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衣服脫了,對著鏡子仔細審視自己的身體,你正在看一個藏著無數(shù)玄機的機體……
身高
你可能常聽到老奶奶們開心地說:現(xiàn)在的年輕人的個頭越來越高了。的確如此,10年內(nèi),工業(yè)化國家的年輕人的身高增加了不少。目前,世界上平均身高最高的是荷蘭人。1965年,荷蘭男性的平均身高為1.78米,到1997年,增加了6厘米,荷蘭女性則從1.66米增加到1.71米。南歐人的身高在歐洲人中是最矮的,但他們的身高也在逐年增加:西班牙人的身高從1960年到1990年間以每10年2.4厘米的速度增加。西歐人身高增加的速度稍慢一些,約為每10年1厘米。東歐人和日本人身高的增加速度為每10年3厘米。女性身高增加的速度低于男性,男女身高的差距在日漸增大。
或許你會把身高增加歸因于營養(yǎng)狀態(tài)的改善,實際上其中的原因非常復雜。出生后頭兩年身高的增長速度是決定最終身高的關鍵因素,因為這是人生中身高增長最快的時期,尤其是下肢的長骨增長最快的時期,而下肢的長度是決定身高的關鍵因素。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很難追上同齡人。
當然,營養(yǎng)和其他因素對嬰幼兒的生長也是有影響的。以日本為例,日本在二戰(zhàn)以后經(jīng)歷了一個快速發(fā)展的時期,1980年,日本17歲男孩的平均身高比1948年的同齡男孩增加了4厘米。健康也是重要的因素,醫(yī)學發(fā)展使嬰幼兒的生長加速了。
運動員的身體優(yōu)勢
從1989年起,澳大利亞就開始采用科學方法選拔運動員參加大型比賽,而現(xiàn)在,新西蘭、英國、日本等也開始這樣做了。依據(jù)是什么呢?就是某種特定的體形適合某項運動。也就是說,運動員在一項運動中能否勝出,不僅僅依靠體能,其身高、體重以及相對比值等都會起作用。
有一項奧林匹克新運動——鋼架雪車,聽起來有點瘋狂:運動員開始時發(fā)瘋似的奔跑,然后將身體俯臥在鋼架雪車上,頭朝前地在冰上以每小時120千米的速度向前運動。參加這項運動的人需要極大的膽量,而他能否在比賽中勝出則靠另外一個要素——適當?shù)捏w形。運動員開始時的奔跑很重要,所以運動員的腿部力量是關鍵。劃船運動也是這樣,運動員的身高及臂長十分關鍵。

由此,發(fā)展出了一門新的學科——人體測量學。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掃描技術獲得人體三維圖像,以此對運動員的體形進行更精確的分析。
比如,通過對肢體橫斷面的計算來研究肌肉的質(zhì)量。又比如,通過三維圖像測量身體體積,進而計算出身體密度,從而了解運動員的身體組成——有多少體脂,有多少肌肉,有時甚至連脂肪的組成都計算出來,以便分析運動員需要哪些營養(yǎng)成分。有些研究則著眼于某一項運動,比如研究自行車運動員采用哪種姿勢可以把空氣阻力降到最低,游泳運動員在水中時水是如何流過身體表面的。當然,有一些因素是無法測量的,比如技術熟練程度、反應能力和決斷能力等。在許多運動項目中,運動員必須從很小的時候起就開始接受訓練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績,但很難預測的是他們長大后身體會發(fā)展成什么樣子。
通過研究,科學家發(fā)現(xiàn)運動員的身體優(yōu)勢可以歸于以下幾點:身高、體重、肢體長度以及體脂。
身高:男籃運動員的身高比普通男性平均要高36厘米,游泳、劃船運動員也是高個子優(yōu)勢明顯。拿游泳來說,高個子的運動員能在起步、轉(zhuǎn)身調(diào)頭以及終點沖刺時占盡優(yōu)勢。在網(wǎng)球運動中,高個子球員容易打出更刁角度的球,這在比賽中更具殺傷力。不過,小個子有小個子的優(yōu)勢。小個子運動員的上臂較短,可以產(chǎn)生較大的加速度,使其奔跑速度更快,加上體重較輕,因此更容易啟動。此外,小個子運動員的單位體積的體表面積較大,散熱更快。個子小的旋轉(zhuǎn)和翻跟頭比較容易,這也正是為什么體操運動員、芭蕾舞演員比普通人個子小的原因。而跳高運動成績優(yōu)異者,只會在高個子中產(chǎn)生。
體重:大塊頭運動員在投擲運動中表現(xiàn)出色。如果男性平均體重是76千克的話,那么相撲運動員的平均體重可以達到263千克。
