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之間,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新加坡位于該海峽南部入口處,是歐、亞、澳、非洲之間海運的重要通道。馬六甲海峽方便了新加坡的海上運輸,加強了新加坡的對外貿易,對新加坡的發(fā)展影響巨大,但這里經常有海盜出沒,直接危害到韓國、日本、印度等國輪船通行的安全。新加坡海洋警察(Police Coast Guard,縮寫PCG)的特遣中隊(Special Task Squadron,縮寫STS)就擔負著該地區(qū)反恐、反盜的重要職責,被譽為馬六甲海峽的守護神。
從韓國KCG-SWAT南下聯合演練說起
2006年7月,韓國海洋警察(Korea Coast Guard,縮寫KCG)的許多要員及執(zhí)行海洋反恐、反盜等任務的KCG特種部隊(KCG-SWAT)乘坐3000噸級的“太平洋6號”艦出航,通行時間長達33天,目的是與馬來西亞、印度和新加坡開展海上聯合演練。KCG過去沒有與其他國家進行類似演練的經歷,而且這么長時間在國外巡訪也是首次。
KCG-SWAT這次南下演練的首要目的是打擊日益猖獗的海盜。印度與斯里蘭卡之間的水路是世界上海盜頻繁出沒的地區(qū),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所在的馬六甲海峽素有“海盜的天國”之稱,特別是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輪船通過最多的海域,韓國、日本從歐洲進口的石油必經此海峽,近來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印度向歐洲出口產品也必須通過這里,所以馬六甲海峽治安問題極其重要。面臨海盜危害,韓國特別重視,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也深感有必要與韓國等國家建立聯合反恐、反海盜體系,進行聯合演練。
此次出訪,KCG-SWAT與印度并未開展反恐、反海盜聯合演練,只進行了海上救護演練。而與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則開展了反恐、反海盜聯合演練。這兩次演練的內容酷似,基本設定是“韓國與當地國家的海洋警察聯合救出被‘海盜’劫持的船舶”。特別是韓國與新加坡的聯合演練,使人們更多地了解了馬六甲海峽的守護神——新加坡海洋警察特遣中隊。這支部隊的裝備等方面頗有值得借鑒之處。
海上中流砥柱
新加坡雖是個小國,但其實力不可小視,經濟發(fā)展居東南亞首位,其他方面也比周邊國家先進,警察與軍隊的編制有相當規(guī)模,而且受到嚴格訓練。最重要的是,新加坡的警察與軍隊維持西歐型的訓練模式,比其他東南亞國家具有更強的活動能力。
新加坡PCG屬于警察組織,其編成與韓國KCG相似。最近15年來,PCG對犯罪的預防能力大大提高,逐漸受到外界重視。
說到警察特種部隊,新加坡共有兩支,一支是特種戰(zhàn)術與救援(Special Tac tics And Rescue,縮寫STAR)部隊,主要任務是負責陸地上的反恐行動以及打擊重大犯罪行動;另一支就是STS,執(zhí)行海上反恐任務。由于任務不同,STAR與STS需要不同的訓練與裝備。
STS的裝備與訓練嚴格程度不及美國,但與歐洲主要國家相比并不遜色,其經費預算占國家財政預算的相當比例。所使用武器與其他國家的特種部隊大致相同,以MP5沖鋒槍和格洛克19手槍為主。單兵裝具及支援裝備很輕巧,能快速反應,如裝備的RIB快艇以及快速突入目標船的磁鐵式登船把手等。
馬六甲海峽多珊瑚礁和小島,不便于大型船舶通航,新加坡PCG及海軍均較少采用大型船只,故RIB快艇在實際作戰(zhàn)中使用較多,且性能優(yōu)良。PCG無自己的飛機,與韓國KCG-SWAT聯合演練中亮相的3000噸級大型巡邏艦及直升機歸KCG所有。KCG-SWAT的隊員很羨慕新加坡使用PJ級RIB,不過韓國警方認為,裝備了巡邏艦就無需RIB,所以未裝備RIB。PJ級RIB長6m,穩(wěn)定性良好,乘員16名,可用3臺250馬力發(fā)動機組加速到40節(jié)(約74km/h)。
STS的訓練設施處于國際領先地位。該設施于2007年3月份完工,其中包括10m深的潛水訓練用游泳池,其寬度適宜40~50噸級小船參訓;還有模擬打擊船上恐怖分子用的仿真中心等設施,該仿真中心經常有歐洲國家及以色列等國的特種部隊在此進行聯合演練。CQB的訓練設施相當完備,特別是建筑物的一層可自由變更內部配置,當然也可實彈射擊,而且設施內利用閉路電視監(jiān)視、記錄全部活動。
由于新加坡是多民族國家,以華人為主體,所以STS由中國系、馬來系、印度系等民族的隊員混編而成,不過所有隊員以官方語言英語交流,因此與國外特種部隊的協作進行得比較順利。
迄今,STS頻繁出動,成為PCG的主力部隊。特別是最近,新加坡發(fā)現了被國際通緝的3名海盜中的1人,在逮捕該罪犯的過程中,STS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支部隊的今后發(fā)展值得我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