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的名字
誰都知道信是很私人化的東西,拆人信件是違法的。
但在土耳其一個偏僻的小村莊里,通信機密是無論如何也得不到保護的,原來該村幾十戶人家的家長全部取了同一個名字。為了準確送達從外地發往該村的信件,盡責的郵遞員只好將全村人都召集到廣場上,當眾拆開信封,大聲念信:
“親愛的某某:您好!”——“好!”全村人齊聲應答。
“好久不見了,很想念你們全家人?!薄芭??!庇质且黄憫?。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大家都歡呼雀躍。
“太太分娩了,這回是個男孩?!薄腥撕埃骸皠e念了,別念了,是我的信。”
或者:“告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大家都屏住了呼吸。
或者,信寫得非常有趣。盡管已知收信人,大家還是要求:“念下去,念下去,誰是信主還沒一定呢?!?/p>
共有名字給村里人添了不少麻煩,但也增加了許多樂趣,還有彼此間的同情與關懷。因為一個人的事就像大家的事一樣,一個人的喜事大家開心,一個人的不幸眾人憂心。所以很多年來他們都不曾改變這一習慣。
共有名字意味著共享:悲喜,福禍,榮辱。
如果不是這樣
女兒說,如果母親當初不是那么機靈,不是現編現撒了那個謊,那么……
母親是在讀中學時,直接報名參加了抗美援朝的志愿軍的,是《英雄兒女》中王芳那樣的文工團員。因為部隊里來自浙江的兵相對少一些,就有人說起,某某團某某連,有個你的老鄉呢。雖說部隊大家庭,五湖四海一家人,但對一個女孩子來說,有個老鄉近在咫尺,還是覺得心里塌實,就記下了。
回國后,組織上張羅著為一些勞苦功高的軍官介紹對象,漂亮的她是逃不掉的。但她心里不情愿這樣的嫁法,不知怎的就對組織撒了謊:我有對象了呀?
真的?誰???
就是——某某團某某連的。那個老鄉的名字她脫口而出。
女兒說,如果父親當初不是那么執著,不是那么窮追不舍,那么……
母親經培訓后分到部隊醫院工作。輪到母親看門診,號子總是緊張,而就醫者個個身強力壯,他們不是來看病,是來看她啊。父親,當年的那個小兵也混跡于看病的人群中間。她看了一下他的名字,抬起頭看了他一眼,她是頭一次看到他,他瘦瘦黑黑,非常不起眼,而且,從病歷上看出來,他年齡還比自己小,她瞬間就否定了他。此時,正在追她的人起碼半打,其中有個英俊的營長。
那年春節,母親回家探親,回家的第二天清早,敲門聲響起。她開門,驚呆了,站在門前的竟是瘦瘦黑黑的那個同鄉、那個小兵,原來他也請了探親假。
女兒說,如果母親沒有選擇父親,那么……
他們相愛并結合,國家困難精簡人員時,他們響應號召雙雙回了他的物質貧瘠的家鄉,務農,生兒育女,過著清貧簡潔的日子。
女兒說,如果母親當初不是那么機靈,撒了個謊,那么她的后半生應該舒服得多,她應該是個高官夫人而不是一個小民……
女兒說,如果父親當初不是那么窮追不舍,母親絕不可能成為她的妻子,她至少會復員回自己出生的小城而不至于成為一個農婦……
但女兒說,你想象不到他們相處得有多么好,在我們兒女的記憶里他們從來沒有過任何不愉快,你想象不到,他們直到今天還會手牽手立在村口看夕陽……
女兒說,如果不是這樣,他們不會這么幸福。
喜 歡
放寒假,三個城里女孩到鄉下玩。鄉下舅舅帶著她們到處轉悠,把他認為最新奇好玩、最值得自豪的東西一一指點給她們看。但大約是見多識廣的緣故,女孩的反應總是淡淡的。