肢體長度:肢體長的運動員,在劃船運動和游泳運動中能產(chǎn)生較大的爆發(fā)力,但有時肢體長也是不利因素,比如說在舉重運動中,肢體長則意味著多做功,舉重時需要舉的距離相對較長。
體脂:脂肪太多對大多數(shù)運動員來說是沉重的負擔,因為運動中要克服這部分多余的重量。但在超長距離游泳時,脂肪像救生圈一樣產(chǎn)生浮力,還能起到保溫作用。一定的脂肪對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女性。
肥胖

如今,我們的體重也增加了。體重增加的部分原因是由于身高增加。為了描述體重,科學家引入了體重指數(shù)——BMI,即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的平方(平方米)。在美國,1991年,21%的男性和26%的女性肥胖。如今,有超過1/4的男性和1/3的女性肥胖。在英國,38%的女性和44%的男性超重或肥胖。在澳大利亞,19%的男性和22%的女性肥胖。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道,全世界超過10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肥胖。
BMI只反映了部分問題,并不能反映身體的哪個部位肥胖,而事實上這很重要,因為脂肪的分布也是影響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比如,腹部肥胖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就高。又比如,有啤酒肚的人的內(nèi)臟器官周圍有很多脂肪,比起其他部位,這些內(nèi)臟脂肪更容易把脂肪釋放到血流中去?,F(xiàn)在,發(fā)展中國家的人也逐漸發(fā)展成為腹部突出的蘋果型身材,增加了患心臟病的風險。
測量腹部肥胖的一個更好的辦法是測量腰圍。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成年人的腰圍發(fā)生了令人震驚的改變。從1960年到2000年,男性的平均腰圍增加了9.9厘米,女性腰圍則增加了23.2厘米。如果以女性腰圍大于等于88厘米,男性腰圍大于等于102厘米作為腹部肥胖的標準,那么,腹部肥胖人群所占的百分率增加了3倍,現(xiàn)在有大約40%的男性和60%的女性可以歸為腹部肥胖。即便BMI指標正常,如果腰部肥胖,患病風險仍然很高。
英國人也越來越大腹便便了。女性的腰圍從1951年的70厘米增加到現(xiàn)在的86厘米,用一位研究人員的話來說就是:每個人看起來都像是孕婦。從1977年到1987年,英國11到16歲男孩的腰圍增加了6.9厘米,女孩增加了6.2厘米。其他國家的情況也差不多。
研究人員通過測量腰圍和皮褶厚度發(fā)現(xiàn),脂肪增加了,但體重的增加并不是按比例增加的。這意味著我們增加的是脂肪,而丟失了什么東西。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丟失的東西就是肌肉。換言之,是脂肪代替了肌肉。這種傾向同樣發(fā)生在兒童身上,這更令人擔憂。
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令人非常擔憂: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吃了更多的食物,而且食物的質(zhì)量也在下降,高脂高糖低營養(yǎng)食物是主要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原因是生活方式的改變。有近1/2的女孩和1/4的男孩沒有參加有規(guī)律的健身活動(體育鍛煉),有1/4的美國兒童每天看電視的時間超過4小時。

由于少數(shù)人過于肥胖,個別航空公司甚至提出針對肥胖顧客按體重收費的問題,看來肥胖已成為一個社會熱點問題。
