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沙拉夫陷入危機
與反對勢力的最終決戰只是時間問題
1999年開始執政的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正面臨政權不穩的危機。其反對勢力日益擴大,巴前首席大法官喬杜里被認為是取代穆沙拉夫的人選之一。如果穆沙拉夫肯交出兵權并進行公開選舉,這種對他不利的狀況有可能會逆轉。但是沒有理由相信他會這么做,最可能的結果是——危機會變得越來越嚴重,最終,穆沙拉夫被另一位將軍取代。
外部世界尤其是美歐的支持,以及巴國內官員和工商界的積極合作,都使得穆沙拉夫不肯放棄權力,但這些因素也許并不足以支持他太久。不可否認,穆沙拉夫在發展經濟方面有一定成就,但他并未能緩解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緊張局勢以及國內的暴力事件;在處理俾路支省的部落問題方面,他也犯了嚴重的錯誤。
穆沙拉夫同反對勢力的最終決戰只是時間問題,穆沙拉夫的離開也許是不可避免的。
美國《新聞周刊》2007年5月30日
澳原住民依然弱勢
官方對他們的態度并沒有顯著變化

1967年5月,澳大利亞通過全民公決修改憲法,授權聯邦政府而不是州政府就原住民問題立法,原住民也首次被納入到全國人口統計中。這一決定,當時以90%的贊成票獲得通過。
但是40年過去,一些原住民認為,澳官方對于原住民的態度并沒有多么顯著的變化;占澳人口2.5%的50萬原住民在就業、教育和醫療方面,仍然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對待,原住民的預期壽命比澳大利亞國民的整體值縮短了18年。而這一切,發生在澳大利亞歷史上持續最長的繁榮時期。
現任總理霍華德是40年前全民公決后,任職時間最長的總理,他本可以更加積極地改善原住民的生存狀況,但他并沒有這樣做。他曾經拒絕為過去原住民所受到的一切不公平待遇道歉。他認為,使原住民和其他澳大利亞人一起享受這個國家的發展成果的最好方式,是通過市場化改革以使原住民融入主流社會。
目前,原住民藝術已經取代袋鼠和悉尼歌劇院,成為澳大利亞最受歡迎的象征。在最近的一次拍賣會上,一幅由原住民創作的油畫拍出了82萬美元的天價。
英國《經濟學人》2007年5月31日
琳達的苦惱
馬來西亞司法“雙軌制”讓人手足無措
馬來西亞最高法院5月30日駁回了基督教徒琳達希望脫離伊斯蘭教合法化的請求,這被認為是對馬來西亞宗教自由的一次打擊。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一直以信仰的多樣性而自豪。為了保障宗教的多樣性,馬憲法規定了“雙軌制”的司法體制,在婚姻、財產和死亡等問題上,穆斯林遵守教義,其他宗教則以民法為準則。
但雙軌制有時也令人手足無措。根據教義,琳達生為穆斯林,但她已于1990年轉而信仰基督教。為使其信仰合法化,琳達需要伊斯蘭教法庭的許可;但脫離伊斯蘭教,被該法庭視為公然的挑釁行為。由于仍然被界定為穆斯林,琳達的案件無法被民法法庭審理。
她用了六年時間,試圖在民法體制下,使其信仰的改變能夠合法化。但2005年9月,其訴訟請求被上訴法院駁回。于是,她又上訴到聯邦法院,但聯邦法院還是駁回了其上訴,理由是該法院對穆斯林沒有管轄權。
美國《時代》周刊2007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