后來來到一個花圃,花圃里有一暖房,從凜冽的風中走進暖房,滿目鮮綠立即讓女孩們眼睛發亮。等看見那三盆橘樹盆景時,女孩發出了歡呼。那三盆橘樹上,各結有一個圓碩的、金燦燦的柑橘,確實美極了。
見女孩喜歡,舅舅毫不吝嗇地擰下一個柑橘,女孩一愣。當發現他還準備摘第二個柑橘時,她們一起大喊:“不要,不要摘……”舅舅只道她們是客氣,哪里肯聽,轉眼工夫,三盆橘樹都只剩下墨綠的葉子,三個柑橘都塞在了三個女孩的手里。
金燦燦的顏色與女孩眼里的神采一同消失了。這樣的柑橘,家里不是經常有一整箱嗎?她們喜歡的是掛在樹上的柑橘和結著柑橘的樹。現在,她們的喜歡,毀于頃刻。
而這一刻,舅舅滿心喜歡,他以為,他終于給了她們喜歡。
仇恨入心
早年的樣板戲《紅燈記》中,李鐵梅有句著名的臺詞:仇恨入心要發芽……現在越想越覺得可怕。
曾經有個女子,10年前被拐賣到某個小山莊。她從來沒有試圖逃走,只是少言寡語。生下一兒一女,日子仿佛過得挺安生。她對丈夫公婆都不錯,乃至讓村里人都忘了她的不幸身世。直到10年后的一個大年夜,她一把火燒掉了新蓋的三間樓房,因為門窗全被她事先封死,一家人無一逃脫。
誰也找不出她的作案動機,唯一合理的猜測,是仇恨入心發了芽,瘋長成一棵猙獰的樹。
最近聽說的一樁事情更為離奇。許多年里,一個女子與兩個男人生活在一起,居然相安無事。
女子是肢殘人,天分卻高,曾與鄰居健全小伙子相戀。是這女子的父母犯下錯,他們以為這宗親事不般配,將女兒許配給了一個啞巴。誰知女兒與啞巴結婚后,健全小伙子不離不棄,仍然與女子生活在一起,形成了如此畸形的三人格局。
好多年后的一天,女子突發腦溢血死亡,留下一個兒子,按理說,這樣一來這個家庭該散伙了吧,讓人想不通的是,兩個男人和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依然生活在一起,依然相安無事,又是好多年。
這事情發生在偏僻的鄉下,之所以被我們知道,事情已經發生了質變———啞巴毒死了與他一起生活將近半輩子的男人。
怨誰呢?人們———包括和他生活在一起的一男一女,以為啞巴天性愚鈍,秉性溫厚,聽任他吃啞巴虧,聽任仇恨的種子在他心里抽芽長葉,終于結出毒果。
是的,這世界有貧富、有強弱,有卑微和顯赫,有倒霉和走運,差異不可能完全消除。但請記得永遠不要凌辱,不要欺負,不要無視他人的存在,否則,在你的四周發芽生長的都是仇恨的種子,想一想有多么可怕!
從初戀到初戀
老伴去世后,老奶奶獨個兒過了10年,忽然對兒女說,想找一個人。
兒女很孝順,歷盡周折,在千里之外的城市,找到了他們的母親想見的人,原來,是個與母親年齡相仿的老爺爺。原來,是母親的初戀情人。
說來也真巧,老爺爺的愛人也于10年前離去。于是,分手半個多世紀后,在各自都已兒孫滿堂時,他們再次相見了。
說起當初,他們都記得蠻清楚,是在縣里組織的一個供銷干部培訓班上認識的。偌大一個會堂,偏偏來自鄰鄉的他倆坐在了同一條長凳上,四目相對,電石火花,一見鐘情??墒呛髞?,因為他是地主出身,不愿連累很有前途的她,就沒走到一起。
這無疑是初戀,激情的、夢幻的初戀。而我要說的是現在。
他飛到她的城市。他們一起散步、喝茶、看電影……一個月后,他要買機票回家。
她說:讓我女婿開車送你回家。
他問:那得開多長時間?。?/p>
她說:21小時。
他疑慮地說:21小時,我怕我會吃不消的。
她堅定地說:我吃得消的,我送你回家!
想起某日我一個中年女同事感慨:當年他竟然穿過半個城市,步行送我回家,我倆都沒覺得遠,而現在我們出門,超過一站路都要打車……
這,不就是初戀的感覺嗎?