隨便問一個人,為什么肥胖呈流行趨勢,他準會告訴你:這是因為現(xiàn)在人們吃得太多,而燃燒的卡路里又太少。學校的體育活動少,孩子玩電腦游戲的時間比玩球類運動的時間多,垃圾食品入侵市場,人們在餐館吃飯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加工食品中增加了糖的使用量。健康專家提出了這樣的看法:我們應該責備的是造成或容易造成肥胖的環(huán)境,比如飲食環(huán)境。隨著物流的加速及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在不少國家的食物越來越便宜且豐盛,越來越少的家庭會留人在家里準備食物,而是傾向于購買更為方便的食物、外賣以及去飯店就餐。許多家庭在外就餐的次數(shù)超過在家就餐,而在外就餐則多為高脂肪食物。
食物量的增加也對人們的飲食產(chǎn)生了影響。飯店為了增加客源而不斷增加每一份食物的分量。20世紀60年代,麥當勞的一份漢堡、薯條、250毫升可樂的熱量是590卡路里,現(xiàn)在一個小孩下課后的零食——1/4磅奶酪加大號薯條以及可樂,熱量已經(jīng)達到了1550卡路里,這是一個中年女性一天所需的熱量的3/4。
來自美國、加拿大和意大利的20位肥胖癥專家不久前發(fā)表論文指出,肥胖癥流行的主要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歸于環(huán)境變化。專家們還提出了另外10種造成肥胖癥流行的最有可能的解釋。
睡眠不足
有研究人員用了16年時間,對68000名婦女進行跟蹤調(diào)查,結果發(fā)現(xiàn),那些平均每天睡5小時的人比睡6小時的人增加體重多,而睡6小時的人又比睡7小時的人增加體重多。對此的解釋是,睡眠缺失會改變代謝。胖素是一種指示饑餓的激素,而瘦素則是顯示過飽的激素。當胖素增加時,瘦素水平就會下降,這時候人的食欲就大開。睡眠缺乏的小鼠比正常小鼠吃多兩倍食物。對人的研究也是一樣。
氣候影響
在過去幾十年中,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溫度發(fā)生了變化,而使用空調(diào)也會造成我們的體重變化,至少冬天供暖與體重增加有關。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婦女在27℃~22℃的環(huán)境下,一天的耗能差異為1兆焦(239千卡),這是燃燒27克身體脂肪的能量。高溫可以降低人的進食量,而夏天使用空調(diào)則起到增進飲食的作用。此外,出汗也能燃燒能量。
戒煙作用
調(diào)查表明,吸煙的人的確比一般人瘦,而戒煙的確可以讓人長肉??茖W家推測,尼古丁可能是一種食欲抑制劑,似乎還能提高人的代謝率。根據(jù)一項統(tǒng)計,一個人在戒煙后的頭10年比那些煙民和從不吸煙的人更容易超重。在男性中,大約有一半的戒煙者超重,相比之下,從不吸煙的人的超重比例為37%,吸煙的人的超重比例僅為28%。因此,一旦你染上煙癮,再想戒斷,就有可能面臨增加45千克體重的危險。
出生前的效應
雖然肥胖癥可能主要取決于遺傳,但也有證據(jù)表明,肥胖母親,特別是那些已經(jīng)發(fā)展成妊娠期糖尿病的母親所生下的孩子,在他們?nèi)蘸蟮纳钪懈锌赡艹蔀榕肿?。實驗證明,被投飼高脂肪口糧的懷孕母鼠生出的小鼠,要比其投飼正??诩Z的雙胞胎姐妹生出的小鼠更容易肥胖,而且這種效應能持續(xù)兩到三代。所以,你有可能在被孕育之前就已經(jīng)注定了肥胖與否的命運。
胖人多產(chǎn)
胖人生孩子多。研究發(fā)現(xiàn),BMI和生育率之間有著很小但高度顯著的關系。體重正?;蚱偷呐似骄?.2個孩子,超重或肥胖的女性平均有3.5個孩子。是生育較多讓女人增重,還是超重讓女人有更多的孩子?可能二者兼而有之。如果除了睡眠不佳外,沒有其他原因,那么,生很多孩子有可能增加了肥胖的機會。
年長人漸肥
統(tǒng)計表明,40~79歲的成年人比年輕人更容易肥胖。另外,不同人種的肥胖比例也不同。比如:墨西哥裔的美國婦女肥胖的可能性比白人婦女高30%,而黑人婦女的肥胖風險則是白人婦女的2倍。

藥物影響
上世紀70年代,一種治療精神病新藥進入市場,全世界有上百萬人服用了這種藥物。該藥在治療精神錯亂上獲得了成功,但它有一個副作用:服用者在最初的10周內(nèi)一般會增加4千克體重,在接下去的一年中還會再增重4~5千克。
