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薛坤朋友自幼喜愛輕武器,在他上小學4年級的時候,得到了一個彈殼做的鑰匙鏈,從此,他便對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000年,他赴俄羅斯留學,在奔薩國立大學經濟系就讀。學習之余,他設計了一支氣步槍,并在俄羅斯申請了專利。他的這一成果發表在《卡拉什尼柯夫》雜志上,并實現了從小的心愿,見到了心目中的偶像——卡拉什尼柯夫本人。
許多《輕兵器》愛好者都將自己的作品寄給我刊,希望我們提出意見并予以發表,限于篇幅,我們不可能全部發表。薛坤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們將他關于《在俄羅斯設計的氣槍》一文選登,與讀者共享。
簡要介紹
筆者設計的氣槍具有革新的創造性,通過對儲彈裝置、供彈系統、整體布局的全新設計,可容納272發4.5mm球形彈丸,并且能一次連發發射34發,分8次射盡全部彈丸,能夠在無彈時“空倉掛機”,提醒使用者更換新的彈倉。該氣槍可供狩獵小動物以及射擊訓練之用,它的連發發射功能特別適合在疫情爆發時撲殺散養家禽,或者在狂犬病流行時清剿城市流浪狗的行動中使用,可大大降低消毒人員的勞動強度,減少被狗咬傷的風險。
該設計已在俄羅斯申請專利,屬于國際分類F41B類。
背景技術
在已公布的專利中,各式氣槍的供彈具有以下幾種:一是采用彈輪供彈,容彈量為6~20發;二是使用直槽彈倉供彈,容彈量為10~30發;三是采用漏斗狀的儲彈盒,容彈量可達200發左右。但是上述結構都有各自的缺點:彈輪如果想增加容彈量必須擴大彈輪的直徑,這樣會增加武器的橫向尺寸并影響武器的外觀;彈槽有兩種安裝方式,一種是平行于槍管,另一種是垂直于槍管。無論采用哪種方式,想要增加容彈量都會影響全槍的外觀;漏斗狀的儲彈盒對槍的外觀影響更大,并且只能保持正常射擊姿勢,不能將槍側置和倒置。
中國專利92214856.2中介紹了一種半自動供彈氣步槍,該氣步槍使用帶尾裙的鉛制彈丸,其供彈滑板將彈丸從直槽彈倉中平移到槍管尾端,再由導氣管將彈丸推入槍管。該氣步槍的供彈機構對彈丸的外形要求十分苛刻,會因為使用不同長度的彈丸造成供彈故障。當彈倉中無彈時也無法提醒使用者,并且此槍的全部操作均為手動。
俄羅斯專利2165061中則介紹了一種自動氣槍,其采用小型CO2氣瓶作為發射動力,直槽彈倉與槍管平行放置,供彈滑板將彈丸平移至槍管尾端。這種設計存在如下缺點:一是小型CO2氣瓶容氣量小,需要經常更換;二是采用的直槽彈倉容彈量小,需要重復裝彈;三是槍機體積大,需要消耗更多的氣體來完成自動行程,并且較重的槍機在機匣內往復運動時也會影響射擊穩定性;四是倒置的氣瓶存在液態CO2逸出的可能;五是氣瓶的安放置位置使之不便更換。
俄羅斯市場上銷售的MP651K氣槍采用小型CO2氣瓶做發射動力,直槽彈倉與槍管平行放置,在彈倉與槍管之間采用一個能轉動的轉盤將彈丸導入槍管尾端。這種設計存在如下缺點:一是小型CO2氣瓶容氣量小,需要經常更換;二是直槽彈倉容彈量小,需要頻繁裝彈;三是只有扣動扳機才能使彈輪轉動,扳機力較大,對射擊精度影響很大;四是沒有空倉掛機,彈盡時無法提醒使用者。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步槍的缺點,筆者設計了一種新型的氣槍,所提出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將轉輪與直槽彈倉結合,將8輪彈倉縱向延伸,使每個容納1發彈丸的孔變成容納34發彈丸的直槽彈倉,容彈量便擴大至272發,此部件稱為直槽彈輪。通過一個鉸鏈可使直槽彈輪向左旋轉18°,以便更換新彈輪。槍機與抓彈滑塊配合完成送彈動作。抓彈滑塊與推彈滑塊配合完成空倉掛機。
該槍與已公布的專利中的氣槍相比,具有如下優點:采用272發大容彈量的彈倉;可每34發為一個單位完成連發發射;每一個彈倉發射盡時即實現空倉掛機;采用大氣瓶,使用時間長,不必頻繁更換氣瓶;可一次性向彈倉內快速裝彈,使裝彈時間大為縮短;自動機體積小、質量輕,對射擊干擾小;即使氣瓶突然自行放氣也不會有彈丸射出,安全性高;發射時氣體只有槍口一個出口,不會過多的外泄,氣體利用率高。
該槍結構緊湊、外形美觀、操作方便、機構動作可靠。采用大容量彈倉、大容量氣瓶,可連發發射、空倉掛機,可發射鉛制球形彈丸以及專配的帶尾裙的流線型鉛制彈丸。
該槍可安裝伸縮槍托、皮卡汀尼導軌以及瞄準鏡,手電等附件。
操作步驟