老奶奶在老爺爺所在城市也待足了一個月。雙方的兒女都很理解很支持,想想既然如此,兩老的婚事,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這樁跨世紀戀情驚動了媒體,老奶奶回去之前,有記者采訪他倆,也不假思索地問及婚姻,兩人反應幾乎相同:婚姻,還沒考慮啊,相處著再講嘛。
相處著就是相思著,相思著就是戀愛著。老奶奶回去后,據說,兩人每天至少通一個小時以上的電話。
年輕人往往會誤解,還以為奶奶爺爺相處,就剩下結成老伴兒這一條路,沒料到,他們仍然在初戀,激情的、夢幻的、浪漫的初戀,一點也不遜年輕人啊。
最美的語言
有個女人,非常的不同凡響。
她擁有一把年紀、兩次離婚的經歷,卻仍然堅持愛的理想,不愿意屈就于庸碌凡俗的婚姻,要找到真愛的感覺。
在接近四十大關,在她的尋找將要從令人欽佩淪落到使人嘲笑的年齡,她又全情投身于熱火朝天的網戀之中。
網戀的外延就大了,天南海北,都在她的網羅范圍內。但僅僅是半年時間,她對男性同胞徹底感到失望。她對他們的評價一個字:俗,與現實中一般俗,甚至比現實中更俗。她對女友說,他們開口就問年齡,第二句就是房產存款,去他的。此后,她的言行一度變得讓人費解。
先是頻頻地打電話給同事:英語“我喜歡”怎么講?“我的愛好”怎么講?
過幾天是:俄語“我為你歌唱”怎么講?“我的心情”怎么講?
過了半個月又是:日語“我愿意”怎么講?“我很善良”怎么講?
而且她問起來沒完沒了,通宵達旦,懂幾句外語的同事,都被她弄得煩死了。再看她整日里雙頰緋紅神魂顛倒的純情少女模樣,大家終于發現,原來她是在與異國男子談情說愛。
她學習外語效率極高,進步神速,單詞量與戀情同步遞增。這不奇怪,你一句來我一句往那些的甜言蜜語,她一天里要復習好幾遍,還得預習再次約會將要使用的詞兒。水平提高之快,連對方都覺得是個奇跡。
這樣一來,她就能使用好幾種外語談戀愛了,而且交往的程度直接地由外語水平來體現,從生活、工作、經歷,到文學、藝術、思想……
而她的秘密也不再是秘密,比如她在學瑞典語了,她的新男友一準就是瑞典人;她在學西班牙語了,她的新男友肯定就是西班牙人。
聽說她最近正在辦護照,她的男友跨過半個地球前來接她了。有個年輕同事在祝福告別宴上半開玩笑地問她:哪種語言最容易學???她說:最美的語言最容易學。
頗有道理啊——任何語言用于談情說愛時,都是美的。
搜索的眼睛
雪地行軍是樁危險的事,它極易使人患上雪盲癥以致迷失了行進的方向。
但,人們感到奇怪,若僅僅是因為雪的反光太刺眼,為什么戴上墨鏡之后,雪盲癥仍不可避免呢?
最近,美國陸軍的研究部門得出結論:導致雪盲癥的并非雪地的刺眼反光,而是它的空無一物??茖W家說:人的眼睛其實總在不知疲倦地探索世界,從一個落點到另一個落點。要是連續搜索而找不到任何一個落點,它就會因緊張而失明。
所有的眼睛都在搜索世界,搜索世界的眼睛不怕光怪陸離,卻怕空空一片。一個人如果搜索不到友誼的落點,他很可能對所有的人充滿敵意,如果搜索不到真誠的落點,他很可能會懷疑整個世界。
美國陸軍對付雪盲癥的辦法是,派先驅部隊搖落常青灌木上的雪。這樣,一望無垠的雪中便出現了一叢叢,一簇簇的綠色景物,搜索的目光便有了落點。
假如心迷失在冷寂無邊的雪野,讓我們率先搖落常青灌木上的雪。
選自《莫小米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