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滇撒豬配套系“滇撒豬配套系”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種豬種雞場與云南農業大學合作,采用云南地方良種“撒壩豬”作母本,經多年選育,雜交配合力測定,多次重疊試驗選育而成的具有地方豬血緣的優質、高效肉豬配套系。
“滇撒豬配套系”延續了“撒壩豬”的品種特征,具有抗病力強、耐粗飼、繁殖率高、肉質好等特點,其產崽數、日增重、料肉比、瘦肉率、抗逆性等經濟性狀都有顯著提高。配套系父母代母豬經產崽每胎平均12.61頭,商品肉豬日增重869克,料肉比2.88:1,瘦肉率達61%,肉質、肌間脂肪3.47%,能大量利用農副產物,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價值和經濟效益(彩圖參見77頁圖9)。(云南省楚雄州種豬種雞場 趙忠保 郵編:675000)
2、魯農I號豬配套系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和萊蕪市畜牧辦公室共同選育的“魯農I號豬配套系”為3系配套,各專門化品系特征明顯,遺傳性能穩定。ZFY系種豬為第一父本,初產母豬平均窩產崽數11.14頭,經產母豬平均窩產崽數11.81頭,159天可達100公斤體重,胴體平均背膘厚22.9毫米,增重1公斤平均需2.58公斤飼料,胴體瘦肉率66.15%。ZFD系種豬為配套系第二父本,167.37天可達10C公斤體重,胴體平均背膘厚19.0毫米,增重1公斤平均需2.55公斤飼料。胴體瘦肉率69.50%,屠宰率為73.95%。ZML系種豬為配套系母本,初產母豬平均窩產崽數12.20頭、產活崽數11.27頭;經產母豬平均窩產崽數14.81頭、產活崽數12.81頭;25-00公斤肥育期平均日增重510克,胴體平均背膘厚33.0毫米,增重1公斤平均需3.32公斤飼料,胴體瘦肉率50.15%。
“魯農I號豬配套系”商品豬被毛分為白色、紅色和黑色三種,174天可達100公斤體重,背膘厚13.6毫米,增重1公斤平均需2.99公斤飼料,胴體瘦肉率58.39%,眼肌面積40.11平方厘米,肉質優良。
3、魯煙白豬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和萊州市畜牧獸醫站共同選育的魯煙白豬,是以煙臺黑豬為母本、丹系長白豬為第一父本、施格豬為第二父本,通過雜交、橫交固定等方法經14年培育而成。魯煙白豬毛色和膚色全白,體型較大,頭平直、中等大小、較清秀,耳中等大、稍前傾,背平直,后軀較豐滿,母豬腹部不下垂,乳頭數7-8對,排列均勻、整齊。初產豬產活崽數可達10.24頭,20日齡窩重57.68公斤;經產豬產活崽數可達12.73頭,20日齡窩重75.30公斤,30-100公斤體重育肥期日增重達792克,增重1公斤需飼料2.79公斤,屠宰率73.8%,胴體瘦肉率61.7%,眼肌面積36.54平方米。魯煙白豬繁殖性能好、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強、瘦肉率適中、肉質較好,適合作為雜交母本。(山東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郵編: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