環(huán)境污染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要接觸一些化學物質(zhì),比如殺蟲劑、染料、調(diào)味料、香料、塑膠、樹脂、溶劑,這些化學物質(zhì)或被我們吞食、吸入,或通過皮膚吸收。有證據(jù)表明,少量的化學物質(zhì)就能導致我們的體重增加。實驗證明,給小鼠服用少量的殺蟲藥,可讓其體內(nèi)脂肪成倍增加。在這些化學物質(zhì)中可能含內(nèi)分泌擾亂劑,可以干擾如像雌激素這樣的激素的功能。研究表明,當雌激素不能正常行使其功能時,肥胖癥就出現(xiàn)了。
大齡母親
全球范圍內(nèi),做母親的年紀越來越大。在英國,1970年時,婦女初產(chǎn)的平均年齡是23.7歲,而今是27.3歲。美國婦女生頭胎的平均年齡也在增長,從1970年的21.4歲增加到2000年的24.9歲。有研究表明,母親的年齡每增加5歲,孩子發(fā)展為肥胖的可能性就增加14%。不過,其中的原因尚不清楚。
婚姻
和人們按照相貌尋找配偶一樣,夫妻的體重也是配對的。瘦子更愿意和瘦子結婚,而胖子更愿意嫁娶胖子。結合其他原因,比如肥胖癥是部分遺傳的、較胖的人會生育較多的孩子,似乎更能解釋目前肥胖癥日漸流行的趨勢。
體形
人們有著各種各樣的外形。一個人的身高和腰身主要是由基因決定的,但一個人群的身高變化除了由基因決定外,生活環(huán)境也起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說,生活在低緯度地區(qū)的人多數(shù)身材瘦小,皮下脂肪少,而生活在北極附近的因紐特人則比較魁梧。人身體的寬度隨著緯度的升高而增加,最多可以相差25%,而身高則沒有隨著緯度變化呈現(xiàn)規(guī)律性的變化。為什么體形會因緯度的變化而不同呢?這與氣候以及身體的散熱方式有關。人主要是靠出汗散熱的。在熱帶地區(qū),在體重相等的情況下,體表面積大的人可以通過輻射、對流以及體表蒸發(fā)更快地降低體溫。相似的,居住在寒冷地區(qū)的人如果體表面積相對小就能保存更多的熱量。然而,在潮濕無風的地方,出汗并不是一種有效的散熱方式,比如說在濕熱的熱帶雨林地區(qū),最好的方法就是盡量減少產(chǎn)熱,而減少產(chǎn)熱的最好方法就是減少體積,這就是為什么居住在熱帶雨林地區(qū)的人要比居住在同緯度不同氣候地區(qū)的人瘦小的原因。居住在干燥草原地區(qū)的人能靠出汗很快散熱,因此這些地區(qū)的人一般都有修長的四肢。
以下列舉一些體形奇特的人。
最矮的男人
健在的最矮的男人是約旦人尤尼斯·埃德萬,其身高為65厘米。最矮的成年人是印度古爾·穆罕默德,身高僅為57厘米,1997年去世時年僅39歲。
最高的人
無可爭議的最高的人是美國人羅伯特·沃德洛,1940年他去世時的身高為2.72米。世界上“真正的”(無病理原因的)巨人是安格斯·麥卡斯基爾,當他1863年在加拿大去世時,身高為2.36米。
手最長的人
是索馬里人比薩德,他的手從腕處到中指尖的長度為26.9厘米。
胸圍最大的人
是美國人羅伯特·休斯,他的胸圍為315厘米。休斯1926年出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還在蹣跚學步時,他的胸部就開始撐破襯衫。他的父母艱難地工作為他提供衣服和食物。他們看著自己的兒子在6歲至25歲之間有四次體重成倍增長——從25千克增長到92千克。他在1958年去世的時候,體重已經(jīng)高達484千克,被安放在相當于一個裝鋼琴的箱子那么大的棺材里。
指甲最長的人
是美國人雷德蒙德。她的指甲總長度為7.51米,2006年9月28日,以指甲最長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指甲最長的人。
脖子最長的人
人的脖子能延伸的最大長度是40厘米,這是一些婦女長期佩帶項圈的結果。在緬甸,一些部落婦女以脖子長為美。若把銅項圈取下來,她們有可能因此致命。一些部落懲罰通奸婦女的辦法就是把她們的銅項圈取下來。在泰國北部,生活著一個人數(shù)不多的帕督安部落,這個部落中的女性的脖子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長的。根據(jù)古老的傳統(tǒng),帕督安部落的女性從5歲起就開始戴銅項圈以拉伸脖子,因為當?shù)氐牧曀渍J為長脖子的女性更美麗。當這個部落的女孩長大后,她們的脖子長度普遍都超過20厘米。帕督安部落婦女脖子上的銅項圈只能往上添,不能往下拿,終生都要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