1.按壓護木前方的卡筍,向前取下護木(圖1);

2.向后拉動A拉機柄(槍機上的拉機柄),直到槍機被阻鐵掛住。再推B拉機柄(供彈滑塊上的拉機柄)至最前方,此時推彈滑塊將壓倒彈倉轉向部件,彈倉順時針回轉45°(圖2);

3.將B拉機柄向里推入機匣上的方槽內,推彈滑塊即被鎖定(圖3);

4.將彈倉與轉向部件一同向左側推出機匣。取下空的彈倉換上裝滿彈丸的彈倉并回轉入機匣(圖4);

5.拔出B拉機柄,釋放推彈滑塊。在推彈簧的作用下推彈滑塊向槍膛方向頂住一倉彈丸。此時轉向部件也回轉上抬(圖5);

6.裝上護木,扣扳機實現連發發射。A拉機柄往復運動。B拉機柄則向后運動。當一倉彈丸發射完畢時,B拉機柄會停止在最尾端。此時A拉機柄也停在其導槽的前三分之一處,實現空倉掛機(圖6);

7.松開扳機,再拉A拉機柄向后掛住槍機。推B拉機柄至最前端并釋放,另一倉彈丸實現待擊,可繼續發射(圖7)。

工作原理
完成操作步驟5之后,推彈滑塊將一發彈丸推入抓彈滑塊上方的抓彈口中。此時該槍處于待擊狀態。扣動扳機,阻鐵下降,槍機在復進簧作用下向前運動,運動過程中槍機下方的突起與抓彈滑塊斜面配合,抓彈滑塊在彈簧作用下上抬,使抓彈口對準槍管尾端。槍機繼續向前運動,并撞擊氣閥放氣。被釋放的氣體在氣缸內膨脹。氣體在推動彈丸向前運動的同時,也推動氣缸內的活塞向后運動,為槍機的自動循環提供動力(槍機在向后運動的初始階段并沒有迫使抓彈滑塊下降。在彈丸飛出槍口前,氣體沒有其他的逸出口,因此提高了氣體利用率)。槍機繼續向后運動,槍機下方的突起與抓彈滑塊斜面配合,使抓彈滑塊下降。當槍機后坐到位時,抓彈滑塊在推彈滑塊的配合下,抓取新的彈丸。扣住扳機不放便可實現連發發射。
彈倉中的彈丸射盡時,如槍機后坐到位,推彈滑塊的前端插入抓彈滑塊的抓彈口中,使抓彈滑塊無法上抬。此時在復進簧作用下向前運動的槍機便被抓彈滑塊尾端所阻擋,無法撞擊氣閥,射擊停止,成為空倉掛機狀態。
若要實現再次發射,必須拉動A拉機柄,使槍機重新被阻鐵掛住。然后向前推B拉機柄,當推彈滑塊移動至最前方位置時,其壓倒轉向組件,彈倉會順時針回轉45°,另一倉彈丸就位。松開拉機柄,推彈滑塊將第一發彈丸送入抓彈口中,即完成新彈倉中第一發彈丸的上彈。
最新修改
在該氣槍的護木左側設置一個“窗口”以供更換彈倉。使用時向上扳起彈倉蓋的卡筍,使彈倉蓋向左側偏轉,即可完成操作步驟2~7。這樣改動的優點是不用取下護木,操作得到簡化。另外,彈倉蓋采用半透明的塑料件,可隨時觀察到彈倉內的余彈量,便于更換彈倉。
由于彈倉蓋的強度不高,取消了其上的皮卡汀尼導軌。

內部結構

護木左側增加的“窗口”
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