政府過于偏重發展大型重工業生產企業的做法使小企業生存空間受到嚴重擠壓。蘇聯解體后,特別是90年代初期,俄羅斯全面實施私有化計劃,為小企業發展帶來了強勁的動力,造就了一大批新興小企業。進入21世紀,隨著小企業在提高國家競爭力、反壟斷、發展多樣化生產、提供就業崗位等方面發揮的作用日益加大,俄羅斯政府也越來越關注小企業的發展。在普京總統的推動下,俄國家杜馬于2007年7月6日通過了《俄羅斯聯邦發展中小企業法》草案,為俄小企業發展制定了新的規范。
俄羅斯小企業的發展現狀
根據《俄羅斯聯邦發展中小企業法》規定,俄羅斯“小企業”是指注冊資本中俄羅斯聯邦、聯邦主體、社會、宗教組織和慈善機構的投資份額不超過25%,非小企業范疇的法人股份不超過25%,且在連續兩年內平均職工數不超過一定標準(16到100人)、一年內銷售收入(不算增值稅)和資產總值符合俄羅斯政府關于小企業規定標準的企業。
目前,俄羅斯的小企業規模和數量有限,在經濟發展中所占比重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根據俄羅斯企業問題研究所《2006年俄羅斯各地區小企業發展進度》報告統計,截至2007年1月1日,俄羅斯注冊小企業數目為103萬多個,平均每10萬居民擁有小企業719.9個,小企業登記就業人數858.3萬人,占俄羅斯全部企業登記就業人數的17.8%。俄羅斯小企業創造了15%-17%的國民生產總值。而目前發達國家小企業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在50-60%左右,平均每10萬居民擁有中小企業4000-5000個。
俄羅斯的小企業產業結構和地區分布還不平衡。小企業在俄貿易和公共餐飲業、建筑業和工業占主導地位。2005年,俄貿易和公共餐飲業的小企業45萬家,占小企業總數的50%;工業:18萬家,占20%;建筑業:13.5萬家,占15%;交通業:2.2萬家,占2.4%;科技和科技服務業:2.2萬家;農業:1.8萬家;通訊業:0.47萬家;教育業:0.3萬家。
目前俄西北聯邦區、中央聯邦區等地小企業數量較多,而南部聯邦區小企業有待發展。西北聯邦區每10萬人平均擁有小企業1183個,中央聯邦區有940個,南部聯邦區僅為490個。中央聯邦區小企業的登記就業人數為309萬人,西北聯邦區118萬人,而南部聯邦區僅為87萬人。
俄羅斯的小企業目前發展勁頭十足,前景看好。與2005年相比,2006年俄羅斯小企業交易額和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了15%和30.5%,小企業繳納的統一稅稅額增長了32.3%。2002年至2006年,小企業創造的生產總值翻了一番。俄經濟發展和貿易部部長格列夫稱,如果政策對頭的話,小企業創造的生產總值有望到2010年前再翻一番。
但小企業在經營中面臨著資金不足、賦稅過重、行政審批手續復雜等問題,生存環境亟待改善。俄國內商業銀行傾向于向大企業投資,風險投資市場不成熟,個人投資機制尚未完善,導致小企業發展投入不足。俄行政審批機構官僚風氣盛行,行政檢查和收稅程序繁復,業主權益時常受到侵害。由于生存條件惡劣和法律體系不健全,小企業中存在大量地下交易和偷稅逃稅現象,成為俄“影子經濟”的重要構成部分。
俄羅斯政府對小企業發展的扶持政策
1、制定新法,健全法律保障體系。俄政府早在1995年6月就通過了《政府支持俄羅斯聯邦小企業基本法》,但由于俄國內經濟形勢變化,該法規已不能適應指導和規范小企業發展的需要。此次杜馬通過的《俄羅斯聯邦發展中小企業法》,對中型、小型和微型企業的規模重新劃界,強調國家對小企業的資金、信息、人員培訓等方面的支持,將簡化稅收手續等條款載入立法。該法規生效后,國家還要對會計核算、財務租賃和現金及信用卡支付窗口監督等一系列立法進行相應調整,使小企業發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2、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引資渠道。2005年俄政府對小企業的投入為15億盧布,2006年和2007年各為30億盧布。根據俄經濟發展和貿易部制定的2008—2010年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政府在未來三年每年將從預算中撥出40億盧布成立小企業發展基金,扶持小企業發展。同時吸引歐洲建設發展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和金融組織的融資,鼓勵私人投資者聯合成立專向小企業發放貸款的天使基金,優先發展創新型小企業,實現投資渠道多元化。
3、聯邦和地方政府聯合參與實施相關基礎設施服務計劃,完善小企業發展硬環境。聯邦政府出臺多個發展小企業基礎設施的項目規劃,地方政府以參加投標的方式爭取項目和資金扶持。近幾年來,在俄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俄羅斯小企業服務基礎設施網絡已初具規模,已建成數千個基礎設施項目,其中包括大量科學技術園、小企業孵化器和專業咨詢機構,向小企業提供專業性和綜合性服務。
4、簡化行政審批手續,提供優惠稅收政策。俄在批準小企業經營許可方面減少政府干預,取消部分審批項目,出臺系列優惠政策,嚴懲審批過程中的腐敗貪污現象。統計顯示,自2005年起,俄新企業登記注冊時間比原來縮短了一周。政府還在稅收方面實施新稅法,簡化納稅方式,實行五稅合一,將利潤稅、銷售稅、財產稅、社會稅和增值稅合并為小企業統一稅,將納稅額降低到一半左右。
俄羅斯小企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俄羅斯正在積極謀求加入世貿組織并已取得積極進展。對小企業來說,這意味著將面臨生存與發展、競爭與合作、分工與協作等方面的新形勢。屆時小企業既要面對俄國內的大型企業集團的競爭,又要面對國外跨國公司的競爭,生存環境將日益艱難。但同時也應看到,外資銀行的進入將為小企業融資開辟新的渠道,生產全球化與分工必將推進小企業進入產業結構調整。加入WTO將為俄羅斯小企業創造新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俄資源豐富,能源工業收入占國家財政預算的大半,但俄政府希望改變主要依靠出口能源、原材料帶動國家經濟發展的局面,實現經濟結構多元化發展,尤其要走知識經濟和技術創新之路。小企業在創新活動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許多高科技小企業在研究開發方面反應靈敏,其創新成果能夠及時打入市場,創新技術能夠迅速傳播和推廣。但俄創新型小企業在小企業總數中所占比重不大,創造的產值還達不到GDP的1%,發展潛力有待發揮。創新型小企業要把握國家創新發展時機,充分利用好俄雄厚的科學基礎和巨大潛力,提升自己的質量和數量。
當前,企業并購司空見慣,小企業在日益巨大的大企業擠壓下如何能獲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是刻不容緩的問題。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分工和生產專業化將進一步加強。對俄羅斯這樣歷來重視大型企業發展的國家來講,實行大企業訂購、小企業生產的合作方式不失為一條新型的發展道路。小企業可以利用自己獲得信息便捷、生產方式靈活、成本低廉的優勢為大企業做好配套和生產服務,實現產業化一條龍發展。這樣有利于將大型企業與小型企業的利益結合起來,實現大企業和小企業“共贏”。
(本文責任編輯: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