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攝影是一種表達拍攝者對某一事物的觀點和思想扮攝影形式。它將個人觀念視覺轉(zhuǎn)化為最重要的訴求點,同時也是現(xiàn)代藝術的重要分支。它將攝影這一方式作為拍攝者個人觀念的依存體,在拍攝和制作手段上不受傳統(tǒng)攝影觀點和要求的最限制。
觀念攝影在今年來也是個新興的名堂,大抵是從西方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觀念藝術]衍化得來的。從外表形式看去,它似乎是用攝影術來制作作品的觀念藝術,作品強調(diào)作者或文本的[觀念],并藉此而區(qū)別于—般的攝影使用(生活照、新聞攝影、廣告攝影等),以及過往的藝術攝影風格。
觀念攝影一般情況下有兩種主要的形式手段。第一、是美國藝評人科曼(A.D.Coleman)在1976年提出的[導演模式](thedirectorial mode):藝術家主導地制造事件或場面,專供照相機拍攝下來成為作品。第二、將直接拍攝的照片,經(jīng)過后期拼貼、附加文字圖案、雜音干擾等,讓其失真。
觀念攝影潮流的出現(xiàn),無疑有其歷史、政治、社會、經(jīng)濟、文化等等的背景成因。而自信的藝術工作者會根據(jù)個人的喜好和需要,挑選他/她認為最適合的媒介和形式,這才是成熟和多元化的藝術社群應該呈示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