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職業教育注重實踐性教學,老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我院對計算機專業率先實行模塊化教學,真正實現了一體化,取得良好效果。
關鍵詞:模塊化教學;一體化;校本教材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推進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培養適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實用型技術人才,已成為當前職業學校面臨的主要問題。我校在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上作了大膽嘗試,率先實行模塊化教學,真正實現了專業教學的一體化,取得了良好效果。教學效果測驗表明,這種教學方法深受學生的喜愛。經過近兩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們對計算機專業實行模塊化教學有了許多新的認識和經驗,現進行總結,并和大家一起探討。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計算機教材陳舊、知識結構滯后,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和實用性。學生畢業就面臨失業,因為他們所掌握的技術根本不適合社會需要,沒有企業愿意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培訓他們,企業需要的是一上崗就能用的畢業生。其次,講課與上機練習異地,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脫節。如《Photoshop》課程,兩節理論課在電教室,兩節上機訓練課在機房進行。上機時,學生早已把幾天前電教課的內容忘了,教師還得從頭復習一遍,這樣,本來就很寶貴的上機時間就減少了,嚴重影響學生操作技能的提高。此外,教師忙于授課,參加社會實踐機會太少,知識更新慢,教學重點把握不準。
面對這些問題,必須轉變思想,更新觀念。職業學校要生存發展,就必須勇于創新和改革,勇于打破舊的格局,開創自己的路,辦出自己的特色。
計算機專業的模塊化教學方法
我校實施的模塊化教學法是以專業工種為模塊,把專業理論和操作技能有機地、系統地結合在一起進行一體化教學,它在理論學習和操作技能訓練之間找到了最佳的切入點,注重教學內容的實用性。通過模塊教學方法的實施,可以強化學生的技能訓練,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它有講有學,循序漸進,邊學邊練,彌補了過去講練分離的不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模塊設置的基本原則
為滿足培養實用型和操作型技術人才的需要,造就大批的復合型計算機人才,設置模塊教學應遵循以下原則:
實用性和系統性原則以計算機專業為例,一個工種作為一個模塊,如電腦組裝維修工種、網絡管理工種、文字處理工種、圖形圖像處理工種等,凡是與該工種密切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是教學的主要內容。強調知識的實用性,注重內容的系統性。像這樣有的放矢地設置模塊,既可以實現培養目標,又可節省寶貴的教學時間。
可持續發展原則模塊教學在保證以“實用技能”為主的前提下,還要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為了適應外向型經濟發展,提高學生的從業能力,滿足學生畢業后繼續學習和不斷發展的需要,不讓繼續教育在職業學校這一環節上形成斷層,我們在設置模塊的時候,對于理論知識,沒有簡單地“一刀切”。在為某專業設置了主模塊以后,還配置了基礎模塊,如《語文》、《數學》等基礎模塊。這些模塊是與提高人的素質密不可分的基礎知識,是人的知識構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復合型原則為了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根據人才市場及經濟發展的需要,從現有的學校條件和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實現培養目標的多元化,在設置模塊時遵循復合型原則。把每一專業的教學模塊劃分為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兩大類。其中必修模塊又分為專業模塊、專業基礎模塊和基礎模塊。選修模塊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服務,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朝一專多能的方向發展。
發展性原則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隨著時代的發展,要注重知識的更新,淘汰一些陳舊的知識和模塊,創建新的模塊。例如,在考慮計算機應用專業的模塊時,把計算機語言的BASIC語言換為VB和ASP等。
(二)模塊化教學的具體實施
遵循各原則,合理設置模塊在充分理解技能培養目標的前提下,把密切相關的理論和實際操作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制作成某一工種的教學模塊。每一專業由若干個大模塊組成,每個大模塊又由若干個小模塊組成,而每個小模塊又由若干個學習單元或課題組成,從而使計算機專業課的教學形成一個“積木組合”式的教學模式。例如計算機應用專業由平面設計模塊和三維動畫模塊等組成。其中平面設計模塊又可分為“平面設計基礎”、“photoshop”、“pagemaker”、“corldraw”等小模塊。一般每一個模塊的開始都要講授該工種的基礎知識,模塊基礎知識學習結束后都有案例分析,即綜合訓練,如在平面設計模塊中,首先介紹廣告設計基礎,即廣告行業概況,廣告的創意、色彩、構圖等,此時再講Photoshop等平面設計軟件,其重點已不再是以往的某個工具如何使用的問題,而是怎樣用這些軟件實現自己的創意,做出需要的作品,這是與以往專業課教學明顯不同之所在。
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提高模塊化教學效果由于采用了模塊化進行一體化教學方法,四周左右結束一個模塊,經背對背考核合格后,再轉入下一個模塊的學習,這樣教師就有了相對集中的課堂教學時間,就可以根據課程和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因材施教,激發起每個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達到教學目標。由于計算機學科的知識比較復雜,如果按照傳統教法,教師講,學生聽,時間長了,優等生越聽越沒興趣,后進生越聽越沒信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在模塊教學中,講授新課一般占1/3課時,2/3課時用于學生的實際操作,教師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對于優等生,出一些提高性的題目,指導他們思考完成;對于中等生,指導他們全面復習本節課所學知識,加以歸納總結,并與前面所學知識聯系起來,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能夠完成一般性題目要求;對于差等生,指導他們先閱讀教材,對重點知識做到心中有數,牢固掌握基本知識點和基本操作,這樣使大多數學生都能在各自不同的基礎上接受新知識。
組織考核,檢驗教學效果模塊化教學的具體考核方法如下:(1)采用背對背考試方式,安排其他對口專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出卷,一般專業理論知識占30%,上機操作占70%,并參與監考。(2)從題庫里抽題,組卷,派非專業教師監考。
模塊化教學的優點
教學上達到精講多練教師在模塊化教學過程中起到貫通、點撥作用,只講解一些難懂的、易錯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更全面地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例如在FrontPage2003的教學過程中,理論課只講一些難懂的如超鏈接、報表、表單的制作,而那些文本的編輯、動畫字幕則留給學生課后去自學并上機實際操作,讓學生去摸索創造,發揮自己的想象。
加強了教材的專業性和系統性實施模塊教學的關鍵是編寫課題化的專業技術教材。對每個模塊所需的教材,不采用按章節分類的書本式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不同模塊的不同需求,編寫教材。采用模塊教學的教材一般以課題為單位來編寫。模塊教學是專業課教材建設的一次大變革,打破了現有的教材體系,加強了專業性和實用性,合理地解決了學科體系的系統性與生產實踐所需知識的綜合性的矛盾。目前,我校已編寫出《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組裝維修》等8種校本教材,并投入使用。
避免了講授知識的重復性原有的教育方法由于受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致使每科教學各自為政,內容重復,課時膨脹。模塊教學加強了同一結合點上相關科目的協調配合,避免了知識的重復講授。
提高了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實行模塊教學以來,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特別是應用能力普遍提高。兩次調查顯示,學生對模塊化教學的滿意率高達96%以上。學生的對口就業率也有明顯上升,畢業生受到社會的普遍歡迎。
模塊化教學在實施過程中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職業教育形勢的發展和教學改革的深入,模塊化教學將會不斷地完善,其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為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
作者簡介:
黃果(1972—),河南省信陽高級技工學校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專業教學。