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個有趣的題目:“請用6根火柴棒擺出4個三角形,但不能將火柴棒折斷。”
如果你擺了6分鐘還擺不出來,也不必心灰意懶。因為根據調查,大多數人都擺不出來。
公布答案之前,我們先聊一下跳蚤。跳蚤之所以叫跳蚤,因為它前進時不是走,而是跳,并且一跳可以跳到身體的近百倍高度。但德國柏林馬戲團里的跳蚤卻是用走前進的,甚至會表演拉車的特技(當然,觀眾要用放大鏡來觀賞)。為什么會有這種怪事呢?原來是馬戲團的馴養師對跳蚤施以特殊的馴養。首先,馴養師將跳蚤放在玻璃瓶內,玻璃蓋的高度比跳蚤跳躍的高度低,跳蚤一跳,頭就碰到玻璃蓋,它慢慢地就不敢再跳那么高;然后,馴養師逐步降低玻璃蓋的高度,跳蚤怕痛,只好越跳越低;到最后,跳蚤在蓋子壓頂下,就不敢再跳而只能用走了。
經過這種特殊的馴養,跳蚤徹底失去了與生俱來的跳躍能力。
前面那道測驗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將六根火柴棒擺成一個金字塔,自然就出現四個正三角形了。不少人在知道答案后,會在心里嘀咕:“你又沒有說可以做三度空間的立體擺列!”但題目里并沒有說“不可以”做三度空間的立體擺列。其實,多數人都是自我設限,自己綁自己,只會將六根火柴棒在一個平面上東移西挪,而不能或不敢從事三度空間的思考。這和被蓋子壓頂而不能跳躍的跳蚤有什么兩樣呢?
人們是怎么失去創造能力的呢?下面這個故事或許可以提供部分的答案:有一位幼兒園的小朋友,第一次聽到老師說華盛頓小時候砍倒櫻桃樹的故事,聽得津津有味。老師在說完故事后問:“各位小朋友,你們知道華盛頓的父親為什么會原諒他嗎?”他立刻舉起手,搶著回答說:“因為華盛頓的手上還拿著斧頭!”班上的同學聽了都哈哈大笑,老師也搖搖頭,嚴肅地說:“不對!不對!父親會原諒他,是因為華盛頓是個誠實的小朋友。”他搔搔頭,不好意思地看了老師一眼,默默坐下來。
“因為華盛頓的手上還拿著斧頭!”其實也是個很有創意的答案,但卻不被社會所認可。我們都曾經是小朋友,對很多問題其實都有過創意的看法,但大人卻皺著眉頭說這個不對、那個也不對,最后只剩下“因為華盛頓是個誠實的小朋友”這個答案,于是我們有了教養,成了像德國柏林馬戲團里被馴養的跳蚤,失去了跳躍的能力,失去了創新的能力。
壓住我們而使我們失去創新能力的蓋子是無形的,那也許是我們過去所受的教育、所染習的傳統觀念,也許是我們慣性的思考模式、單調的生活環境。它們像一個個牢籠,我們的心靈受其監禁與馴化而不自知,只能在一個個框框內思考,忘了自己原有一個海闊天空、充滿創意的心靈。
不少人埋怨自己無能力創造,其實,他們并非沒有創造力,而是失去了創造力。創造者就是掙脫牢籠、跳出框框的人。人跟跳蚤不同的地方是,跳蚤一旦被馴養,就很難恢復跳躍的能力,但人類會反省。要想掙脫牢籠、跳出框框,必須先知道自己的頭腦被監禁。只有掙脫無形的牢籠,才能釋放我們被監禁的創造力。
選自《青年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